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中国矿产资源(萤石).docx

格式:docx   大小:4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矿产资源(萤石).docx

上传人:游园会 2025/5/20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矿产资源(萤石).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国矿产资源(萤石) 】是由【游园会】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矿产资源(萤石)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矿产资源〔萤石〕
萤石,又称氟石,是工业上氟元素的主要来源,是世界上 20 几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冶金、炼铝、玻璃、瓷、水泥、化学工业。纯洁无色透亮的萤石可作为光学材料,色泽明媚的萤石亦可作为宝玉石和工艺美术雕刻原料。萤石又是氟化学工业的根本原料,其产品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制冷、医药、农药、防腐、灭火、电子、电力、机械和原子能等领域。随着科技和国民经济的不断进展,萤石已成为现代工业中重要的矿物原料,很多兴旺国家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进展储藏。我国萤石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矿床类型繁多, 资源储量、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一、 矿物原料特点
氟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元素,它的化合物有萤石〔CaF2〕、氟磷灰石〔C a5〔PO4〕F〕、冰晶石〔Na3AlF6〕、氟镁石〔MgF2〕、氟化钠
〔NaF〕、氟碳铈矿〔〔〕〔CO3〕F〕等150多种。其中最重要的矿物是萤石。
萤石分子式为CaF2,纯洁萤石含钙〔Ca〕%,氟〔F〕%。但萤石矿物中常混入氯、稀土、铀、铁、铅、锌、沥青等。萤石矿物属等轴晶系,晶形多呈立方体,少数为菱形十二面体及八面体。多形成穿插双晶。集合体为致密块状,偶成土状块体。硬度为4,性脆、解理完全,比重为3. 18,熔点1
360℃。萤石一般不溶于水,与盐酸、硝酸作用微弱,在热的浓硫酸中可完全溶解而生成氟化氢气体和硫酸钙。结晶的萤石有多种颜色,在X射线、热紫外线和压力的作用下色泽会发生变化,有些萤石在紫外线或阴级射线作用下会发出萤蓝色或紫罗蓝色光,有些在受热和或紫外线照耀下发磷光,还有些会发出磨擦萤光。结晶状态完好的萤石还具有很低的折射率〔n=〕和低的色散率,同时也是异向同性的物质,具有不寻常的紫外线透过力量。
萤石常与石英、方解石、重晶石、高岭石、金属硫化物矿共生。依据矿物的共生组合,构造条件,围岩特征,并结合加工性能,萤石矿床可分为单一型萤石矿床和“伴生”型萤石矿床。单一型萤石矿床矿石组成以萤石、石英为主,并有少量的方解石、重晶石、高岭石、黄铁矿、冰长石、钾长石、微量的金属硫化物和含磷矿物。此类矿石主要是作为冶金萤石块矿、浮选化工级〔酸级〕萤石精矿、瓷〔建材〕级萤石粉矿和光学萤石、宝玉石萤石等。另一类就是“伴生”型萤石矿床,在这类萤石矿床中矿石主要矿物以铅锌硫化物、钨锡多金属硫化物和稀土磁铁矿为主,萤石作为脉石矿物分布于硫化矿物或磁铁矿之中,随主矿开采而被综合回收利用。它只能生产化工级〔酸级〕萤石精矿和瓷级〔建材〕萤石粉矿。
二、 用途与技术经济指标
萤石的用途格外广泛〔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前景越来越宽阔。目前主要用于冶金、化工和建材三大行业,其次用于轻工、光学、雕刻和国防工业。因此,依据用途要求,目前我国萤石矿产品主要有四大系列品种,即萤石块矿、萤〔氟〕石精矿、萤石粉矿和光学、雕刻萤石。
图 萤石用途m4-3-
〔一〕 冶 金 工 业
