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17年海南海口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17年海南海口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17年海南海口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标志表示可回收利用的是
【答案】C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生铁 C.蒸馏水 D.浓盐酸
【答案】C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钢铁生锈        C.汽油挥发 D.冰雪融化       
【答案】B
4.葡萄糖(C6H12O6)属于
A.有机物 B.氧化物 C.酸 D.碱
【答案】A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答案】B
6.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         B.蔗糖        C.小苏打         D.花生油
【答案】D
7 .钙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人体缺钙时,可能导致
A.甲状腺肿 B.骨质疏松症 C.贫血症         D.夜盲症
【答案】B
8.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答案】B
9.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答案】C
10.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白菜 B.鸡蛋 C.牛肉 D.米饭
【答案】D
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答案】A
12.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C.甲和乙都是微溶于水的物质 D.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答案】A
,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烧碱与纯碱——加酚酞试剂 B.稀硫酸与稀盐酸——加碳酸钠
C.氮气与氧气——加澄清石灰水 D.生石灰与熟石灰——加水
14. 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是燃素说的信仰者。1766年,他用铁、锌、锡等六种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作用制得“可燃空气”,并将其表示为:
 
  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空气”是从金属中分解出来的 B.上述六种金属包括铜
C.“可燃空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5.现有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尿素,③聚氯乙烯,④食盐。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作塑料薄膜的是______; (2)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3)可用作化学肥料的是______; (4) 可用于制备二氧化碳的是______。
【答案】(1)③;(2)④;(3)②;(4)①。
16.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
6 C
碳
7 N
氮
8 O
氧
14 Si
硅
15 P
磷
16 S
硫
6
(1)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这六种元素中,有些能相互结合形成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其中一种的化学式为______;
(3)查阅资料得知,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性质相似。由此推测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2)CO(或NO、NO2、SO2);(3)SiO2+2NaOH=Na2SiO3+H2O
17.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过滤池 B.吸附池 C.清水池
(2)通常向清水池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 Na2FeO4)杀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L-1,含铜<·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答案】(1)A;(2)+6;(3)C。
18.人类对材料的发现 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
请回答:       
(1)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______;
(2)我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金属矿物中,可以用来炼铁的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赤铜矿(Cu2O) B.赤铁矿(Fe2O3) C.软锰矿(MnO2)
(4)19世纪初,铝的发现得益于电解技术的应用。下图为用铝土矿炼制铝的生产流程
现有含Al2O351%的铝土矿200t,经上述反应后可制得铝_____t(假设上述各步反应中,铝元素一共损失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1)青铜     (2)Fe + CuSO4 = Cu + FeSO4 (3) B     (4)
三、简答题(第19题4分,第20题6分,共10分)
19.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试采成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请回答:
(1)CH4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
(2)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
【答案】(1)3:1 (2)能量高(或燃烧值大、是洁净能源、污染小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0.某实验小组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右图为依据实验数据绘制的V(盐酸)-pH 图。
(1)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时,溶液呈什么颜色?
(2)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2 时,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主要的微粒有哪些?
(3)举出中和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
【答案】(1)红色(或粉红色) (2)钠离子、氯离子(或Na+、 Cl-)(3)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或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用稀硫酸处理印刷厂废水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四、实验题(第21题6分,第22题 6分,共12分)
21.认识仪器、选用装置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意外,是实验素养的具体体现。
(1)以下为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氧气,在曲颈瓶中装有硝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置于火炉上加热,产生的氧气用动物膀胱收集。该实验若改用(1)中的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_____(填装置下面的字母);
(3)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 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说出一种)。
【答案】(1)锥形瓶(2)C(3)拔出橡皮塞(或用酒精灯重新加热、用夹子夹住胶皮管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2.探究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因素。       
(1)王老师使用压强传感器等设备,检测不同温度下过氧化氢分解时气体压强的变化。经过实验、数据处理等,获得如右图所示的压强-时间的曲线变化。由此可知,其它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_____(填 “越快”、“越慢”或“不变”);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
【答案】(1)越快(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5%和10%的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分别加入少量等量的二氧化锰,观察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 快慢。
五、计算题(8分)
2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变成燃料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 CH3OH+H2O。若生产64t甲醇,则可回收二氧化碳多少吨?
【答案】8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