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中药学考试参考题目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药学考试参考题目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药学考试参考题目
总论
⒈ 中药的概念是什么?
⒈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⒉ 中药学的概念是什么?
⒉中药学是争论中药根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成效、临床应用等学问的一门学科,是祖国 医学的重要组成局部。
⒊ 何谓道地药材?
⒊道地药材是指出产在某地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⒋ 中药炮制的含义是什么?
⒋中药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展一般修治整理和部 分药材的特别处理。
⒌ 炮制的常用大法有哪些?
⒌中药炮制的大法有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等。
⒍ 中药炮制中“煨”的含义是什么?
⒍煨: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
⒎ 中药炮制中,“炙”的含义是什么?
⒎炙: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⒏ 何谓四气?
⒏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 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⒐ 何谓升降浮沉?
⒐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归经的含义是什么?
⒑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四气的作用是什么?
⒒四气的作用是:①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②温热性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 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药性升浮和沉降的药物分别具有何成效?
⒓升浮药,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成效。沉降经,一般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 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成效。
药性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有何关系?
⒔前人认为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质重的大多是沉降的。但上述关系并非是确定的,虽是前人依据用药 阅历归纳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经并不完全。药性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之间并无本质联系。
把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对临床用药有何意义?
⒕把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订正机体机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 有助于祛邪外出。一般来说,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不宜用沉降;病病在下、在里宜用沉降不宜用升浮; 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有何关系?
⒖药物的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 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配伍的含义是什么?其目的又是什么?
⒗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协作同用。
何谓药物的“七情”?
⒘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七情”。
药物“七情”中的“相使”其含义是什么?
⒙相使即在性能成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成效虽不一样,但是治疗目的全都的药物协作应用,而以一种 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哪些内容?
⒚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 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佗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 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植物类药材其全草、叶、花、果实的采收季节是什么?
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味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
②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展。
③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展。
④果实类药材,多数在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第一章 解表药
何谓解表药?
⒈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解表药按其性味成效的不同可分为几类?各类解表药 主治哪些病证?
⒉ 解表药按其性味成效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即发散风寒药,主治风寒表证;发散风热药,主治风热表证。
何谓“透疹”?
⒊ 透疹是指药物具有促进麻疹透发的作用,为治疗麻疹透发不畅的一种方法。
何谓“宣肺利尿”?
⒋ 宣肺利尿是指药物具有宣发肺气,通调水道的作用,为治疗肺失宣发或肺失宣肃之小便不利、水肿的一种方法。
紫苏的主要成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⒌ 柴苏的主要成效是发汗解表,行气宽中。主治证是:①风寒感冒,咳嗽痰多;②脾胃气滞,胸胃气滞,胸闷呕吐;③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羌活的主要成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⒍ 羌活的主要成效是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证是:①风寒感冒,头痛身疼;②风寒湿痹,肩臂苦痛。
柴胡、升麻与葛根均能升阳,其主治病证有哪些不同?
⒎ 柴胡与升麻的升阳作用,主治病证是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而葛根的升阳作用,主治是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葛根与防风均具有止泻的成效,其主治的病证有何不同?
⒏ 葛根止泻的成效,主治是热泄热痢,脾虚泄泻。而防风的止泻成效,主治是肝郁侮脾,腹痛泄泻。
何谓“通窍止痛”?
⒐ 通窍止痛是指药物具有宣通窍道,缓解或制止苦痛,治疗窍道闭阻不通而致苦痛的一种方法。本章指定宣通鼻窍,治疗鼻渊头额痛或外邪客于肺系而致鼻寒、头额苦痛的一种方法。
何谓“宣肺止咳平喘”?
⒑ 宣肺止咳平喘是指药物具有宣发肺气,缓解或制止〔消退〕咳嗽、喘息,治疗肺气壅塞之咳嗽、气喘证的一种方法。
蝉退的主要成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⒒ 蝉退的主要成效是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主治是:①风热感冒,咽痛音哑;②麻疹不透, 风疹瘙痒;③目赤翳障;④惊痫夜啼,破伤风。
桑叶治肺燥咳嗽是取其什么成效?并说明其经何种炮制法?为什么?
⒓ 桑叶治肺燥咳嗽是取其润肺燥的成效。多用蜜制桑叶。由于桑叶蜜制可增加润肺止咳的作用。
菊花有不同的品种,使用时如何区分应用?
