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素养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3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素养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1905133**** 2025/5/24 文件大小:3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素养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素养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素养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素养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范围:第18课至第21课 满分100分 限时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3分)(  )
(chèn),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shà)那。
,讲究假山池沼(zhǎo)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农舍田畴(shòu),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3分)(  )
,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大家饶有兴味地观赏着那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物品。
(3分)(  )
,许多水库的存水量已减少了一倍,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最终发生了这次令人心痛的交通事故。
,始终要坚持最小程度破坏自然生态的原则。
,小谷找到了以下资料。其中排列最连贯的一项是(3分)(  )
①因此,在传统语境中多以“土木”指代建筑。
②同时,因其以柱承重,以墙围合,故有“墙倒屋不塌”的美誉。
③后来,起源于北方的“穴居”和起源于南方的“巢居”,经过演变逐渐趋同,最终形成以木结构为主,土、竹、砖、石等材料为辅的古典建筑体系。
④“土”和“木”正是这两种文明在住宅建筑上的表现。
⑤从建筑的起源来看,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有两个——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
A.④⑤③②①  B.④③⑤②①
C.⑤④①③②  D.⑤③①②④
5.“一个建筑师,半座南京城”道出了现代建筑学家杨廷宝对南京城市建设的影响。你看到下面这则展览通知,想邀请小谷本月一起去参观。请根据展览通知和日历表,拟写一则邀请短信。(4分)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名 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
时间 2021年11月21日—2022年3月20日
9:00—17:00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馆 江苏省美术馆
地址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费用 免费(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
答: 
 
 
。(9分)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八年级1班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了解文化遗产]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中国文化遗产”标志。(3分)
答: 
 
 
(2)[探寻文化遗产]以下是一则新闻,请你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本报5月24日讯(通讯员 欧阳友忠 郑亮 周秋云 记者 张新国) 从国家文化部传来喜讯:宁远县申报的舜帝祭典作为民俗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舜帝祭典”成为宁远县又一文化品牌。
舜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道德始祖。《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祭祀舜帝,始于夏朝,历朝历代,传承不断。凡遇大典、大事,朝廷都要派遣官员到九嶷山祭舜。九嶷山舜帝陵内现存有祭祀碑34方。舜帝陵庙古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祭舜遗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祭舜活动。尤以2004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祭舜大典和三年一度的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规模宏大,影响深远。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 
 
(3)[保护文化遗产]作为青少年,正确认识和保护文化遗产重任在肩,请你就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至少写出两点)(4分)
答: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4分)
[甲]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乙]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7.[甲][乙]两段的说明对象依次是:           、      。(4分) 
8.[甲]段句子“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和“技术”能互换吗?请说明理由。(4分)
答: 
 
[甲]段,句中加点的“大多”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答: 
 