萤石具有能降低难熔物质的熔点,促进炉渣流淌,使渣和金属很好分别,在
冶炼过程中脱硫、脱磷,增加金属的可煅性和抗强度等特点。因此,它作为助熔剂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及铁合金生产、化铁工艺和有色金属冶炼。冶炼用萤石矿石一般要求氟化钙含量大于65%,并对主要杂质二氧化硅也有肯定的要求, 对硫和磷有严格的限制。%%。其产品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216-87《萤石块矿》执行
〔表 〕。
表 萤石块矿质量标准〔GB8216-87〕 t4-3-
〔二〕 化 学 工 业
萤石另一重要用途是生产氢氟酸。氢氟酸是通过酸级萤石〔氟石精矿〕同硫酸在加热炉或罐中反响而产生出来的,分无水氢氟酸和有水氢氟酸,它们都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有猛烈的刺激气味和猛烈的腐蚀性。它是生产各种有机和无机氟化物和氟元素的关键原料。
在制铝工业中,氢氟酸用来生产氟化铝、人造冰晶石、氟化钠和氟化镁。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氢氟酸主要用来生产喷气机液体推动剂,喷气燃
料推动剂。在原子能工业中,氢氟酸主要用来制造UF4,再经氟化生成UF6, 通过气体集中法或气体离心法分别235U。
氢氟酸是有机氟化工的根底原料,它通过与氯仿和四氯化碳相互作用,生产毒性小、化学稳定性高的氟化的含氯烃和碳氟化合物,作冷冻剂,空气溶胶促进剂,溶剂聚合物的中间体和碳氟化合物树脂和弹性体。
氢氟酸与四氯化碳反响制成氟利昂〔通常以F表示〕。氟利昂除作为冷冻剂外,还广泛用于喷雾剂、灭火剂、氟塑料等。
在医药方面,氟有机化合物还可以制造含氟抗癌药物,含氟可的松,含氟碳人造血液。
在无机氟化工业中,可以生产杀虫剂、防腐剂、防护剂、添加剂、助熔剂和抗氧化剂等。
化学工业对萤石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一般要求CaF2含量在93%~9 8%,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是有害杂质,要严格限制。目前,我国萤〔氟〕石精矿的质量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GB5690-85《氟石精矿》标准执行〔表 〕。
表 萤石精矿质量标准〔GB5690-85〕 t4-3-
〔三〕 建 材 工 业
萤石也广泛应用于玻璃、瓷、水泥等建材工业中,其用量在我国占第 2 位。在玻璃工业中,萤石作为助熔剂、遮光剂参加,它能促进玻璃原料的熔化。
不同玻璃,萤石参加量不同。一般玻璃板材,萤石参加量为炉料的1%;碱性玻璃球,萤石的参加量为1%~2%;氧化玻璃,萤石参加量则为3%;白色、乳色、彩色玻璃的生产过程中,萤石除作为助溶剂外,还作遮光剂,参加量为炉料的10%~20%。玻璃工业对萤石的质量要求较严格,要求CaF2>80%; Fe2O3<%。
在水泥生产中,萤石作为矿化剂参加。萤石能降低炉料的烧结温度,削减燃料消耗,同时还能增加烧结时熟料液相粘度,促进硅酸三钙的形成。在水泥生产中,萤石参加量在一般状况下为4%~5%%~1%。水泥工业对萤石质量要求不严,一般CaF2含量在40%以上即可,对杂质含量要求也不作具
体规定。
在瓷工业中,萤石主要用作瓷釉,它能在瓷釉生产过程中起到助色和助熔作用。如在红色瓷釉中参加萤石后能色泽光亮明媚,在瓷生产瓷釉中的萤石参加量一般约10%~20%。
萤石还应用于搪瓷工业和铸石生产中,其参加量分别为3%~10%和3%。
在建材工业中,由于用途不同,对萤石质量要求也不一样。目前,我国用于建材工业的萤石质量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321-88《萤石粉矿》中作了规定〔表 〕。
表 萤石粉矿质量标准〔GB19321-88〕 t4-3-
因萤石在光学上具有低色散、低折射率和对紫外线、红外线滤光性高等特性, 而被用来制作棱镜和高质量的光学元件。对光学萤石的技术要求格外严格,需质纯〔或带均匀的浅色〕、透亮、红〔紫〕外线透射性强,无裂隙、无包裹体、机械性能良好。%以上,同时对晶体规格也有严格规定〔表 〕。