⒔ 菊花入药有黄菊和白菊之分,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滁菊花〕。
木贼的主要成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⒕ 木贼的主要成效是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主治是:①风热目赤,翳障多泪;②便血痔血。
取菊花的平肝作用,在不同的配伍下可治哪些不同的病证?
⒖ 取菊花的平肝作用,配平肝潜阳药可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配平肝息风药可治痉厥抽搐实肝风证。
菊花与升麻均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其临床应用有何不同?
⒗ 菊花具有的清热解毒作用,用于疔疮肿毒。而升麻的清热解毒作用,多用于齿痛口疮,咽喉肿痛,痄腮丹毒,外感疫疠,阳毒发斑及温毒发斑等。
桂枝与葛根同能解肌,其治疗病证有何不同?
⒘ 桂枝的解肌作用,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而葛根的解肌作用,则主要用于外感表证,邪郁化热, 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干口渴者或风寒表证,症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者。
取麻黄、香薷、浮萍的利水消肿作用,其治疗机理和治证有何不同?
⒙ 麻黄上开肺气,下输膀胱,为宣肺利尿要药,主治风水水肿;香薷擅长发越阳气,入肺启上源,以利水消肿,主治小便不利及脚气水肿;浮萍性味辛寒,上可开宣肺气而发汗,下可通水道而利尿,主治小便不利兼 风热表证者。
蔓荆子的主要成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⒚ 蔓荆子的主要成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主治证是:①风热感冒,头风头痛。②目赤肿痛, 目昏多泪。③风湿痹痛。
苍耳子的主要成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⒛ 苍耳子的主要成效是散风除湿,通窍止痛,主治证是:①鼻渊头痛,风寒头痛。②风湿痹痛。③风疹瘙痒。
④疥癣麻风。
其次章 清热药
⒈ 何谓清热药?
⒈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⒉ 何谓清热泻火?
⒉ 是指药物是有清泄气分热邪的成效,为治疗气分实热证的一种方法。
⒊ 何谓清热凉血?
⒊是指药物具有清泄营血分热的成效,为治疗营血分实热证的一种方法。
⒋ 何谓清热燥湿?
⒋ 是指药物具有清热邪,燥湿邪的成效,为治疗湿热证的一种方法。
⒌ 何谓清热解毒?
⒌ 是指药物具有清解热毒的成效,为治疗热毒证的一种方法。
⒍ 清热药有哪些共同性味、成效及主治证?
⒍ 清热药多为苦味,次为甘味,性寒凉;有清解里热的成效;用于里热证。
⒎ 清热泻火药有哪些共同成效及主治证?
⒎ 清热泻火药有清热泻火的成效;用于气分实热证及脏腑炽热证。
⒏ 试比较石膏与知母性味、成效的异同。
⒏ 石膏与知母性味甘寒,均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成效。而石膏味兼辛,寒凉性大于知母〔大寒,〕善透解肌热,清热泻火之功较知母强,知母味兼苦,质润,兼有滋阴润燥之功。
⒐ 试比较芦根与天花粉性味、成效的异同。
⒐ 芦根与天花粉性味甘寒,均有清热生津的成效。而芦根寒凉性大于知母,清肺之功较优,兼有除烦止呕, 利尿,透疹的作用;天花粉味兼微苦,生津之功较优,兼有清肺润燥,解毒消痈之功。
夏枯草有哪些成效?用于哪些病证?
⒑ 夏枯草有清肝火,散郁结的成效。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及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瘿瘤。此外现代常用于高血压属肝热、阳亢者。
决明子有哪些成效?用于哪些病证?
⒒ 决明子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成效。用于肝火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肝肾阴亏之目暗不明;肠燥便秘等证。
试比较金银花与连翘性味、成效之异同?
⒓ 金银花与连翘为寒凉之品,均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成效。而金银花味甘,寒凉性大于连翘,轻宣疏散,解表热之功胜于连翘;连翘味苦,长于清心火,兼能消痈散结。
黄连治疗出血证,其机理是什么?
⒔ 黄连治疗的出血证是心火盛迫血妄行所致的,黄连擅长清心经实火而治。
野菊花有哪些成效?用于哪些病证?
⒕ 野菊花有清热解毒的成效;用于热毒之痈疽疔疖、丹毒及热毒上攻之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此外,外洗用于湿疹瘙痒等。
在清热解毒药中,写出六味能消痈散结的药物。
⒖ 在清热解毒药中,有消痈散结之功的药物有: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山慈菇、漏芦、白蔹。
秦皮有哪些成效?用于哪些病证?
