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90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游园会 2025/5/20 文件大小: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是由【游园会】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八章 30 年月小说〔一〕
1、30 年月小说的成熟与富强的重要标志:
〔1〕小说题材空间的拓展;〔2〕长篇小说的成熟;〔3〕小说流派的涌现。〔普罗小说、左联青年作家群、社会剖析小说等〕
2、普罗小说:
成员:〔主要为太阳社成员〕蒋光慈、洪灵菲、楼建南、戴平万,以及后期制造社成员郭沫假设、郑伯奇、华汉〔阳翰笙〕等。
创作题材:一类是描写现实革命斗争的题材,着力表现无产阶级与其他劳累群众生活的苦痛不幸和走向革命的必定历程;另一类是反响大革命前后青年学问分子的思想、人生道路,形成“革命+恋爱” 的主题模式。
代表作:华汉长编小说《地泉》〔包括《深入》《转换》《复兴》三部曲〕;蒋光慈第一步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最终一部长篇《咆哮的土地》〔后易名《田野的风》〕,是普罗小说中的重要作品。
3、左联青年作家群:普罗文学后崭露头角的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作家,代表作家及作品:
丁玲:处女作《梦珂》,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长篇小说《韦护》《母亲》;
张天翼:《小彼得》《从空虚到充实》《畸人集》等短篇小说,《清明季节》《鬼土日记》等中长篇小说,《包式父子》〔对小公务员、小市
民向上爬的心理剖析最有深度〕;
艾芜《南行》《山峡中》;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叶紫《丰收》;沙汀等
4、社会剖析小说:30 年月快速崛起,成为当时重要的小说流派。
特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截取横截面方法来解剖社会;强调对社会的细密观看。
代表作家及作品:茅盾〔开创者〕《半夜》《春蚕》《林家铺子》; 吴组缃《西柳集》《饭余集》;沙汀等
5、感觉派:〔以南方上海为阵地〕,是 30 年月海派文学中重要的一支,是活泼于 20 年月末至 30 年月前半期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主要阵地:《无轨列车》《文艺》《现代》等刊物。
代表作家及作品:
施蛰存:最初的《江干集》《娟子姑娘》《追》,自认为“正式的第一个短篇集”是《上元灯》,自觉运用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创作的小说《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
刘呐鸥: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和未成集《赤道下》,是感觉派小说的开山作家。
穆时英:小说集《南北极》是第一个小说集,《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集中反映感觉派特征,《圣处女的感情》。曾被誉为“中国感觉派圣手”。
特点:以都市为题材,侧重呈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感性的描写富于现代都市气息和特征的人物,在构造、形式、方法、技巧
方面有所创。
地位: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也是 30 年月海派文学中一个较有成就的流派。不仅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进展,而且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
6、京派:〔以北方北平为阵地〕,是1930 年前后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连续在北平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
主要阵地:《骆驼草》《大公报 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等
特点与主见:在艺术观上,标举安康与纯粹,拉开与现实政治的距离,关注淳朴、原始的乡村世界;在文学思想上,继承五四文学改造的国民性的传统和“人”的观念,以人性价值尺度表现“民族品德的消逝与重造”之主题;在审美情趣味上,崇尚和谐,鼓吹情感的抑制与艺术技巧的恰当。
代表作家及作品:沈从文《边城》;废名《桃园》《枣》;萧乾《篱下集》《栗子》和长篇小说《梦之谷》〔具有自叙传颜色,是其爱情经受的写照〕;卢焚〔笔名师陀〕,曾于1936 年获京派主持的《大公报》文艺奖金。
7、东北作家群:30 年月中期“九一八”事变东北沦落后消灭的具有地域性作家群体。
代表作家及作品:萧红成名作《生死场》〔与叶紫的《丰收》、萧军的
《八月的乡村》一起作为“奴隶丛书”出版〕;萧军《八月的乡村》。
第九章 30 年月小说〔二〕
1、老舍:
在英国完成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连载于《小说月报》。
其他作品:《猫城记》、《四世同堂》〔分《惶惑》《偷生》《饥饿》三部〕
作品类型:
①以写实于象征相融合的手法创作的抒情性小说,如《月牙儿》