表 光学萤石晶体质量标准t4-3-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对饰品、工艺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萤石具有构造致密,颜色明媚而多样,作为工艺雕刻的原料被人们所重视。
三、 矿 业 简 史
人类利用萤石已有悠久的历史。1529年德国矿物学家阿格里科拉〔G. Agricola〕在他的著作中最早提到了萤石,1556年他在争论萤石的过程中,觉察了萤石是低熔点的矿物,在钢铁冶炼中参加肯定量的萤石,不仅可以提高炉温,除去硫、磷等有害杂质,而且还能同炉渣形成共熔体混合物,增加活动性、流淌性,使渣和金属分别。1670年德国玻璃工人契瓦哈特〔Sel ewanhardt〕偶然将萤石与硫酸混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响,产生了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烟雾,从而引起人们对萤石化学特性的重视。1771年瑞典化学家杜勒〔Scheele〕将萤石和硫酸作用制成了由氢元素和一个不知名元素化合而成的酸,同时还觉察这种酸能蚀刻玻璃。1813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mpire〕把这种不知名的元素定名为氟元素,取其第一个字母“F” 为元素符号,列入元素周期表其次周期第七族,属于卤族元素。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桑〔Moissan〕首次从萤石中分别出气态的氟元素,提醒出萤石是由钙元素和氟元素化合组成的矿物,定名为氟化钙〔CaF2〕。后来化学家们又研制了氟化铝〔AlF2〕、冰晶石〔Na3AlF6〕等助熔剂,为炼铝工业开拓了的时代。
萤石的开采大约是1775年始于英国,到1800年至1840年间美国的很多地方也相继开采,但大量开采乃是在进展和推广平炉炼钢以后。
我国是萤石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的国家。1917年首先在昌- 武义一带由当地农民进展少量开采,其后开采围不断扩大,至1930年,省就有21个县开采萤石, t,其次在、、等省区也有少量开采。在此其间均是民采小矿,没有正规的萤石矿山。1938年被日军占据,到194 5年被日军掠夺的萤石超过30万 t。与此同时,的喀喇泌旗大西沟萤石矿也开
始开采,采出矿石达10多万 t。解放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特别是钢铁工业、炼铝工业、建材工业和氟化工业的进展,各行各业对萤石的需求大幅度增长。1 950年4月16日建立了省氟矿办事处,恢复武义地区萤石矿山生产。生产萤石省区,由中国成立前的3~4个,进展到如今全国近30个,建设了一大批萤石矿山,并已形成300万~400万 t 生产力量。
我国萤石矿产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亦早。1932年5月间省矿产调查所派出地质技师燕春台调查了武义一带24处萤石矿床共3 8个矿体露头,并撰写了《武义氟矿资源调查报告》。
抗战成功后,地质学家璞、国忠、盛莘夫、段国章等对,特别是武义扬家等萤石矿山做了全面的地质调查并提出了工作建议。1950年,胡克俺等人对武义、昌、嵊县的萤石矿进展了野外调查。1956年,高振西、江等对武义一带萤石矿进展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首次对这一带萤石矿的地质特征做了精辟的总结。经过广质工作者几十年的艰辛工作,现已探明家、后树;柿竹园;四子王旗莫查干敖包等萤石矿床200多处, t。
一、 资 源 状 况
萤石资源分布格外普遍,世界各都有觉察。从成矿地质环境来看,环太平洋成矿带的萤石储量最多,约占全球萤石储量一半以上。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蒙古、泰国,北美洲的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地。非洲的南非、肯尼亚和欧洲的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地也有肯定的储量。据1996年《Mine ral