⒗ 秦皮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的成效。用于热毒泻痢;湿热带下;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
苦参有哪些成效?用于哪些病证?
⒘ 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成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湿热带下阴痒,湿疹、疥癣及小便不利等。
板蓝根有哪些成效?用于哪些病证?
⒙ 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成效。用于温热病,热入气分,营血分;痄腮、丹毒、痈疮肿毒,尤善治热毒咽喉肿痛。
在清热药中,哪些药适用于肠痈?
⒚ 在清热药中,用治肠痈的药物有牡丹皮、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红藤、金银花等。
在清热药中,哪些药适用于肺痛?
⒛ 在清热药中,用治肺痈的药物有芦根、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金荞麦、败酱草等。
在清热药中,哪些药适用于蛇咬伤?
在清热药中,用于蛇咬伤的药物有紫花地丁、蒲公英、穿心莲、白花蛇舌草、蚤休、半边莲、地锦草等。
在解表药、清热药中,哪些药有利咽喉的成效?
在解表药、清热药中,有利咽喉之功的药物有薄荷、牛蒡子、射干、马勃、山豆根、板蓝根。
白头翁用于哪些病证?其治疗机理是什么?
白头翁用于泻痢,本品苦寒降泄,既清热解毒,又凉血止痢,入大肠,擅长清大肠湿热及血分之热毒,
故可用于热毒血痢及湿热泻痢,而尤宜于热毒血痢。
白花蛇舌草有哪些成效?用于哪些病证?
白花蛇舌草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成效,用于热毒之痈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热毒证,亦用于热淋涩痛。
土茯苓用于哪些病证?其治疗机理是什么?
土茯苓用于梅毒、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淋浊、带下、湿热疮毒。本品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成效; 尤善解梅毒及汞毒,味甘淡而利湿浊,故宜治上证。
紫草有哪些成效?可用于哪些病证?
紫草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成效。用于温热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透发不畅,色紫暗;痈疽疮疡;湿疹;阴痒及水火烫伤等。
水牛角有哪些成效?可用于哪些病证?
水牛角有清热,凉血,解毒的成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身热烦躁、神昏谵语及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
银柴胡与胡黄连功用有哪些异同?
28. 银柴胡与胡黄连均有清虚热,除疳热的成效;用于骨蒸潮热、盗汗及小儿疳热。而银柴胡甘寒,退热而不苦泄,为退虚热除骨蒸之佳品;胡黄连兼有清湿热之功,用于湿热泻痢及痔疮肿痛。
第四章 祛风湿药
⒈ 何谓祛风湿药?
⒈ 凡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治疗痹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⒉ 何谓通经络?
⒉ 是指药物具有疏通经络,伸展经脉成效,为治痹证关节不利、筋脉拘挛等的一种方法。
⒊ 何谓强筋骨?
⒊是指药物具有强壮或强健筋骨的成效,为治肝肾亏虚或痹痛日久见腰膝酸痛,两脚痿弱的一种方法。
⒋ 何谓祛风湿?
⒋ 是指药物具有祛除肌表经络风湿之邪的成效,为治风湿痹痛证的一种方法。
⒌ 使用祛风湿药应留意些什么?
⒌ 使用祛风湿药首先应留意对于阴虚血亏者应慎用温燥性大的药物;其次,对于痹证迁延日久者应作酒剂或丸剂常服。
⒍ 祛风湿按其药性、成效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⒍ 据祛风湿药的药性、成效特点分为以下三类:①祛风湿散寒药;②祛风湿清热药;③祛风湿强筋骨药。
⒎ 桑寄生的主要成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⒎ 桑寄生的主要成效是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证是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胎漏下血,胎动担忧。
⒏ 木瓜的主要成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⒏ 木瓜的主要成效是舒筋活络,除湿和胃。主治证是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吐泻转筋。
第八章 理气药
1. 什么叫理气药?
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证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什么叫理气健脾?
是指药物具有疏理脾气,消退壅滞之脾气,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作用,为治疗脾胃气滞证的一种方法。
什么叫疏肝解郁?
是指药物具有疏理肝气,恢复肝主疏泄功能的作用,为治疗肝郁气滞证的一种方法。
什么叫通阳散结?
