文档介绍:该【中国LED产业的四大片区与七大基地 】是由【ATONGM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LED产业的四大片区与七大基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 LED 产业的四大片区与七大基地
2025 年以来,各种利好政策推动了 LED 产业的崛起,比方深圳市 LED 相关企业数量就由 2025 年的 700 余家,快速进展到了如今的 2025 多家。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推动下,我国的LED 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包括LED 外延片的生产、LED 芯片的制备、LED 芯片的封装以及 LED 产品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深圳市、南京市等各大城市也纷纷响应号召,斥巨资组建 LED 产业园和产业基地, 并公布相关 LED 产业进展规划。目前,我国的 LED 产业已经形成了 4 大片区、7 大基地的产业格局。
一、LED 产业崛起:照明改革风潮
中国 LED 销量的首次快速增长,是从 2025 年正式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工程后,对城市交通信号灯大规模置换开头的。仅信号灯这一项,就带动当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市场 61%的高增长。据行业特邀员罗百辉介绍,当时LED 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阵照明改革风潮。在感受到 LED 的巨大诱惑后,当时的世界三大照明工业巨头——通用电气、飞利浦、奥斯拉姆集团纷纷与半导体公司合作成立照明企业。美、日、欧盟皆由官方成立专案,编列预算与打算推行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国家科技部为了准时与世界同步,联合其他部委正式紧急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
LED 的其次次进展来自 2025 年汽车用 LED 照明灯和室内 LED 装饰灯市场的快速增长势头,相对上一年,%和 %。在这一年中,国内半导体照明用 LED 市场销量突破 10 亿个到达 亿个,比 2025 %。在 2025 年金融危机爆发,国际需求大幅缩减时,LED 产业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利好政策也随之而来,2025 年 12 月科技部提出了开展“十城万盏” 工程。另外,LED 还凭借其寿命长和节能优势,被定义为节能减排、拉动内需举措的重要抓手,频频消灭于国家各部委的政策文件和实施纲要中。在各个产业都发生滑坡之时,LED 却上演了一出逆市上扬的好戏。罗百辉认为,LED 产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 2025 年 12 月科技部提出的开展“十城万盏”LED 应用试点示范城市的思路。今年 3 月 16 日,科技部高司把原来的 10 座城市改为21 座。这些城市将来将获得中心补助,在公共空间如道路、隧道、停车场与加油站等地方,安装 LED 照明灯具。
二、产业格局与优劣势分析
我国“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始于 1996 年。实现这一打算的重要步骤就是要进展和推广高效、节能照明器具,节约照明用电,削减环境及光污染,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经济舒适、安全牢靠、有益环境的照明系统。特别是 2025 年中国半导体照明工作小组的成立,标志着==对于 LED 在照明领域的进展寄予厚望,LED作为光源进入通用照明市场成为将来产业进展的核心。
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推动下,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相继形成了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以及北方地区则成为中国 LED 产业进展的聚拢地。目前,我国的 LED 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我国的 LED 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包括 LED 外延片的生产、LED 芯片的制备、LED 芯片的封装以及 LED 产品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深圳市、南京市等
各大城市也纷纷响应号召,斥巨资组建LED 产业园和产业基地,并公布相关LED 产业进展规划。目前,我国的LED 产业已经形成了 4 大片区、7 大基地的产业格局。在经受了买器件、买芯片、买外延片之路后,目前已经实现了自主生产外延片和芯片。现阶段,从事该产业的人数达 5 万多人,争论机构 20 多家,企业 4000 多家;其中上游企业 50 余家,封装企业 1000 余家,下游应用企业 3000 余家,并涌现了一批锐意创、技术过硬的先进企业。在巨大内需的拉动下,LED 产业前景一片光明,依据台湾拓墣产业争论所预估,中国内地在“十城万盏”等政策带动下,今年 LED 路灯市场将需求 140 万盏,明年估量还将增长 79%,达 250 万盏, 占全球 LED 路灯需求超过 5 成。另外,大规模 LED 照明与户外广告牌应用也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据记者从中投参谋得来的一份争论报告显示,2025 年中国整个 LED 产业的产值将超过 1500 亿元。
