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抗击新冠疫情的心得8篇 】是由【祖国的花朵】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抗击新冠疫情的心得8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抗击新冠疫情的心得8篇
抗击新冠疫情的心得篇1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相关部门和地方迅速行动,一场疫情防控正在进行。
万众一心,共同战“疫”。1月24日大年三十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伍紧急集合,到达武汉也是第一时间投入工作。他们逆行而上,奔向疫情最前线;他们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绵薄之力支援同胞;他们挑灯夜战,用“中国速度”与疫情奔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们用坚守的背影,演绎着泱泱大国的生生不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人生最精彩最壮丽的韶华篇章!
“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从城市之间的守望相助到民众之间的相互鼓励,从企业的物资捐助到个人的关心帮助。无数“追光者”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医务人员冲上去,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搏击。
科技人员冲上去,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力图早日攻克病毒的难关。
工厂的工人冲上去,他们忠于职守,制造口罩和防护服,为奋战在一线的“追光者”们提供更多物资……
他们在大灾当前不退缩,越是艰难越向前。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追光者,更是我们心中最可敬的时代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汇集成抗击疫情的“滚滚暖流”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击疫情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不管是狂风骤雨还是大风大浪,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从“98”抗洪到“03”非典,从“08”抗震到如今的战“疫”。有困难,中国人都能一起扛。
此时,万众一心地抗疫,所有人都是手足兄弟!
有一座城叫众志成城,有一颗心叫万众一心!尽管防控疫情仍然严峻,但我们深信,只要认真做好自我防护,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科学精神迎战特殊疫情,终能共克时艰,共同守护好爱的桥梁,感谢那些为生命逆流而上的追光者们,你们是日夜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你们是空降到武汉的专家团队,你们是奋斗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地上的工人,你们是无数志愿者……
虽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我们并不知道你们的姓名。但因为有你们,守在电视前握着手机的我们,多了一份战胜灾难的信心。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我们相信病毒这条毒蛇,终究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消灭,春花依然会迎着风灿烂盛开。
抗击新冠疫情的心得篇2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中国人民一直紧紧抱在一起,从未放开过。
2020,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份,在人们还沉浸在2020年2月2日对称日的浪漫时,却传来湖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消息。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世界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中国的中心城市“武汉”。
在新闻咨询上看到,白衣天使们脱下防护服,放下口罩。那面目斑斓,都是被口罩勒出的伤痕,她们总是面带微笑,但心里却忍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
国家还在紧张的防控当中,在我们身边,村子被封了,村队长坚守着岗位,所有的村民无法出门,国家在战斗,我们没有时间去恐慌悲叹。而应和国家一起,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中去!
或许我们还都是学生。没办法支援前线但是我们要记住,尽量不出门,勤洗手注意卫生,保护自己。不给国家添乱,尽自己所能做,国家坚实的后盾。
2003年的非典。我还没有出生。2008年的地震。我还很小,2020年的肺炎,我一定要和楚国一起,挺过去,我坚信:武汉,会挺过去的,所有的人都能从病魔手中逃出来的,所有的白衣天使们都会平安的。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在疫情面前,武汉人的表现,就是中国人的缩影。
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续亲友情。亲情友情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似乎已经淡化,但表面上的“淡化”,是为了日后的“浓情”。
2020,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雪莱曾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晚吗?让我们向最美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一点日光,洒向人间,那便是人民的胜利!
抗击新冠疫情的心得篇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驰援武汉,一封封“请战书”,一组组“离别行”,让我们目睹了“逆行”最美的身影。
“别急,我们来了!”“你也报名了!”“大家都克服困难,愿意为祖国的召唤去努力工作”“待疫情过去,春暖花开,再定时间举行婚礼”……没有豪情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他们用平凡演绎伟大,他们用行动书写担当,他们用大爱感动人间,这就是最美的“逆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只因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执念,“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疫情防控阻击战必胜”。
“没有国家就没有老百姓,没有老百姓就有国家。国家的困难也是老百姓的困难,百姓的困难也是国家的困难。”这是成都双流区老大爷把做环卫工5年的积蓄10071元捐给武汉后说的一段话,既质朴又实在。
在基层一线,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在上演,3名90后退伍军人重新穿上军装自发当起了劝导员,女大学生自发帮助村干部一线值守站岗,菜市场最美的采价员……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每个逆行者身上散发的一点光芒,汇聚成一束最美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是最美的瞬间。
逆行,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担当,肩负着责任和使命,凝聚着信念和力量。用“逆行”诠释了共产党人战斗在疫情一线的担当作为,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赤子之心。
致敬最美的“逆行”,我们不能“空弹唱”,更不能乐当“键盘侠”。正如中组部部长陈希所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大敌,要坚决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号。
致敬最美的“逆行”,我们要自觉行动跟进,多一些家国情怀,少一些个人考量,立足本职岗位,尽一份力、发一分光,写下最硬核的“逆行”。待到春暖花开,一起笑对阳光。
