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职业资格-地籍调查真题库 3.docx

格式:docx   大小:50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职业资格-地籍调查真题库 3.docx

上传人:江南博哥 2025/5/21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职业资格-地籍调查真题库 3.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职业资格-地籍调查真题库 3 】是由【江南博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职业资格-地籍调查真题库 3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职业资格-地籍调查真题库_3
1、单选题 土地分类中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A、 土地规划分类系统
B、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
C、 土地变更分类系统
D、 土地自然分类系统
正(江南博哥)确答案:   B 
参考解析:土地分类体系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即土地综合分类,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依据。
2、单选题 地籍原图和着墨二底图优等品的标准不包括()
A、 面积计算表格、汇总表格、分类统计表格设计规范、书写清晰、装饰美观
B、 图廓和图廓外的整饰及注记、正确齐全、图面着墨整饰一般、较准确
C、 地籍原图、着墨二底图、宗地图清绘线条光滑流畅、墨色浓黑、图面整洁、美观
D、 利用宗地勘丈数据(包括界址点坐标)检查的各类点位平面位移误差,有70%小于限差的2/3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B项为良等品的评定标准。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初始地籍调查成果权属调查评定中的良等品的条件是()。
A、 调查区划分正确,与登记申请区对应,有良好的调查工作图
B、 界址标志设置齐全、醒目、坚固,能长期保存
C、 宗地草图内容齐全,清晰易读,勘丈数据完整正确;
D、 初始地籍调查表项目填写齐全、清晰,文字描述简练、准确,结论清楚,手续完备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权属调查中良等品的条件有:①调查区划分正确,与登记申请区对应,有良好的调查工作图;②地籍编号正确、清晰、完整;③界址认定程序正确,法律手续完备;④界址标志设置齐全、醒目;⑤宗地草图内容齐全,清晰易读,勘丈数据完整正确;⑥初始地籍调查表项目填写齐全、清晰,文字描述简练、准确,结论清楚,手续完备;⑦地类调查正确。B项是权属调查优等品的条件。
4、单选题 初始地籍调查成果中,某文字资料符合的条件有:技术设计方案具体,质量保障措施严格,语言规范具体且技术报告中总结了对技术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它应该属于()。
A、 优等品
B、 良等品
C、 合格品
D、 不合格品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分为优等品、良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题中的描述是优等品的条件。良等品的标准包括:①技术设计规范,内容齐全,设计精细,文字清楚,语言通顺简练;②技术报告对调查成果的技术分析和质量评价全面、准确,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科学有效,文字语言规范简练;③工作报告能准确反映整个工作过程的组织、计划、统计结果,报告语言简练、经验教训分析深刻。
5、单选题 下列各项成果中可能为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合格品的是()。
A、 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但没有达到良等品的全部条件
B、 不完全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
C、 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但有2~3个数据的中误差为3倍
D、 数据精度高,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但有部分内容没有法律手续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合格品标准为:①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但没有达到良等品的全部条件;②有个别缺点,数据精度在2~3倍中误差之间的个数,不得超过抽检总数的5%,无3倍中误差的粗差及错误。如能查明错误,且有特殊原因,并经纠正错误后,可继续验收。如多处有错误则不能验收。文字资料没有引起权属混乱不清的笔误及错误;③法律手续完备,工作程序正确,技术资料完整。
6、单选题 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时,控制测量中的良等品其三角形闭合差必须小于限差的()。
A、 1/3
B、 1/2
C、 3/4
D、 4/5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时,良等品评定条件要求:三角形闭合差小于限差的3/4,极条件自由项小于限差的4/5,导线测量的条件自由项均小于限差的4/5,且其余各项误差均符合限差要求。
7、单选题 地籍调查成果具有显著的()特征,丰富的属性描述以及强烈的时态性。
A、 现势
B、 应势
C、 见证
D、 空间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地籍调查成果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和丰富的属性描述,可借助数学分析理论和技术,对地籍调查成果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从而准确地判断和描绘某一事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8、单选题 地籍调查成果的间接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地籍调查成果加工后才能应用;另一种是()。
A、 在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附加其他信息的背景式应用
B、 在地籍图上附加其他信息后应用
C、 在宗地图上附加其他信息后的应用
D、 对界址点坐标的应用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在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附加其他信息的背景式应用主要由有消防队、公安局、水利局、供电局、环保局、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部门来使用。多用途地籍为地面附着物的信息提供了最小载体(宗地)和标识符(宗地号),所以只要应用部门把自己所关心的有关空间数据按照地籍信息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对应起来,就可以在地籍背景的支持下灵活应用。
9、单选题 属性数据与()数据的相互对应,使地籍调查成果的应用更直观、更形象,便于决策部门使用。
A、 图形
B、 形态
C、 立体