Cammodity Summaries》报道, t、 t。
我洋成矿带,萤石资源格外丰富,全国20多个省区均有不同规模的萤石矿床。全国计大型、特大型矿床30多处,中型矿床70多个,列入储量登记表的萤石矿产地240多处。截至1996年底,我国萤石矿保有储量: 以矿物量计190个矿区,储量10871万t。其中A+B+C级储量214 0万 t;以矿石量计的40个矿区储量2
999万 t,其中A+B+C级储量为768万 t。假设将白云鄂博伴生萤石〔CaF2〕储量13
183万 t 也统计在,我国萤石储量将大大超过世界其他各国萤石储量的总和。
图 显示了近40年来我国萤石的矿物和矿石保有储量增长状况。图 中国萤石保有储量增长曲线
m4-3-
二、 地 理 分 布
我国除、、、等省、市、自冶区尚未觉察有价值的萤石矿外,其余各省、市、自冶区均有萤石矿分布,现已觉察各类萤石矿床、矿点874处〔表 〕。主要萤石矿床及其储量均分布在我国东部的省、市、自冶区。而大中型萤石矿床又都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华中地区和白云鄂博—二连浩特一带〔图 ; 表 〕。
1〕东部沿海地区,萤石矿主要产于北东向火山-构造活动带中,北起辽东半岛,经胶东半岛、、,延长至、广西。全长2
000km,宽200km。该围大型矿床22处,中型矿床28处和众多的小型矿床〔点〕。如省就有萤石矿床〔点〕359处,占全国矿床〔点〕数的
%〔表 〕。
图 中国萤石矿分布图m4-3-
表 全国各大区萤石矿床、矿点统计表t4-3-
2〕华中地区的、、三省,萤石矿床分布在京广线的以北至以南的铁路线两侧。该地区的萤石矿床多数与花岗岩,或者与夕卡岩型钨锡、铅锌硫化物相伴生。目前我国与钨锡、铅锌伴生萤石矿床几乎都集中在这一线的南部。如的桃林铅锌硫化物伴生型萤石矿床,柿竹园钨锡多金属伴生型萤石矿床。
3〕白云鄂博—二连浩特一线,萤石矿主要分布在阴西向构造带的中段,有四子王旗莫查干敖包热水沉积型萤石矿和白云鄂博稀土黑色金属伴生型萤石矿。%的萤石矿床〔点〕。
4〕、地区,该区还包括南部。这一地区主要是与锡石、铅锌硫化物伴生型萤石矿。如个旧与锡石、铅锌硫化物伴生型萤石矿,萤石品位一般在7%~8%;、主要是产于碳酸盐岩中重晶石型萤石矿,萤石品位一般在35%以上。
三、 资 源 特 点
我国萤石矿产资源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储量居世界第一,资源潜力巨大 我国已探明,萤石〔CaF2〕 t。假设把白云鄂博铁铌稀土伴生型萤石〔CaF2〕13
183万 t 也计算在,我国萤石〔CaF2〕 t,占世界储量的2/3强,居世界第 1 位。
同时,大多数矿床〔点〕未做过地质勘查工作,特别遥远地区地质工作程度更低,很多的萤石矿产地有待觉察。因此,有充分理由认为我国萤石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
〔2〕萤石储量相对集中
从已经探明的萤石资源分布状况看,我国萤石储量从地理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广西、等八省、区,这些省区的萤石矿床〔点〕数占全国萤石总矿床〔点〕数的70%,而储量占全国萤石总储量的90%;特别是、、三省区, 占全国萤石储量绝大局部,到目前为止,省保有萤石储量为2293万t,省保有萤石储量5 374 万 t,保有萤石储量2315万t,三者达 1 亿 t 以上,占全国萤石保有储量的72%。并且这些储量又集中于几个大的矿床,如柿竹园储量达4 590万 t,莫查干敖包1031万t,桃林606万t,湖山451万t。
〔3〕单一型萤石矿床〔点〕多,储量少;伴〔共〕生型矿床〔点〕数少, 储量大我国主要萤石矿床230处,其中单一型萤石矿床190处,占总矿床数的83%,萤石储量占总储量的57%。而伴〔共〕生型萤石矿床数为40处, 占总矿床数不到20%,储量占总储量43%。假设把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型萤石矿也计算在,伴〔共〕生型萤石矿的储量将大大超过单一型萤石的储量。但是, 伴〔共〕生型萤石矿利用水平还很低,目前只有桃林等少数几个矿山萤石资源已综合回收利用,而多数矿山如柿竹园、白云鄂博等几个大的矿山都尚未利用,有待进一步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 贫矿多,富矿少