抗击新冠疫情的心得篇4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是降低新冠疫情病亡率的关键,目前,全国已经调集_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汇集武汉,协同攻坚。今天(3月1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专家、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邱海波。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邱海波一天内要跑三四家医院,巡诊危重症病例,给出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刚到武汉时,他发现重症病例每天快速增长,但重症病房却一床难求。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建议,增加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迅速扩充重症病床,这个意见很快被中央指导组采纳。
在重症病房,邱海波不仅是指导组专家,还是临床大夫。他和同事们在一个个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寻找着治疗的突破口和诊疗路径。
俯卧位通气是邱海波和同事们总结出来的对重症患者明显有效的一种呼吸治疗,目前已经写入新冠疫情诊疗方案中。但是要将插管的患者翻身,还要避免病人身上各种插管的脱落和损伤,既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
白天临床治疗,晚上研讨诊疗方案,这是邱海波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节奏。
在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地努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冠疫情诊疗方案已经更新了六版,现在又即将更新第七版。
各地精锐医疗力量汇聚武汉,不同学科协同作战,邱海波奔波在各个重症医院间。在最近几天的巡查中,邱海波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在好转,icu开始出现了“床等人”的现象。
抗击新冠疫情的心得篇5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护佑生命的主旋律之中,逆行者唱响了战“疫”的精神赞歌。他叫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坐上去武汉的动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召必战,战必胜”……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举动,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从不放弃,正是无数个平凡成就了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甚至有些是宝贵的生命,深刻的诠释着“白衣战士”的追求和风骨,谱写着不同的精神和独特的优秀。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牵挂的家人,但是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面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抛弃不放弃,执着地追求心中的那份职业初心。他们那执着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这些平凡的“迹”录和举动叫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汲取其正能量,倍增信心去战胜疫情。
在群防群控的大系统中,一线干部筑就了战“疫”的铜墙铁壁。“我负责的网格共有989户居民,每一户我们都进行了排查了解了具体情况……”“高兄弟,你要买的东西,我们帮你采购回来了,这是按照你的需要采购的……”这些简单的话语温暖人心,给人力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线干部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既要上情下达又要下情上达,工作任务繁重,但是他们没有一丝埋怨,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们耐心仔细地进行疏导和沟通。一线干部精准施策,科学防控,对防控薄弱环节越是加强力量,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一线干部勇做防疫工作的一颗“螺丝钉”,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加强群众的防控意识,构筑起严密的防疫红线,实现全覆盖,无盲区,严防疫情入侵。夜深了,他们还坚守在岗位;下雨了,他们还行走在路上……这些战“疫”场上的先进“符号”和职业“元素”,怎能叫我们不感动,不为之震撼,让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动力倍增。
在团结鼓劲的凝聚力之中,中华儿女书写了战“疫”的壮丽诗篇。“抗疫心连心,武汉不孤单”“隔离病毒,但不隔绝爱”……这些感人的话语总能带给我们感动,这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战“疫”的生动写照。困难面前,中华儿女的激情、善良、坚强……都一一展现,他们自发捐赠蔬菜给武汉,他们主动捐款给武汉……他们的崇高,他们的真诚,他们的纯粹,让我们感动。疫情面前,中华儿女跨越了年龄和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和地域的界限,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用一个个平凡的举动相互感动,相互鼓励。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以把感动的命题书写的这样的气势磅礴,这样动人。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感悟感动的真谛和内涵,彰显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这样的精神脊梁怎叫我们不感动,这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将帮助亿万中华儿女增强责任感去战胜疫情。
这是一个平凡人感动平凡人的季节。战“疫”路上你的平凡行动是抗“疫”的初始线和出发点,让我们串联平凡,铸造合力,增强信心,汲取战“疫”路上的“感动因子”,释放正能量,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抗击新冠疫情的心得篇6
十七年前的非典,横行霸道,傲慢不羁地走遍全国。 你可曾想过,你带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可知你的肆意妄为,令多少人惴惴不安?
尽管这样,却依然有人不畏不惧,挺身而出。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短短十二字,落地有声,铿锵有力。
十七年前,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站了出来。从非典出现到消失的一年时间里,他始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将自己的安危置外,不顾风险地救治病人、寻找治疗的方法。在上级说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是衣原体时,说非典得到控制时,他顶住压力,说了真话。他说:
“非典的元凶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
“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没有到位!”
两句话,犹如平地惊雷,响得叫人害怕。
非典消失后,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荣誉。他却重归于寂静。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今,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蔓延至全国,来势汹汹。耄耋之年的他不得不再一次出山抗击疫情。他告诫我们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在说这句话的两天前悄悄地去了武汉。在疫情面前,他同十七年前一样,实事求是。坦然道出这次肺炎会人传人,叮嘱大家出门要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