10.[乙]段中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1分)
唐山抗震纪念碑
——百折不挠的精神丰碑   
  ①1986年,唐山大地震震后十年,为了缅怀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纪念为灾后重建做出贡献的英雄,唐山市政府决定修建一座抗震纪念碑。从旷世劫难到涅槃重生,这座城市积蓄了太多复杂的情愫——她确实需要一个情感的载体。1986年7月28日,一座倾注了悲愤和感激、执着和不屈的抗震纪念碑拔地而起。
②抗震纪念碑广场位于市中心文化路和新华道交叉口西南角,抗震纪念碑和纪念馆分别坐落在广场的东部和西部。广场地面大面积铺的灰色石料,带着历史的厚重感。东西两侧绿地开阔,乔木丛生,其间点缀着少许灌木和花卉,形成了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广场东西轴线上的涌水喷泉,既深具装饰感,又满足了人们的亲水需求。纪念碑广场南北轴线的色彩丰富绚丽,东西轴线的色彩轻松宜人,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感观冲击。
③沿着石阶拾级而上,抗震纪念碑傲然挺立。纪念碑由主碑和副碑组成。纪念碑主碑和副碑建在一个大型台基座上,四面有四组台阶,踏步均为4段,每段7步,共28步,象征“7·28”这一难忘时刻。
④主碑高33米,4根独立的梯形立柱犹如巨手指向苍穹,象征着抗震精神的崇高和不朽。,庄重的四面八块浮雕,铭记着地震劫难和唐山人民重建家园的英雄业绩。,镶嵌着胡耀邦题写的“唐山抗震纪念碑”七个金光大字。
⑤,,,用花岗岩石块以废墟形式砌成,表现唐山地震的历史事件。,,正面为磨光青花岗石镶嵌,上面镌刻碑文,记载地震时间、灾害以及抢险救灾、建设新唐山等内容,由中书写。背面为磨光青花岗岩镶嵌,上镌刻英文碑文。碑文至今读来仍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⑥从纪念碑直行而下,便是抗震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为5 380平方米,建筑设计新颖别致,中间方厅耸立,周围圆厦环抱,屋面西高东低,呈台阶状向广场中心倾斜,独具特色。
⑦拉开岁月的帷幕,我们看见一段悠久的光辉历史,看见一派厚朴的人文风情,看见一座百年的工业老城。唐山,这座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城市,曾给我们带来太多骄傲的回忆:建成了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造成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产出了第一桶水泥,做出了第一件卫生瓷。那时的唐山,是风光无限的,是踌躇满志的。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⑧然而,命运给唐山人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天崩地裂,,顷刻之间把百年唐山夷为平地。242 769人丧生,164 851人伤残,7 200多个家庭消失,4 200多人成为孤儿。可计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以上,用于救灾和重建的投资难以计算。这场人间惨剧被称为“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当时,甚至有西方媒体预言:唐山从地球上被永远“抹掉了”。
⑨但是,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是不能被预言的。
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在唐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驻足地震厅的巨幅油画前,看着画面上那一枚枚鲜红的帽徽,一双双温暖的大手,一张张关切的面容,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一部人类灾难史上的史诗,创造了一段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历史奇迹!
震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纪念碑前读懂了前辈,学会了感恩,体悟着一个城市对于那场灾难的理解。有确切记载的是,从1990年,唐山开始对外捐助。地震30年,感恩之旅涌动全城,数不清的人们前往各地寻找当年的恩人。南方雪灾,13个玉田农民兄弟自发上路。汶川地震,官方捐款、民间救援,唐山人最多……
平日里,唐山人喜欢到纪念碑下遛弯、休闲、逗孩子,人们和这座纪念碑是那么亲近。那份情感,已融进了他们的血液,历久弥新。
矗立在城市中央的抗震纪念碑,永远是唐山战天斗地的精神图腾,是一方人民不可折服的性格象征。
③—⑤段,作者运用了    顺序与    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抗震纪念碑的主碑和      。(3分) 
12.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6分)
  主碑高33米,4根独立的梯形立柱犹如巨手指向苍穹,象征着抗震精神的崇高和不朽。
答: 
 
,说说抗震纪念碑有哪些作用。(6分)
答: 
 
?请简要分析。(6分)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节选自《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答: 
 
三、写作(40分)