能源将逐步取代传统能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驱动器,而能源往往又是伴随着技术的诞生和进步应运而生的,LED 产业就是能源的一个典型的孵化器。行业专家罗百辉认为,目前我国 LED 产业优势和风险并存,==有必要在政策、资金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LED 产业进展。
LED 产业优势明显
LED 是 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的简称,属于一种化合物半导体元件,能将电能转化为光。LED 具有发光效率高、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照明技术。LED 灯并非灯丝加灯泡的“老面孔”,而是以半导体芯片为材料的固态光源。它利用电子移动来发光,直接把电能转换成光能, 其耗电量仅为传统灯泡的 1/10,使用寿命却是传统灯泡的 100 倍。一个一般节能灯寿命在 5000 小时以上,是白炽灯的 5 倍,优质节能灯使用 1 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本钱,而大功率 LED 光源寿命达 5 万小时以上,几乎不存在修理本钱,一次
性投入的回报更大、更明显。产品主要应用在手机等设备背光源、交通信号灯、室外景观照明、室内装饰照明、汽车车内车外照明、矿灯等安全照明等领域,其中手机使用量最大,占LED 应用市场的 36%,其次是信号指示领域,如交通指示灯,占比为 17%。近几年来,随着半导体发光材料争论的不断深入,LED 制造工艺、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各种颜色的超高亮度 LED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LED 照明以其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安全牢靠性强、环保卫生等优越性,被业界认为是人类继爱迪生制造白炽灯泡后最宏大的制造之一。
LED 学习门槛较低。尽管比较低,但国内一些企业通过聘请海外技术人员,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很多企业已经取得自主学问产权已经与台湾大厂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大,与国际大厂的整体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LED 的投资额比较小。LED 初始投资一亿元就可建厂,联创光电、士兰微等行业内知名上市公司总资产也就 10 余亿元,国内企业进入门槛较低,简洁实现滚动进展,这与集成电路制造及液晶面板制造动辄几十亿到上百亿人民币的投资而言显得“微缺乏道”,国内企业简洁进入形成产业集群。
资源优势明显。我国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镓、铟储量丰富,占世界储量的 70%至 80%,这使我国进展 LED 产业具有资源上的优势。技术成熟后,LED 下游封装和器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我国具备明显的劳动力本钱优势。目前, 我国照明消耗约占整个电力消耗的 20%,在当前能源极度稀缺的状况下,降低照明用电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据调研测算,截至 2025 年,假设我国现有的 1/3 照明光源承受 LED 灯,可以节电 1500 亿度,每度电按 元计算,可以节约 1200 亿元。依据现有电力能源构造估算,相当于减排 2500 万至 4320 万吨二氧化碳, 削减二氧化硫排放 135 万吨。
此外,大多数一般节能灯的造型改进空间格外有限,而且不少节能灯所含的汞等对环境有害,灯管报废后如被人随便丢弃,简洁消灭节能但不环保的状况。而LED 照明用的是冷光源,不需要充气,不需要玻璃外壳,不添加汞,从生产过程到使用过程至报废,全程完全避开汞污染。同时,由于光热转化效率高,发热量小,LED 照明还可以有效地防止长时间照明引起的热污染。当应用于立面照明时, 由于 LED 灯是装设在楼板处的玻璃幕墙上并向玻璃幕墙外照耀的,因此不会对住户产生光污染。此外,LED 照明还具有显色性好、无频闪、光线严峻等特性,被誉为“绿色照明”。
LED 产业面临风险
技术风险。LED 属于高科技产业,生产技术和产品性能不断改进,行业内企业能否持续跟紧 LED 产业的技术进步,对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技术落后,就会丧失市场份额甚至消灭亏损,最终将形成恶性循环。国内尚未制订 LED 照明的标准,只能沿用传统钠灯的检测方法来检测 LED 灯,但两者是有本质区分的。另外,各地的应用标准也有所差异,导致企业跨地区开拓市场时遇到很大的阻力。
产业转移风险。台湾约有 80%的 LED 封装产能已经转移到大陆,中上游的芯片、外延片产业转移却相对较少,但有增多的趋势。大陆LED 产业构造提高,不行避开要遇到台资企业的竞争,两者相互竞争,目前来看,大陆企业尚处于下风。国内 LED 企业的规模小,大多没有超过 100kk/月产能(蓝绿光)。我国上游产业的参与单位(特别是科研院所)都想建立自己产能,但起始阶段产能都不大,整个产业资源分散,没有规模,造成企业只能单个从国外进口价格昂扬的芯片、议价力量低的状况,使本钱居高不下。目前业界核心专利缺乏,特别是最关键的白光、大功率 LED 灯的热平衡问题、长久高效的荧光粉等专利,始终被欧、美、日垄断,