D、 多维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地籍空间信息包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者相互对应,互为补充,可以使地籍信息更为完整,增强地籍信息的实用性。
10、单选题 地籍是以宗地作为空间信息的()载体。
A、 一般
B、 最小
C、 基本
D、 特殊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地籍是以宗地作为空间信息的最小载体,以准确性、现势性为特点,以多用途功能为目标。
11、单选题 地籍调查成果的直接应用,其应用的信息为()。
A、 没有加工过的地籍信息
B、 加工过的地籍信息
C、 经过初始加工的地籍信息
D、 经过多次加工的地籍信息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地籍调查成果的直接应用是指需要应用的部门从地籍管理部门依照法律程序获取没有加工过的地籍信息为自己所用。直接应用主要发生在地籍工作和土地管理的行政过程中,应用的方法主要是查询检索统计。
12、单选题 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将土地分为()个一级类和72个二级类。
A、 3
B、 8
C、 12
D、 15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其中,一级类12个,二级类72个。各省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可在全国统一的二级地类基础上,根据从属关系续分三级类,并进行编码排列,但不能打乱全国统一的编码排序及其所代表的地类及含义。
13、单选题 地籍调查成果可以直接应用,而直接应用主要发生在地籍工作和土地管理的()过程中,应用的方法主要是查询检索统计。
A、 计划
B、 执行
C、 行政
D、 反馈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地籍调查成果的直接应用是指需要应用的部门从地籍管理部门依照法律程序获取没有加工过的地籍信息为自己所用。直接应用主要发生在地籍工作和土地管理的行政过程中,应用的方法主要是查询检索统计。
14、单选题 ()可以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A、 变更地籍调查
B、 初始地籍调查
C、 地籍测量
D、 变更地籍测量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变更地籍调查保证了地籍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和时态性,通过对时态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掌握某一事物在时间上的分布和运动规律;而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的相互对应,使地籍调查成果的应用更直观、更形象,便于决策部门使用。
15、单选题 ()是指把地籍信息的查询、统计结果结合地籍图形制作成所需要图形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A、 方位分析
B、 空间分析
C、 位置分析
D、 时间分析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空间分析是指把地籍信息的查询、统计结果结合地籍图形制作成所需要图形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如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城镇土地建筑密度图、城镇土地建筑容积率图、城镇土地利用潜力分布图、城镇土地利用性质调整分布图、权属地籍图、房地产产权登记图、违法用地图、工业布局现状图、商业服务业布局现状图、文教卫生设施现状图、道路交通网络图等。
16、单选题 ()分析是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地权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并提供统计分析报告和统计资料。
A、 全面
B、 数理统计
C、 地籍信息
D、 资料统计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地籍调查成果的间接应用中,需要对地籍调查成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是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地权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并提供统计分析报告和统计资料。
17、单选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为()。
A、 10%~15%
B、 15%~30%
C、 25%~40%
D、 40%~55%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绿地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规定:%~%;%~%;%~%;%~%;%~%。
18、单选题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了居住用地的人均单项指标,其中Ⅲ气候区人均居住用地为()m2/人。
A、 7~15
B、 10~18
C、 18~25
D、 23~36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中规定了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其指标为人均居住用地Ⅰ、Ⅱ、Ⅵ、Ⅶ~,Ⅲ、Ⅳ、Ⅴ~;;;,。
19、单选题 当城镇变更地籍调查未及时更新或地形地籍要素与现状不符时,应及时进行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并对地籍图进行()。
A、 补调
B、 追测
C、 调整
D、 修补测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当城镇变更地籍调查未及时更新或地形地籍要素与现状不符时,应及时进行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并对地籍图进行修补测,更新地形信息和相应的权属信息,并对图形数据与相应的属性数据进行整理。
20、单选题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处理方式将权属图转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文本交换文件时,把权属界线作为()转出。
A、 地类代码
B、 界址线
C、 地块界线
D、 现状地物标记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处理方式是:首先将权属图转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文本交换文件,其中,权属界线作为地块界线转出,宗地的用途代码作为地块的地类代码转出。
21、单选题 下列关于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调查人员对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进行全面现场调查,以核实宗地的权属,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
B、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是在城镇初始地籍调查和城镇变更调查基础上进行的
C、 在分析基础上制定挖掘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措施