贫矿多,富矿少是指单一萤石型矿床而言。在单一萤石矿中,一般平均Ca F2品位在35%~40%左右。而CaF2品位大于65%的富矿,可直接作为
冶金级块矿的储量只有3000多万 t,仅占单一萤石矿床总储量的百分之二十几,而在这类富矿储量中CaF2品位大于80%的高品位富矿却不到1000 万 t,占总储量不到10%,而这些富矿的70%分布在、、、等省区。
〔5〕 难选矿多,易选矿少
在萤石储量中,伴〔共〕生矿除桃林矿已综合回收萤石外,多数矿山萤石的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工艺尚在争论之中,还没有回收利用。
在单一萤石矿中,也有很大一局部萤石矿床由于矿物结晶细小,嵌布严密, 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连生体很难分别,目前尚难开发利用,如武义鸡舍湾萤石矿, 萤石矿物储量达200多万 t,就是由于矿物结晶细小,因此萤石和石英连生体很难分别,矿床的利用价值受到极大的限制。
表 我国主要萤石矿床一览表t4-3-
t4-3-6-
t4-3-6-
t4-3-6-
一、 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 矿床的时空分布
中国萤石矿床,从构造位置看,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和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我国东南部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地带,即扬子钱塘准褶皱带以南,江南古陆以东和以南地区。产于各种沉积岩〔除产于浅变质碎屑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以上构造以北和以区,如产于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岩地区的热水沉积和交代矿床分布于我国北部中蒙交界的两大板块地 缝合线的边缘和西南基性火山岩发育地区。产于沉积碳酸盐地区交代矿床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北碳酸盐岩发育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华中、华南、华东地区集中了我国大局部萤石矿床,其次是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局部地区〔如、等地〕。其中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 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其余类型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南地区。
中国萤石矿床赋矿岩层从太古宇、元古宇至中生界都有,但比较集中于古生代的奥系、二叠系和中生界。从矿床成因考虑,萤石矿床〔除沉积萤石矿床外〕 多在成岩以后,由热液活动引起。因此,即使矿床赋存于古老变质岩地层,其成矿时代也比较晚。经统计可知,我国萤石矿床的90%与中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有关。同时在燕山期,又以燕山晚期成矿最为有利。那些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及其、外接触带的矿床,多数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生成联系,只有少数萤石矿床与印支期或海西期花岗岩有关。这种趋向于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现象,不但从总体上看,而且从某一局部地区看也存在这一规律。广西资源县双渭江萤石矿床, 矿床所在区域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个时期花岗岩出露,但矿床却明显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蓬莱巨山河萤石矿区,燕山期有三次岩浆侵入活动和一次脉岩侵入,但与萤石矿有关的是其次次以后的岩浆侵入活动及晚期脉岩。至于那些产于中生代火山岩和潜火山岩中的萤石矿床更是较的地质年月中地质作用 的产物。