压制着我国产业的进展。
宏观经济风险。全球性的经济萧条有可能影响到各国政策对 LED 行业的扶持力度,LED 产品在西方国家以及我国的普及速度也有可能低于预期。在LED 外延片、芯片生产方面,与比较,国产芯片一般的亮度、发光效率、抗静电力量、抗漏电力量以及品质掌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目前核心芯片特别是大功率 led 芯片主要依靠于从美国进口,价格居高不下,单个中小厂商分别选购,讨价还价的力量很小,本钱压力很大。
三、LED 产业进展的思路
由于 LED 灯的价格比传统钠灯昂贵,一次性投入较大,使得地方==不敢大胆投入,导致 LED 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作为一个兴产业,LED 照明的大规模产业化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国内外需求正持续快速增长。==应抓住机遇,在政策上、资金上加大对 LED 的技术研发部门及企业的扶持和投入,为产业培育技术人才,把技术成果准时授权转让给企业。==应适时扶持一些已有相当规模、竞争力强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整合行业资源,领先成为标杆企业,带着行业安康、快速进展。针对产业进展存在问题,一些制造工业人士罗百辉提出以下建议:
1、鼓舞地方==大力推行 LED 灯。由于 LED 照明还没有相应的国际和国家标准,甚至没有公认的行业标准,只有企业标准,因此,国家应当把一小局部优质产品列为免检产品,优先进入==的选购打算。同时,鼓舞地方==大力推行 LED 灯,在市政工程和事业单位中领先使用,如==大楼、医院、学校、城市主干道、
隧道等,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订单,还能间接地起到良好的公共示范作用。
==还应组织行业单位从国外批量选购芯片,降低主要的原材料本钱。同时引导银行准时为有资质的企业供给进出口信贷额度,注入流淌性,减轻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2、重点支持已投产工程 LED 产业。尤其是上游环节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研发和产业化风险较大,介入该行业的企业须拥有具备丰富阅历的行业专家和技术团队,银行资金假设介入过早,可能会面临较大风险,鉴于此,在LED 产业在我国尚未成熟的时期,银行宜于在工程投产甚至达产后再行介入。
3、重点支持==扶持的重大工程。LED 应用领域产品多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在“绿色革命”的主题下,地方==对辖内局部背景强、经营好的 LED 企业赐予了如==补贴、财政贴息、土地使用等优待政策,还有的地方==直接向企业下了订单。如 2025 年科技部和财政部启动了“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打算到 2025 年在 10 到 20 个城市推广 LED 市政照明灯具,潍坊、大连、深圳等 21 个城市已经被列为试点城市,据了解局部城市已经与有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或下了订单。建议银行应当重点支持这些能够获得==实际支持的企业和工程。
4、贷款宜承受银团形式。LED 作为兴产业,银行相对缺乏行业学问,银企之间信息严峻不对称,对企业投融资规划很难全面把握。而银团贷款是分散银行风险,提高银行与企业谈判地位的有效途径,各家银行可以从资金投入环节了解并影响企业整体投资路径和进展进程,避开了企业过度投资和融资。2025 年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市分行就作为牵头行与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通过银团贷款的 方式向大连路美芯片科技发放了 3 亿元贷款(国开行 2 亿,哈行 1 亿), 用于该公司 60 亿支高亮度发光半导体芯片(LED)建设工程。
5、引导企业利用债券融资。LED 产业在我国大规模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 只靠个别银行和单一的间接融资渠道很难满足企业的普遍需求,也不易于整个产业的振兴,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是分散银行风险、降低企业融资本钱、扩大企业在资本市场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还可以通过集合方式进展融资,建议银行在企业营销过程中可以适度引导企业利用债券融资。
6、为企业制造优待的政策环境设立产业进展基金和科技资金,鼓舞、扶持企业规模化进展,尽快缩短产业化周期。同时,对于乐观应用 LED 灯的地方== 和企业团体单位,赐予肯定的补贴,增加市场购置力。
7、更检测方法和设备,制订行业统一的检测标准。目前参差不齐,导致行业竞争混乱,大大影响了 LED 灯的品质和信誉度,减弱了用户的信念。实证说明,这些问题的源头主要来自芯片及其封装工艺。因此,建议大功率 LED 照明应用应当参照国际 NIST 标准,即芯片的光功率不得低于 300 光毫瓦,并且,选购时必需得到芯片厂商的认证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