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八荣八耻”学习体会
虹桥路小学计佩莉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细细品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从培养孩子们爱国主义到团结友爱,从树立孩子们遵守法纪到崇尚道德,从激发孩子们热爱科学到勤劳诚信,既有对光荣传统的发扬与继承,也有对现代文明的创造和发展。这对于引导少年儿童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社会风范,具有重大意义。荣辱观包容了小学教育教学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全部内涵。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含义深刻、充满期待、深怀希望,更是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教导和要求。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所有孩子的头脑中扎下根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荣辱观的学习让我为之一振:我们的教育,仅仅让孩子积累知识是不够的,作为中国人,要让他们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热爱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要激发孩子们以作为中国人为荣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都要和孩子们打交道,所以更要以身作则,增强自身的荣辱意识,将荣辱观细化于我的一言一行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影响孩子们,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总书记的讲话使我本人的实际工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我的教育理念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所以,我要深入学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师德水平,做到以德服人,以行动带动人,以情感染人。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道德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现代社会也给予人们道德选择更多的宽容。必须看到,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荣辱不分、是非颠倒的道德行为,甚至出现少数以荣为耻、以耻为荣违背道德准则的现象。这股道德逆流,侵蚀我们社会主流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造成了一些人思想观念的混乱,破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将荣辱观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有正确荣辱观的学生呢?应当认识到,当前我们的德育课程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当加强,应该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鲜明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在提升,但是往往会受各方面的影响而出现认识上偏差;他们面临着新的选择与考验,但是往往会遇到许多的困惑,因此,我们是他们正确方向的引路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并将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和“行”表现出来,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活动,让教育具有针对性、生动性,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许多学生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爱国热情,但是他们的热情通常只是表现在一种情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