D、 为城镇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主要是在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基础上,对已有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补充、完善,进一步调查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各类用地分布状况、城镇闲置土地状况、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等土地利用状况,编制相应的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城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目前城镇土地利用的潜力,总结调查经验,并进一步完善城镇地籍调查及变更地籍调查。在分析基础上制定挖掘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措施,为城镇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A项为初始权属调查的定义。
22、单选题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是以()为单位成图的。
A、 界址
B、 街坊
C、 村
D、 宗地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是以街坊为单位成图的。街坊是城市社区的基本行政单位,一般由若干个居民小区组成,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基本单元。在城镇地籍调查中,以街坊为单位成图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土地的权属情况,方便管理和维护城市的基础设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3、单选题 初始地籍调查的技术方案需由()审批。
A、 测量队
B、 调查实施单位
C、 方案制定单位
D、 上一级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初始地籍调查的技术方案需由上一级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批,审批后的调查技术方案可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若有重大的变动、修改时,还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24、单选题 美国的土地分类系统以()为主要分类依据。
A、 土地覆盖
B、 土地功能
C、 土地用途
D、 土地覆盖情况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国外土地分类多数以土地利用现状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中,美国主要以土地功能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英国和德国以土地覆盖(是否开发用于建设用地)作为分类依据,俄罗斯、乌克兰和日本以土地用途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印度则以土地覆盖情况(自然属性)作为划分地类的依据。
25、单选题 网格制图在使用网格法的过程时一般采用()来划分制图级别。
A、 模糊分析
B、 层次分析
C、 聚类分析
D、 现状分析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网格法一般采用聚类分析来划分制图级别。首先绘制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直方图,根据它们的数量分布特征,利用聚类分析结果划分土地利用强度级别,作为专题制图的表示级别。
26、单选题 城镇土地利用与现状调查中,收集的专题资料与现有数据的衔接是资料使用的()。
A、 趋势
B、 关键
C、 核心
D、 必然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收集的专题资料与现有数据的衔接是资料使用的关键,必须进行必要的整理、转换,以便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和利用。
27、单选题 判断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合理性的方式一般是通过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商业金融、住宅、工业仓储、市政、公共建筑、交通、水域、特殊、农业及其他用地的平均建筑密度和平均建筑容积率,与()进行比较。
A、 全
B、 城市利用现状
C、 城市规划
D、 土地利用规划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通过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统计分析,得到商业金融、住宅、工业仓储、市政、公共建筑、交通、水域、特殊、农业及其他用地的平均建筑密度和平均建筑容积率,与城市规划比较来判断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合理性。
28、单选题 专题图在制作时要将重点放在()的确定及用聚类分析划分专题地图表示级别上。
A、 权属界址
B、 网格大小
C、 数据值
D、 专题结构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采用适当的专题制图方法,准确、清楚地表现出研究区域整体的土地利用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其重点应放在网格大小的确定及用聚类分析划分专题地图表示级别上。
29、单选题 土地利用结构专题制图时,在数据量大、制图范围广的情况下,如果()太小,图面会表现不清楚,影响总体的效果,因此,应将土地用途归并到一级类。
A、 图面
B、 图形
C、 数据值
D、 图斑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用处理得到的城镇地类数据直接输出成图,来表现土地利用结构。但在数据量大、制图范围广的情况下,如果图斑太小,图面会表现不清楚,影响总体的效果,因此,应将土地用途归并到一级类。
30、单选题 应用网格制图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专题制作时,将研究区域划定一张固定大小的网格,用网格内面积()的地块地类表示网格的地类,形成市区土地利用结构数据。
A、 最小
B、 显红
C、 最大
D、 呈块状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应用网格制图方法,将研究区域划定一张固定大小的网格,用网格内面积最大的地块地类表示网格的地类,形成市区土地利用结构数据。这样可以忽略掉面积较小的地块,更好地反映土地利用结构宏观上的空间分布特征。这种方法在客观上起到了制图综合的作用,同时可以方便地结合其他专题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和综合评价。
31、单选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是以()为单位成图的。
A、 界址
B、 街坊
C、 村
D、 宗地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是以村为单位成图的。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村是基本的行政区划单位,也是土地权属信息的基本单位。因此,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是以村为单位成图的。选项A、B、D都不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成图的单位。因此,正确答案是C。
