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中医六腑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六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医六腑专题知识讲座
七冲门
饮食物自进入体内,到排出体外,必须经过消化道七道关隘,即《难经》所说“七冲门”
唇为飞门
齿为户门
会厌为吸门
胃上口为贲门
胃下口为幽门
大小肠会为阑门
肛门为魄门
中医六腑专题知识讲座
2/31
2
一.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府之一。
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
胆属阳属木,肝与胆相表里。
胆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
中医六腑专题知识讲座
3/31
3
(一)    胆解剖形态
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肝与胆有经脉相互络属。胆是中空囊状器官,内藏胆汁。
胆有“中精之腑”、“清净之腑”、“中清之腑”之称。
胆形态结构与其它五腑相同,故为六腑之一。
但又因为内藏之胆汁为精微物质,与五脏“藏精气”作用相同,故又为奇恒之府之一。
中医六腑专题知识讲座
4/31
4
(二)    胆生理功效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是肝之余气凝聚而成。由胆腑浓缩并加以贮藏。胆汁在肝疏泄作用下,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水谷消化和吸收。
病理:
胆汁分泌排泄受阻,影响脾胃,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湿热蕴结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发为黄疸。
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则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症状。
2.主决断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含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作用。
胆这一功效对于防御和消除一些精神刺激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正常运行,确保脏腑之间协调关系有着主要作用。
中医六腑专题知识讲座
5/31
5
《续名医类案》:焦秀才病口苦,罗谦甫制龙胆泻肝汤,治之得效。经云:有病 口 苦 , 名 曰 胆瘅 。 乃 肝 主谋 虑 , 胆主 决 断 , 为 清 净之 府 , 肝取决 于 胆 , 胆 或 不决 , 为 之 恚怒 , 怒 则气 逆 , 胆 汁 上 溢, 故 口 苦,或 热 盛 使 然 也 。
中医六腑专题知识讲座
6/31
6
(三)    胆生理特征
1.胆气主升
胆为阳中之少阳,禀东方木德,属甲木,主少阳春升之气,故称胆气主升。
胆气升发条达,则脏腑气机调畅,从而维持正常生理功效。
若胆失升发条达之性,则脏腑气机不畅,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出现飧泄、肠澼等病证。
2.性喜宁谧
胆为清净之府,性喜宁谧而恶烦扰。宁谧而无邪扰,胆气不刚不柔,则胆汁得以疏泄,决断得以职司。
若胆为邪扰,失其宁谧,则可出现口苦、虚烦、惊悸、不寐,甚则善恐如人将捕之等症状。
中医六腑专题知识讲座
7/31
7
二.胃
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主要脏器,主受纳腐熟水谷,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
脾与胃同居中焦。脾与胃互为表里。
在五行属土,胃为阳明燥土,属阳;脾为太阴湿土,属阴。
中医六腑专题知识讲座
8/31
8
(一)胃解剖形态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连食道,下通小肠。
胃腔称为胃脘,分为三部;
胃上部为上脘,包含贲门;
胃下部为下脘,包含幽门;
上下脘之间部分称为中脘。
贲门上连食道,幽门下通小肠,是饮食物出入胃腑通道。
中医六腑专题知识讲座
9/31
9
(二)胃生理功效
1.胃主受纳水谷
是指胃含有接收和容纳水谷作用。
饮食由胃加以接收和容纳,暂存于胃腑之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机体气血津液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营养,故胃又有“水谷气血之海”之称。
2.胃主腐熟水谷
是指胃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作用。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功效,必须与脾运化功效配合,才能使之顺利进行。
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故又有“胃为五脏之本”理论。
中医六腑专题知识讲座
10/3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