(二) 矿床的控矿因素
同其他种类矿床一样,掌握萤石成矿作用的主要是岩石类型和构造。适宜的
岩相和岩性往往是萤石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根底,肯定褶皱和断裂,为成矿溶液供给通道和有利的容矿空间。在这些因素中,对不同类型矿床而言,各自所起作用程度也不同。
〔1〕 岩石类型的控矿作用
岩浆岩类型对萤石矿化的影响因矿床类型而异。对于产在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外接触带的矿床,特别是那些成矿物质来自岩浆岩本身的矿床,总的来讲, 对围岩的选择性不强,而往往岩体本身的性质对能否构成萤石矿化或矿床起着重要作用。一般与萤石矿化有关的岩浆岩多为酸性或中性,很少与基性岩浆有关, 以酸性花岗岩〔包括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及某些中酸性岩石〔如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富sio2的钙碱性岩石对成矿有利。具体到某一地区来讲也有类似规律。
那些区只有晚期岩浆热液活动但成矿主要在碳酸盐岩层中的矿床,特别是那种具明显交代特征的矿床,矿化程度对围岩的依靠格外明显。例如,德安县洪溪坂区萤石矿床。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是志留系薄层砂岩夹页岩和奥系瘤状灰岩夹泥质条纹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等。区出露有限的石英闪长岩脉,从地质现象看,可分为热液充填式及热液交代式两种成矿方式。其中热液交代型的萤石矿脉。主要产于中奥统的纯灰岩中,上奥统瘤状灰岩次之。
产于碳酸盐岩地区,与岩浆岩无成生联系的萤石矿床类型中,萤石矿化对围岩的依靠性更为显著,如川东南、黔东北地区广泛发育的萤石、重晶石矿化,主要集中在下奥统红花园组中-厚层较纯的生物碎屑灰岩中,而其上部的大弯组
〔或湄潭组〕的灰岩、粉砂岩,含泥质灰岩夹页岩薄层的岩组,只在其底部,而且与红花园组联控条件下才有萤石矿化。红花园组下局部乡组和南津关组〔或桐梓组〕的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矿化很少,也只有与红花园组联控时,才有可能形成矿化或构成工业矿体。
而对产在海相火山沉积岩地区的热水沉积矿床和交代矿床,火山岩本身是酸性还是基性,并非至关重要,关键要看有无碳酸盐岩〔或陆源碳酸盐岩〕层的存在,例如,莫查干敖包矿床是处于酸性火山沉积岩地区,而晴隆大厂矿床却处于基性玄武岩地区。
老厂萤石矿床为产于玄武岩地区外围地带的单一萤石矿床。矿床中全部矿化均为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与上二叠统龙潭组硅质岩接触时为最正确,当矿体遇到泥质灰岩或凝灰质砂砾、粉砂岩时,含矿变差。同时还可以觉察矿体任何部位都没有单独落在同一岩层的状况。只有两者接触时,即一个是矿体上盘〔如茅口组〕,另一个是矿体下盘〔龙潭组〕岩层时,才能成矿。
与碳酸盐有关的萤石矿床,多与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岩有关。这些岩石多数是矿化层基底岩石,少数为赋矿岩层。如横山萤石矿床和周山口矿点,都赋存在白云岩或白云岩中;平泉双洞子萤石矿床赋存在中元古界白云岩与页岩的层间裂隙带中;东北部、东南部的萤石矿床则赋存在下奥统中部的灰岩中,而下部的白云质灰岩或灰质白云岩中矿化较少,再往下部上寒武统毛田组厚层白云岩或灰质白云岩,已不含萤石矿;德安洪溪坂区萤石矿,赋矿层下部也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很少见矿。总之,富萤石矿化的基底岩层多为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等富镁岩层,不难看出,氟的浅部富集成矿,与所在岩层或其底部岩层的富镁性亲热相关。