32、单选题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空间统计和分析,如果原来的GIS系统难以胜任,应选用更高级的GIS系统作为分析平台,但必须实现两个GIS平台之间的()数据转换。
A、 无损
B、 奇数
C、 无差别
D、 高速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数据量大,需要进行大量的空间统计和分析,如果原来的GIS系统难以胜任,应选用更高级的GIS系统作为分析平台,但必须实现两个GIS平台之间的无损数据转换。
33、单选题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调查主要是在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A、 历史
B、 后期
C、 潜力
D、 可利用性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主要是在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基础上,对已有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补充、完善,进一步调查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各类用地分布状况、城镇闲置土地状况、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等土地利用状况,编制相应的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
3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主要指标的是()。
A、 城市土地权利结构指标
B、 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指标
C、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指标
D、 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有: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指标、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及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指标等。
35、单选题 在1989年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城镇土地有24个()。
A、 一级类
B、 二级类
C、 三级类
D、 四级类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1989年9月,我国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制定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城镇土地分类主要根据土地用途的差异,将城镇土地分为商业金融业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市政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水域用地、农用地及其他用地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36、单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处理方式的是()。
A、 权属界线作为地块界线转出
B、 权属界线不能作为地块界线转出
C、 更新地形信息和相应的权属信息
D、 GIS系统作为分析平台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是以街坊为单位成图的。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处理方式是:①首先将权属图转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文本交换文件,其中,权属界线作为地块界线转出,宗地的用途代码作为地块的地类代码转出;②在地理信息系统上将地块界线和地类代码分别转入同一个数据集,地类代码在地理信息系统里重新自动建立属性联结,然后将数据集研究区域以外的地块全部切除,修正该数据中的错误,使每一个地块形成完整的多边形。
37、单选题 根据土地利用潜力对城市土地的分类,下列各项不属于无容量土地的是()。
A、 绿化
B、 道路
C、 耕地
D、 广场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土地利用潜力按土地利用程度和挖潜改造方向,可将城市土地分为:无容量土地(主要包括水面、绿化、道路广场)、容量完全损失土地(现状为建设用地,规划为水面、绿化、道路广场)等;耕地属于未利用的土地。
38、单选题 网格制图的关键是选择适当大小的网格,它决定了空间分布特征总体的图面表现效果,应根据制图区域的大小以及()图斑面积来确定。
A、 块状
B、 最大
C、 叠加
D、 最小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网格制图的关键是选择适当大小的网格,它决定了空间分布特征总体的图面表现效果,应根据制图区域的大小以及最小图斑面积来确定。一般来说,网格太小则起不到综合的作用,太大又会忽略掉较大的图斑,产生特征失真。
39、单选题 应用网格制图方法在客观上起到了制图综合的作用,同时可以方便地结合其他专题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
A、 数据
B、 叠加
C、 结构
D、 层次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网格制图方法的应用。网格制图方法是一种将地理空间划分为网格单元,然后将统计数据与网格单元相对应的制图方法。在制图过程中,可以将其他专题数据与网格单元进行叠加,从而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即叠加。
40、单选题 选择适当大小的网格是网格制图的关键,最好选择两种以上能被标准分幅的()地籍图图幅边长整除的网格。
A、 1∶500
B、 1∶1000
C、 1∶1500
D、 1∶2000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网格法与土地利用结构专题制图类似,用网格法制作反映土地利用强度的专题地图。基于相同原因,应选择2种以上能被标准分幅的1∶500地籍图图幅边长整除大小的网格。
41、单选题 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合理性分析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总体情况和用地构成情况的分析
B、 分类人均指标比较分析、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分析
C、 地籍调查结构分析
D、 在分析基础上提出结构调整方向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合理性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总体情况和用地构成情况的分析、分类人均指标比较分析、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分析、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比较分析、提出结构调整方向。
42、单选题 对于图形专题资料,可在地籍坐标系下采用自动跟踪()化的方式进行数字化,或采用扫描纸图产生图像数据。
A、 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