以《我最喜欢的一棵树》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恰当引用资料,语言准确、生动;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少于600字。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全解全析
 à。→榭。óu。
 俯仰生姿:高矮错落有致,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此处形容在天空中自由的状态,使用不当。
 A.“减少”不能用于倍数,应将“一倍”改为“一半”。,“品牌”不能“致力”。C.“一直”“长时间”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造成无主语,可删掉“对于”。
 仔细阅读句子可知,⑤句点出了说明的内容“建筑的起源”,应为首句。④句中“这两种文明”,照应⑤句中“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应为次句。①句中“因此”的“此”承接④句“‘土’和‘木’正是这两种文明在住宅建筑上的表现”。②句中的“同时”承接③句中表示时间的“后来”。故排序为:⑤④①③②。
5.(示例)小谷,你好!最近江苏省美术馆有建筑大师杨廷宝的展览,展名是“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杨廷宝对南京建筑影响很大,而且展览免费,我们只要提前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一下就可以去参观了。1月23日上午9:00,我们一起去吧!
解析 拟写时,要注意有称呼、问候语,邀请的缘由和邀请的时间、地点要写出,语言表达要得体,特别注意参观时间,因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所以根据日历表,合理选择时间去参观。
6.(1)(示例)标志呈圆形,上方是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是英文;正中间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表达了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
(2)(示例)“舜帝祭典”入选国家非遗名录
(3)(示例)①利用网络、书刊等媒体进行文化遗产教育。②政府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扶持。③个人从自身做起,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至少写出两点)
解析 (1)注意抓住特点,用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语言简洁。(2)根据导语“宁远县申报的舜帝祭典作为民俗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拟题为:“舜帝祭典”入选国家非遗名录。(3)根据题干“就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从宣传、保护、开发利用等角度来谈。
 卢沟桥
解析 通读[甲][乙]两段,明确[甲]段中心句是第一句“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且全段围绕“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进行说明,据此可确定说明对象;[乙]段紧紧围绕“卢沟桥”说明,故“卢沟桥”即是说明对象。
。句中的“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无法被人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方法,一般可以大量复制。“艺术”要高于“技术”,表意比“技术”递进一层。故不能互换。
解析 首先明确表态——不能互换;然后从关联词的表意及“艺术”“技术”的含义角度阐明理由。
9.“大多”说明池沼大部分使用活水,不是全部,与事实相符,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大多”是从范围方面限制,表明不是全部,只是大部分,这与事实相符,体现了说明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解析 该句通过这些石刻狮子的形貌给人以美感,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逻辑 副碑
解析 根据表地点转移的词句“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四面”“四周”“北侧”“上面”等可以确定空间顺序。第③段交代纪念碑主碑和副碑,第④段先说明主碑,第⑤段再说明副碑,先总后分,由主到次,采用的是逻辑顺序。明确第③—⑤段的说明内容:主碑和副碑。
、打比方。运用精确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主碑的高度和立柱的数量;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梯形立柱的形态与象征意义。
解析 根据数字“高33米”“4根”可以确定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主碑的高度和立柱的数量。根据“梯形立柱犹如巨手”可以确定为打比方,生动形象,意在直观说明“梯形立柱”的形态;结合“象征着抗震精神的崇高和不朽”可知,这一比方还说明了立柱的象征意义。
13.(1)记录了一部人类灾难史上的史诗;(2)使震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读懂了前辈,学会了感恩,体悟着一个城市对于那场灾难的理解;(3)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去处,倾注了人们感恩、不屈的情感。
解析 通读全文,由第⑩段、第段、第段可提炼出答案。可摘取文中词句分条作答。
。作用方面,相同点:表达了作者的赞扬和崇敬之情。不同点:本文第段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和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主题,强调抗震纪念碑对唐山的意义,高度赞扬了唐山人战天斗地、不可折服的精神品质。选文表达了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解析 “永远是唐山战天斗地的精神图腾,是一方人民不可折服的性格象征”“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表明了作者的看法,可确定为议论。结构上的作用:本文第段是文章结尾段,收束全文;“唐山”“不可折服”依次照应了主标题和副标题,以及第①段。内容上的作用:强调纪念碑是精神图腾,表明了纪念碑的重要意义;“是一方人民不可折服的性格象征”点明了歌颂不可折服的精神这一主题。选文中的“永垂不朽”一词饱含着强烈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15.[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要素有三:我、最喜欢、一棵树。“我”表明写的是自己所见到的,对它有真切的感受;“最喜欢”表明对它的思想感情是喜欢,而且是最喜欢,当然在文中要交代清楚为什么“最喜欢”;“一棵树”限定了写作的目标只能是一棵树,不能是一棵草或一个盆栽,也不能是“两棵树”,因此文章要交代清楚这棵树与“我”的渊源。可以选取“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树,写一树枫叶经过严霜的吹打后全都变成红色,比春天的鲜花还要鲜艳,令我们的心灵受到启迪……
本文要求写说明文。因此要遵循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介绍清楚笔下的“一棵树”的特点,也即“我”最喜欢的原因,注意条理清晰,特点明确。此外还要注意说明介绍时,可以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而有文采。比如写垂柳的细枝:微风一吹,枝条婆娑起舞,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在梳理着自己长长的秀发。把枝条比喻成美女的秀发,树枝便具有了一种活泼的美。比如写杉树的叶子:叶子又细又长,像一根根小巧玲珑的绣花针,又像一把把翠绿色的小牙刷。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形象而又生动。虽然是说明文,但要注意“我”在文中的作用,要表现出“最喜欢”的特点来。因此,文章不能是一篇单纯地介绍树的知识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