是指药物具有疏通阳气,消退壅结的作用,为治疗阳气壅结证的一种方法。
简述理气药的应用范围。
适应范围:用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还用于肝气郁滞,胁肋胀痛, 抑郁不乐,疝气苦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并可用于肺气壅滞,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
简述枳实的成效及主治证。
枳实成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主治证:食积证,胃肠热结气滞证,痰滞胸脘痞满,胸痹结胸,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 下垂证。
简述理气药的作用机理。
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味辛能行散,味苦能疏泄,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故能行气。又因本类 药主归脾、肝、肺经,故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等作用。
简述橘皮的主治证及常用配伍。
治疗脾胃气滞证。对寒湿中阻之脾胃气滞证,常配苍术、厚朴等;对脾虚气滞证,配党参、白术等;对气 滞甚,脘腹胀痛猛烈者,常配木香、枳实等。
治疗湿痰、寒痰咳嗽。治湿痰咳嗽,常配半夏、茯苓等;治疗寒痰咳嗽,常配干姜、细辛等。
比较橘皮、枳实、木香的成效的异同。
共性:三药均能行气止痛。
橘皮:行气力缓,能健脾和中,还能燥湿化痰,温化寒痰。枳实:行气力强,能破气化痰除痞,还能消积导滞。
木香:行气止痛力强,善行脾胃和大肠之滞气,为行气止痛和治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还能行气健脾, 疏肝利胆。
⒑ 简述薤白的功用及作用机理。
通阳散结,治疗胸痹证。本品辛散苦降,温通滑利,主归肺经,故善散阴寒之凝滞,行胸阳之壅结而治胸痹。
行气导滞,治疗脘腹痞满胀痛,泻痢里急后重。本品辛行苦降,性温能通,又入胃、大肠经,故能行胃肠之滞气,消胀止痛而治胃肠气滞之泻痢、里急后重和脘腹痞满胀痛。
第九章 消食药
⒈ 何谓消食药?
⒈ 凡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治疗饮食积滞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消食药,又叫消导药。
⒉ 何谓消食和胃?
⒉ 是指药物具有消退饮食积滞,调和脾胃运化受纳功能的作用,为治疗饮食积滞证的一种方法。
⒊ 何谓消食除胀?
⒊ 是指药物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消胀的作用,为治疗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的一种方法。
⒋ 山楂的主要成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⒋ 山楂的成效是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主治证是肉食积滞证;泻痢腹痛、疝气痛;瘀阻胸腹痛、痛经。
⒌ 莱菔子的主要成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⒌ 莱菔子的成效是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证是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咳喘痰多,胸闷食少。
⒍ 简述麦芽与谷芽的性味及成效的异同点?
⒍ 麦芽与谷芽性味均为甘平,均能消食健胃。麦芽消食健胃大于谷芽,并能回乳消胀,兼能疏肝解郁。谷芽消食健胃之功较缓。
⒎ 鸡内金的主要成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⒎ 鸡内金的成效是消食健胃,涩精止遗。主治证是饮食积滞,小儿疳积;肾虚遗精、遗尿。
第十章 驱虫药
⒈ 何谓驱虫药?
⒈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治疗肠道寄生虫病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⒉ 简述使用驱虫药应留意哪些事项?
⒉ 使用驱虫药需留意以下几点:①宜空腹服;②多配泻下药同用;③把握用法用量;④腹痛猛烈者宜先安虫后驱虫。
⒊ 试述南瓜子的性味及功用?
⒊ 南瓜子性味甘平,功能杀虫,临床上主要用治绦虫证。此外,亦可用于血吸虫病。
第十一章 止血药
⒈ 何谓止血药?
⒈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⒉ 何谓收敛止血?
⒉ 收敛止血:是指药物具有收敛之性,制止出血的成效,为治疗无明显实热及瘀滞之出血证的一种方法。
⒊ 何谓化瘀止血?
⒊ 化瘀止血:是指药物具有活血祛瘀,制止出血的成效,为治疗血瘀出血证的一种方法。
⒋ 小蓟有哪些成效?适用于哪些病证?
⒋ 小蓟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作用。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证,尤宜于尿血、血淋;亦用于热毒痈疮及高血压属热者。
⒌ 试比较地榆与槐花的性味、成效之异同?
⒌ 槐花与地榆性味苦,微寒,均有凉血止血之成效,而槐花并有清肝火而明目,降压之功,地榆味兼酸,有收敛性,兼有解毒敛疮的作用。
⒍ 白茅根有哪些成效,适用于哪些病证?