《微神》《阳光》等
②以传统说话、民间疆场辅之以西方小说表现手法的写实小说, 如《断魂枪》《上任》《黑白李》《柳家大院》等
创作特色:
①浓郁的京味儿。老舍总是以北京作为小说的背景,描绘古都北京的大杂院、小茶馆、狭窄的胡同和吵闹的庙会,各种山水名胜、胡同店铺根本上用真名。北京的自然景观在他笔下布满了诗意美。同时, 还对北京特有的风俗民情进展描绘。
②形象鲜亮的市民王国。老舍制造的市民世界丰富多彩,其作品供给了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中下层市民形象,诸如车夫、艺人、暗娼、教员、土匪等等,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各色人等。
③文化打量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老舍擅长对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性格进展文化的打量和批判,同时也在这些市民人物上觉察了和蔼不屈和坚忍不拔的秉性。如在《四世同堂》中,一方面从悠久
的传统文化影响的角度开掘北平市民阶层的某些共同思想弱点。另一方面又从特定的时代精神动身,表现北平人民在国破家亡危机时所作的不同形式的抵抗。
④小说问题的创。老舍制造了多种多样的小说文体,有长篇、中篇、短篇,有写实小说、抒情小说、挖苦小说,有童话、寓言、传记体小说,还有意识流小说等等。
⑤小说语言的地域风味。老舍小说的语言带有“打哈哈”的性质, 既是对现实的不满,又是以笑代愤的发泄,还有自我解嘲,擅长运用准确流畅的背景口语,俗白、凝练、纯洁、生动而又幽默幽默。
2、《骆驼祥子》悲剧产生的缘由:
作品紧紧把握祥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醒其悲剧的客观缘由:
军阀的混战,社会的动乱,大兵、特务的给祥子带来的灾难;
以刘四为代表的车厂主的敲骨吸髓,杨先生、杨太太的污辱, 夏太太的引诱,陈二奶奶的迷信愚弄,都给祥子带来了极大的苦痛, 损害了祥子的身心;
虎妞的掌握与摆布,不公平的夫妻关系,更加深了祥子的身心创伤;
主观上的缘由:
祥子所走的个人主义奋斗道路,不是挽救他的根本方法;
祥子作为农民,思想上有自私褊狭、愚昧麻木的一面,与市民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心理弱质合流,更加膨胀起来。
第十一章 30 年月小说〔四〕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 1928 年写完《灭亡》时开头使用的笔名。
巴金的主要作品:《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艺术上的出色成就:
①“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
②留意开掘人情美与抒情化人物塑造方法。
③带有作家猛烈道德推断的风俗画描写。
2.《激流三部曲》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①它是反映五四运动中时代青年生活的长篇小说。
②对封建专制主义及封建家庭制度的攻击,从鲁迅小说开头。继鲁迅之后,真正把这一主题加以推动并取得重大进展的,当推《激流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成为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
③《激流三部曲》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这一文体的进展也具有重大的作用。《激流三部曲》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茅盾的《半夜》、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曲在30 年月先后问世, 它们以各自卓异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
第十二章 30 年月小说〔五〕
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边城》、1938 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长河》及其他很多优秀短篇,标志着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成熟。
沈从文的小说可分为两类:一类写城市与学问阶级,一类写乡村与无产阶级。
沈从文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清爽、淡远的牧歌情调。
沈从文小说的特色:
①创作主体情感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
②丰富多样的构造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其次节 《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P215——217
第十三章 30 年月诗
“汉园三诗人”: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因三人合集《汉园集》〕
中国诗歌会:
时间地点:1932 年 9 月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于上海成立。
主要发起人:黄浦芳〔蒲风,代表性的诗人〕、穆木天、杨骚、森堡〔任钧〕等。