〔2〕构造的控矿作用
①褶皱的控矿作用。褶皱构造对各类萤石矿矿床掌握程度不同,其中产于碳
酸盐岩地区的萤石矿床受褶皱掌握比较明显,其次是某些产于海相酸性火山岩地区碳酸盐岩层中的热水沉积萤石矿床和基性火山岩地区中的交代萤石矿床。这些矿床多数赋存于区背斜轴部,或近轴两翼。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或产于火山岩中的萤石矿床,与褶皱关系不很亲热。②断裂裂隙的控矿作用。断裂裂隙既是成矿溶液的通道,又是容矿的空间,在一样条件下,断裂裂隙发育、岩石构造裂开的地区〔地段〕简洁成矿。断裂裂隙的控矿对于各类萤石矿床均无例外, 但主导断裂方向有差异。
很多萤石矿床实例说明,在一个矿床或矿田,尽管可以分布有很多不同产状的、相互间也有联系的断裂,但是总有一个方向的含矿最正确,往往成为矿区的主导控矿断裂。这种主导断裂,在那些与背斜有关的矿床,往往垂直于背斜轴方向, 少数与背斜平行。
不但对一个矿床或矿田,就是对一个较区围也有类似的规律。例如,中国东南部宽阔萤石分布地区,大局部含矿断裂为北东向或北北东向。假设按矿床规模统计含矿断裂走向,%的大型矿床主矿脉走向为北东向,少数大型矿床的矿脉走向为北西向,从更大围看,华北的东部沿海、华中、华南、华东等大片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地带萤石矿主导矿脉方向多数也是北东向,少数为北西向,这说明,我国东部大局部矿床含矿主导方向为北东向的规律,完全是受中洋西岸北东向构造方向制约。
二、 矿 床 类 型
本章参照1994年《中国矿床》〔下册)把中国萤石矿床分为三种类型:即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接触带的萤石矿床;产于火山岩及潜火山岩中的萤石矿床;产于碳酸盐岩或其他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中的萤石矿床。
〔1〕 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接触带萤石矿床
我国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分布极为广泛,与之有关的萤石矿床,占我国萤石储量的50%以上。在我中、华南等地区,都有大量花岗岩出露,并广泛分布着萤石矿化或规模不等的萤石矿床。
该类型萤石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及矿化类型见表 。其中以压性断裂比较稳定,性断裂变化较大,对控矿不利。在同一矿区,在断层的穿插、复合、波状弯曲猛烈的地段,在断层走向转折变化时,在转折部位的一侧或两侧都是成矿的有利地段。
该类型矿床的矿物成分与矿石类型〔按矿物成分划分〕可分两种状况:一般以萤石为主的单一萤石矿床矿物成分较为简洁,主要矿物成分是萤石,其次是石英,另有少量方解石、重晶石、玉髓以及某些硫化物如黄铁矿等。矿石类型也比较简洁,主要有萤石型、石英-萤石型、萤石-石英型等。而在那些金属矿物与萤石共生的综合矿床,矿物成分和矿石类型显得简单得多,如的双江口、香花铺矿床。
表 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接触带萤石矿床的构造特征及矿化类型
t4-3-
这一类型萤石矿床往往赋存于岩体的边缘相或过渡相,特别是岩体的外接触带。例如,县尖山矿床即赋存于鸳鸯寺岩体的北东缘,燕山晚期花岗岩和元古界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接触带上。资兴县汤市萤石矿床位于公庙岩体与元古宇和古生界的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沉积地层的接触带上。红安寨山萤石矿床, 产于钠长斑岩与元古宇变质岩接触带,香花铺矿床处于花岗岩的外接触带泥盆系
和石炭系的白云岩中等等。据统计,萤石矿带的54个矿产地、132条较大萤石脉中,有85%的矿脉产于燕山晚期花岗岩体的或外接触带,15%的矿脉分布于四周岩或片岩中,局部矿床呈半环状沿岩体分布。
〔2〕 产于火山岩和潜火山岩中的萤石矿床