⒍ 白茅根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成效;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证,热淋,水肿,此外还可用治温热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及湿热黄疸。
⒎ 收敛止血药的性味、成效及主治证怎样?
⒎ 收敛止血药味多涩,或质粘,或为炭,性多平,有收敛止血之功,用于多种出血证而无明显血瘀及实热者, 尤多用于虚损之出血。
⒏ 槐花适用于哪些病证?其治疗机理是什么?
⒏ 槐花用于血热之出血证,尤擅长下焦血热之便血、痔血、血痢等。本品苦寒沉降,善清大肠之火而凉血止血。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现代常用于高血压属肝火者,本品入肝而清肝明目,降压而效。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⒈ 何谓化痰?常用的化痰方法有哪些?
⒈ 化痰的概念较广,简洁地讲,即消退痰浊之义。依据痰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常用的化痰方法有清化热痰、温化寒痰、润肺化痰、祛风化痰、宣肺化痰、化痰开窍、化痰软坚等。
⒉ 何谓止咳平喘?
⒉ 是指药物具有减轻或制止咳喘的成效,为治疗咳嗽、喘息病证的一种方法。
⒊ 何谓燥湿化痰?
⒊ 是指药物性多温燥,具有燥化痰湿的成效,为治湿痰证的一种方法。
⒋ 何谓清热化痰?
⒋ 是指药物具有清热邪、化痰浊的成效,为治热痰证的一种方法。亦称“清化热痰”。
⒌ 何谓软坚散结?
⒌ 是指药物具有软坚散结、消退痰浊的成效,为治疗痰浊分散而成的结块的一种方法。
⒍ 何谓润肺化痰?
⒍ 是指药物具有润肺燥、化燥痰的成效,为治肺燥干咳、痰少难咯等症的一种方法。
⒎ 治湿痰的常用药有哪些?多配伍哪些药使用,为什么?
⒎ 治湿痰的常用药物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常配伍理气、健脾之品,如陈皮、茯苓等,是由于湿痰的根源多在脾胃,湿性粘滞,有碍气机的运行,故化痰湿不能离开理气,健脾又乃治本之法,故多承受。
⒏ 桔梗的成效如何?适用于哪些病症?
⒏ 桔梗具有宣肺化痰,利咽,排脓等成效,可用于:①咳嗽痰多,胸闷不畅;②咽喉肿痛,失音;③肺痈胸痛,咳吐脓痰等病证。
⒐ 礞石的成效如何?适用于哪些病症?
⒐ 礞石具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的成效。可用于:①顽痰、 老痰胶结,气逆喘咳之实证;②癫狂,惊痫等痰火内盛之证。
⒑ 旋复花的成效,适应症如何?使用时需要留意什么? ⒒ 浙贝母的性味成效,适应症如何?用量用法如何?
⒑ 旋复花具有降气化痰、降逆止呕的成效,可用于:①咳喘痰多;②痰饮蓄结,胸嗝痞满等;③噫气,呕吐等病证。
⒓ 枇杷叶的性味、成效及适应症如何?
⒓ 枇杷叶性味苦微寒,具有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 的成效,可用于:①肺热咳嗽;②胃热呕吐,哕逆等病证。
⒔ 白芥子的成效适应症如何?
⒔ 白芥子具有温肺化痰,利气散结的成效,可用于:①寒痰喘咳,悬饮等;②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体麻木, 关节肿痛。
⒕ 禹白附和关白附的来源及成效如何?
⒕ 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作为正品白附子入药,以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为主要成效; 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茎入药,以祛风湿、散寒止痛为主要成效,因其毒性很大,现临床已少用。
⒖ 半夏与竹茹均能止呕,其应用有何异同?
⒖ 半夏与竹茹均可止呕。但半夏辛温,止呕作用较强,擅长治疗寒饮呕吐;竹茹微寒,擅长清化热痰,以治胃热呕吐为其所长。
⒗ 紫苑、款冬花的功用有何异同?
⒗ 紫苑与款冬花,二药均有润肺化痰止咳的成效,可用于肺虚久咳或痰浊咳嗽。常相须配伍。但紫苑化痰力较强,咳嗽痰稠难咯者多用;款冬花兼能温肺,长于止咳,虚寒咳喘更宜。
⒘ 杏仁有苦、甜之分,其性能功用有何异同?
