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食品化学教学设计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食品化学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课程编号:10231020
《食品化学》
教学设计
系 (部)
生物系
教 研 室
生物技术
任 课 教 师
郭守军
职 称
副研究员
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绪  论
绪 论 教学方案(2学时)
授课题目:绪论
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班
授课教师:郭守军
教学目的及基本规定
1. 明确食品化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2. 了解食品化学的发展史、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提纲及时间分派
1.食品化学的概念(15分钟)
2.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50分钟)
3. 食品化学发展史与研究方法 (10分钟)
4.食品化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0分钟)
5.食品化学的学习方法与规定 (5分钟)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
2.食品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3.食品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动态。
教学方法
1. 联系实际讲授:如食品化学侧重“变化”,结合蛋白质工艺特性例子。
2. 联系新进展讲授:如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功能性组分,黄酮类物质。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板书、多媒体
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阚建全主编, 谢笔钧主审. 食品化学(第二版). 北京: 中国农大出版社, 2023年2月
参考书:食品化学(王璋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食品化学 第二版,谢笔钧主编,科学出版社
Food Chemistry,(Owen R. Fennema. 3rd Edition. New York:Marcel Dekker Inc. 1996.)
思考题及作业题
  运用图书馆、数据库及因特网搜索当今食品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重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善措施等)
经验:讲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时多结合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和科研实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可收到举一反三,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一章     水 分(6学时)
1 水的结构、功能、性质及存在状态 教学方案(2学时)
授课题目:水的结构、功能、性质及存在状态
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班
授课教师:郭守军
教学目的及基本规定
1. 掌握水的结构和性质,区分食品中水的四种存在状态及性质;
2. 了解冰的结构和性质、水的功能。
教学内容提纲及时间分派
1.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及作用 (10分钟)
2.水的功能 (20分钟)
水在食品工艺学方面的功能
水在食品生物学方面的功能
3.水和冰的结构与性质 (20分钟)
4.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 (40分钟)
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
食品中各种水的性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及各种水的性质;
2.冰的结构。
教学方法
1. 联系实际讲授:如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水在食品工艺学方面的功能。
2. 温故知新讲授:如讲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时复习关于“氢键”的概念。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板书、多媒体
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
阚建全主编, 谢笔钧主审. 食品化学(第二版). 北京: 中国农大出版社, 2023年2月
参考书:食品化学(王璋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Food Chemistry,(Owen R. Fennema. 3rd Edition. New York:Marcel Dekker Inc. 1996.)
思考题及作业题
1.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及性质。
2.列举水在食品工艺些方面的功能。
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重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善措施等)
经验:食品中水的四种存在状态较抽象,不好理解,讲解时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及实例,效果会好些。
 
2 水分活度和等温吸湿曲线 教学方案()
授课题目:水分活度和等温吸湿曲线
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班
授课教师:郭守军
教学目的及基本规定
1. 熟悉掌握水分活度和等温吸湿曲线的定义和意义;
2. 熟悉掌握水分活度、等温吸湿曲线与温度及食品类型的关系。
教学内容提纲及时间分派
5.水分活度和等温吸湿曲线(共110分钟)
水分活度的定义 (10分钟)
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 (25分钟)
等温吸湿曲线的定义 (10分钟)
等温吸湿曲线上不同部分水的特性 (25分钟)
等温吸湿曲线与温度、食品类型的关系 (25分钟)
滞后现象 (15分钟)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水分活度与等温吸湿曲线;
2.食品中水分和非水组分的互相作用。
教学方法
1. 联系实际讲授:如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等温吸湿曲线与食品类型的关系。
2. 温故知新讲授:如讲等温吸湿曲线上不同部分水的特性时复习关于“食品中四种存在形式的水”部分的内容。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板书、多媒体
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
阚建全主编, 谢笔钧主审. 食品化学(第二版). 北京: 中国农大出版社, 2023年2月
参考书:食品化学(王璋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Food Chemistry,(Owen R. Fennema. 3rd Edition. New York:Marcel Dekker Inc. 1996.)
思考题及作业题
1、结合等温吸湿曲线说明各区水的性质。
2、举例说明等温吸湿曲线与温度、食品类型的关系。
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重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善措施等)
经验:冰点上下水分活度的定义、区别重点讲解。滞后现象的实际意义结合实例讲解更容易接受。
3 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教学方案()
授课题目: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班
授课教师:郭守军
教学目的及基本规定
1. 结合水分的等温吸湿曲线掌握水分活度和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教学内容提纲及时间分派
6.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10分钟)
水分活度与化学反映的关系(10分钟)
水分活度与脂类氧化的关系(15分钟)
水分活度与非酶褐变的关系(15分钟)
水分活度与蛋白变性的关系(5分钟)
水分活度与淀粉老化的关系(5分钟)
水分活度与风味保存的关系(5分钟)
水分活度与食品结构质地的关系(5分钟)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水分活度与脂类氧化的关系;
2.水分活度与非酶褐变的关系。
教学方法
1. 联系实际讲授:如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2. 温故知新讲授:如结合等温吸湿曲线讲解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板书、多媒体
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
阚建全主编, 谢笔钧主审. 食品化学(第二版). 北京: 中国农大出版社, 2023年2月
参考书:食品化学(王璋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Food Chemistry,(Owen R. Fennema. 3rd Edition. New York:Marcel Dekker Inc. 1996.)
思考题及作业题
1.至少从4个方面结合实例说明水分活度和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重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善措施等)
水分活度与淀粉老化的关系可放在碳水化合物一章具体讲解。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10学时)
1 碳水化合物引论 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