我东、华北和东北等地区,有大面积火山岩及局部潜火山岩出露。火山活动带来的大量氟,为萤石成矿供给丰富的物质来源。因此这些火山岩及潜火山岩出露地区,均隐藏着矿化程度不等或规模大小不一的萤石矿。
该类矿床根本特征是都处于火山岩及潜火山岩地区,围岩时代,最老为元古宙,最为中生代的白垩纪。据统计,省有92%的矿床和85%的矿点产于中生代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的岩层中。其中产于晚侏罗纪火山活动猛烈时期形成的火山岩中的矿床占73%,其他时代的岩层只有零星萤石矿化或矿床分布。围岩岩性以凝灰岩与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类为主,次为砂页岩与泥岩、流纹斑岩、凝灰质砂岩及泥岩等。
该类矿床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有高岭土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叶蜡石化及褪色现象,少数伴有绿帘石化及碳酸盐化。其中硅化是该类萤石矿床最普遍的蚀变现象。硅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而且一般形成于早期阶段,成为一种自然隔挡层,对含氟气液的成矿作用有利,有的矿床,随硅化强度的增加,矿体加厚,规模增大,有时地表有肯定规模的硅化时,常指示下部有盲矿体存在。
这类萤石矿床在构造掌握成矿作用中,以断裂的作用最为明显,例如,区域构造骨架的主要断裂构造带,直接掌握着火山区萤石矿的分布。特别是北北东- 北东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的复合部位,矿床成群消灭。
这类萤石矿床矿石矿物成分较简洁,主要以萤石为主,个别地区伴有重晶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绝大多数以石英、玉髓为主,少数状况下有方解石、蛋白石、长石、绿泥石、叶蜡石、绢云母等。矿石类型主要有萤石型
〔CaF280%以上〕、石英--萤石型〔CaF2 65%~80%,SiO2 2 0%~40%〕、萤石-石英型〔含CaF220%~55%〕、粘土-萤石型〔C aF2 80%~90%,组成富矿体〕、硫化物-萤石型、方解石-萤石型等。其中以萤石型和石英-萤石型分布最广。
〔3〕 产于碳酸盐岩或其他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中的萤石矿床
①热水沉积萤石矿床。它是近年来在我国觉察的一种的萤石矿床类型。该种类型尽管分布并不广泛,仅见于莫查干敖包矿区,但单个矿床规模之大,沉积特点保存之明显,以及成矿地质条件之独特,不仅在国而且在世界围也极为少见。矿床所在区域广泛发育海相中酸性熔岩。矿床赋存在火山沉积岩系列的碳酸盐岩层中。主要有片理化流纹斑岩、碳质板岩、结晶灰岩、岩。晚于成矿作用的花岗岩体,有时成为某些矿体的直接围岩。但围岩蚀变普遍很弱,除有高岭土化外, 还有稍微的绢云母化和硅化、碳酸盐化。该类矿床构造的控矿作用,不但表现在断裂的导矿和容矿的作用上,褶皱对成矿也起着重要掌握作用,例如,莫查干敖包矿区,北东端有一组形态极为简单的严密线形褶皱构造,褶皱轴线呈北东-南西方向,厚大矿体一般分布于短轴背斜的轴部或两翼等构造有利部位。该类型矿床,一般产于海相火山岩发育地区。具体地说则在浅海盆地条件下有酸性熔岩发育区的火山活动地带。早二叠世晚期,大片海相酸性熔岩流的消灭,为萤石矿的形成供给了有利条件,在其四周约500km2,共觉察了 20 余处萤石矿点,具中型以上规模的矿床5处。②交代〔充填〕萤石矿床,是指那些成矿溶液同围岩
发生反响〔交代〕又沿裂隙充填形成的萤石矿体。属于该类型的矿床大致可分成三种状况,一是产于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岩〕中的矿床,如水县二河水萤石矿床,沿河县丰水岭、申基坡萤石矿床;二是产于基性海相火山沉积岩地区的陆源碳酸盐岩层中的萤石矿床,如晴隆县大厂;三是产于浅变质碎屑岩〔砂岩、板岩等〕中的萤石矿床,如衡东县银矿冲。这些矿床多为肯定的矿床组合,而很少成为单一的萤石矿床,如二河水和丰水岭为萤石、重晶石矿床,晴隆大厂为辉锑矿、黄铁矿、萤石矿床,银矿冲为铅锌、银、钨、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