⒘ 杏仁有苦杏仁、甜杏仁之分,二药均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同用治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证。然苦杏仁苦温性降,有小毒,以降气为长,实证咳喘多用;甜杏仁甘平而润,无毒,以润肺止咳为胜,虚劳咳嗽多用。
第十四章 安神药
⒈ 何谓安神药?
⒈凡以安定神志,治疗神志失常病证为主要功用的药药称为安神药。
⒉ 何谓重镇安神?
⒉是使用矿石及介类药物,取其质重而性沉降,具有重镇而安定神志的成效,为治阳气躁动,心神担忧等实 证的一种方法。
⒊ 何谓养心安神?
⒊是使用植物类药〔多为种子类药〕,质润性补,具有养心而安定心神的成效,为治阴血缺乏,心神担忧等虚证的一 种方法。
⒋ 简述朱砂的成效及适应证?
⒋朱砂的成效是镇心安神,清热解毒。其适应证是:①心神不宁,心悸失眠,②惊风,癫痫;③疮疡肿毒,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⒌ 简述琥珀的成效及适应证?
⒌琥珀的成效是镇惊安神,活血散阏瘀,利尿通淋。其适应证是:①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风癫痫;②瘀 血阻滞证;③淋证,癃闭。
⒍ 简述夜交藤的成效及适应证?
⒍夜交藤的成效是养心安神,祛风通络。其适应证是:①虚烦不眠,多梦等证;②血虚身痛,风湿痹痛;③ 外洗治皮肤痒疹。
其次十一章 拔毒生肌药
⒈何谓拔毒化腐生肌药?
⒈凡以拔毒化腐,生肌敛疮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拔毒化腐生肌药。
⒉简述拔毒化腐生肌药的成效及适应范围.
⒉成效:拔毒化腐,生肌敛疮。
适应范围:痈疽疮疡溃后脓出不畅,或溃后腐肉不去,伤口难以生肌愈合之证。
⒊何谓拔毒化腐?
⒊指药物具有较强的祛除邪毒,腐蚀疮疡的作用,是治疗痈疽溃后脓出不畅,或腐肉不去,肉难生之证的 方法。
⒋升药在使用时留意些什么?
⒋(1)本品有毒,只能外用,不能内服。(2)不行大量持续使用。
(3)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
⒌简述砒石的性味、成效及主治证。
⒌砒石的性味是辛,大热,有大毒。外用有蚀疮去腐的成效,用于癣疮、瘰疬、牙疳、痔疮、溃疡腐肉不脱; 内服能劫痰平喘,用于寒痰哮喘。
中药学习题库局部填空
总论:
⒈ 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是____,成书于____。
⒉ 中药学按功用分类最早的一书是____,载有药物____种。
⒊ 我国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药学专著是____。
⒋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____,成书于___,载有药物数____种。
⒌ 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著作名称是____。
⒍ 首设国家药局的朝代是____。
⒎ 我国药学名著《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 其载药数是____种。
⒏ 能减轻或消退药物毒性的方法是____。
⒐ 中药的四气指____四种药性。
五味包括____等五种最根本的味道。
寒凉性药物多具有____、____等作用。
12. 温热性药物多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13. 对药物作用可从不同角度生疏,如____、___、____、____、____。
14. 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系是:____、____,或____、____。
性味___的药物清热力缓,并能生津;性味___的药物清热之最强,但能劫津。
血瘀气滞多用___味的药物,遗精滑精多用___味的药物。
脾胃虚寒证多项选择____性味的药物。
风热表证多项选择____性味的药物。
归经是以____理论为根底,以____为依据。
用药禁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等方面内容。
中药的用法主要是争论中药的____、____、____和____。
常用的火制法有__、__、__、__、__等。
药性确实定是以____为依据,____为基准。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____,二是药物的____。
答案: ⒈《神农本草经》;公元二世纪
⒉《神农本草经》;365 种
⒊《本草经集注》;
⒋《修本草》;唐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
⒌《本草图经》
⒍宋代
⒎李时珍;1892 种
⒏炮制、配伍、转变剂型、掌握煎煮时间温度等
⒐寒、凉、温、热
辛、甘、酸、苦、咸及涩、淡味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作用性质;作用范围;作用趋势;作用强度;作用的益害等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或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甘寒;苦寒。
辛,酸、涩
甘,温
辛,凉
脏腑经络理论;所治具体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