主要刊物:1933 年 2 月创办《诗歌》旬刊。
主见:中国诗歌会留意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群众化。穆木天在《诗歌·发刊词》中提出这一诗派共同创作纲领:“我们要捉住现实,唱歌世纪的意识”,要使“诗歌成为群众歌调”,诗人“自己也成为群众的一个”。
代表作家及作品:蒲风出诗歌集《茫茫夜》、《摇篮曲》、《生活》、
《钢铁的唱歌》和长篇叙事诗歌《六月流火》等。杨骚的《乡曲》、穆木天的《守堤者》、王亚平的《十二月的风》、柳倩的《震撼大地的一月间》、温流的《我们的堡》、江岳浪的《饥饿的咆哮》等。
风格:中国诗歌会诗人尝试挖苦诗、儿童诗、朗读诗、群众合唱诗等体诗,在实践诗歌群众化方面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尤其是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叙事诗。
臧克家,代表作《罪恶的黑手》,由于他的诗作留意表现中国的农村生活,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当时便被称为“农民诗人”和“乡土诗人”。
艾青,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36 年 10 月,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胡风誉为是“吹芦笛的诗人”。,被称为表达了“诗的其次次整合”。
〔1〕1929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我底记忆》后,先后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四部诗集出版。
他的成名作是《雨巷》,也被称为“雨巷诗人”。
诗集《望舒草》收录了诗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我用残损的手掌》则吸取了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爱吕雅、苏拜维埃尔等的影响,制造了一个的艺术境地。
,诗的重要选集是《雕虫纪历〔1930—1958〕》。
第十四章 30 年月戏剧
“好一记鞭子”〔《三江好》、《最终一计》、《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
历史讽喻剧《赛金花》〔夏衍〕曾被誉为“国防戏剧的力作”。
洪深,与欧阳予倩、田汉并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
洪深编剧的《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李健吾的代表作是《这不过是春天》。李健吾以“刘西渭”笔名发表了很多文学评论。
夏衍,是继田汉、曹禺之后,我国现代戏剧史上又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剧作家。作品《上海屋檐下》〔三幕剧〕,将笔触伸向上海市民社会的一角。
田汉《回春之曲》,曹禺《雷雨》、《日出》、《原野》,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夏衍《上海屋檐下》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雷雨》、《日出》的消灭,标志着从西方引进的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曹禺的代表作是四幕话剧《雷雨》〔发表于 1934 年〕
《日出》〔仆人公:潘月亭、李石清、陈白露〕曾获《大公报“》 文艺奖金”。

艺术创作特点:
①从自己的创作共性动身,有机地吸取西方戏剧艺术与民族古典文学养分,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是曹禺戏剧创作的鲜亮特点。
②他一方面保持着戏剧风格中属于他个人所特有的一些稳定性特质,一方面又进展了自己的戏剧艺术与特色。他独特而炽烈的审美情感对他的创作艺术风貌有很大影响。
③曹禺是卓越的悲剧艺术家。他笔下最成功的人物,是心灵受到压抑的悲剧女性。同时,曹禺又将自己对世界的追求与生活的信念倾注在他的戏剧形象上,于愁闷哀伤中表现出明朗的色调。
④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
⑤曹禺戏剧的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
成就:
①他的戏剧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与共性解放的主题,精彩地描写了封建没落家庭及其众多人生,并以《雷雨》、《日出》、《北京人》为代表,在中国现代戏剧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②曹禺戏剧进展了我国悲剧艺术,进一步开拓了悲剧艺术的表现领域与精神刻画的尝试。在现代戏剧上,主要致力于悲剧创作,并取得独特成就因而推动了我国悲剧艺术进展的,除郭沫假设外,首推曹禺。
③曹禺戏剧的高度艺术成就对我国现代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打算性作用,奠定了五四以来这一生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第十五章 30 年月散文
丰子恺,代表作《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