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模电试卷.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模电试卷.doc

上传人:df158687 2015/5/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模电试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模拟电子技术试卷
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集电结的偏置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
双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能抑制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电路的结构和参数对称性好.
当NPN型BJT的VCE > VBE且VBE >,则BJT工作在放大区.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出现交越失真的原因是两个BJT的发射结偏置为零.
差动放大电路中所谓共模信号是指两个输入信号电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同.
在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TL)中,=18V,负载电阻RL=4Ω,UCES=0V,则最大输出功率POM为 。
若降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当引用电压负反馈,若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当引用串联负反馈。
整流电路的任务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直流电。滤波电路的任务是虑除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分量。
振荡器的振幅平衡条件为|AF|=1,而起振时,则要求|AF|>1。
两个电流放大系数分别为b1和b2的BJT复合,其复合管的b值约为b=b1b2
在低频段,,所对应的频率称为下限频率。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差模输入电阻等于ri=∞,开环增益等于Av=∞。
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定义为|Ad/Ac|;在电路理想对称情况下,双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等于∞。
相桥式整流电路,若其输入交流电压有效值为10V,则整流后的输出电压平均值等于9V。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BJT是电流控制器件。
带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中,被放大的量误差电压.
在基本放大电路中,基极偏置电阻Rb的作用是调节偏流IB.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是使带宽增大.
带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中,被放大的量误差电压。
设已类互补功放电路的电源电压±12V,负载电阻RL=8Ω,UCES=0V,则对每个功率管的要求为管耗PCM≥,耐压UBR(CEO)≥24V.
已知整流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为20V,按通常规定,此二极管的最大整流电压为10V
差动放大电路的两输入端信号分别为Ui1=,Ui2=,则差模输入信号和共模输入信号分别为差模1mV,共模100mV.
在数字逻辑电路中,三极管主要工作在截止和饱和两种稳定状态。
整流二极管的整流作用是利用PN结的单向导电性特性,稳压管的稳压作用是利用PN结的反向击穿特性。
如信号源内阻相当大,为提高反馈效果,应当引用并联负反馈为宜,如信号源内阻非常小,应当引用串联负反馈为宜。
引入交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增益、改变输入和输出电阻、减少非线性失真、展宽通频带、抑制干扰和噪声.
为了放大从热电偶取得的反映温度变化的微弱信号,放大电路应采用直接耦合耦合方式,为了实现阻抗变换,使信号与负载间有较好的配合,放大电路应采用
变压器耦合方式。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输入电压U2 = 30V,则输出电压Uo = 27 V;若负载电阻RL = 100 Ω,整流二极管ID(AV) = A)_ _
已知一晶体管在UCE=10V时,,IC从2mA变成4mA,这个晶体管的动态电流放大系数β= 50
,并测得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为-9V、-、-3V,则此管为 PNP型管子。
,后者的主要优点是频率稳定性高.
,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
,放大电路闭环输入电阻将变小,输出电阻将变小.
= ,KcmR= 。
,功放晶体管静态电流ICQ = 0 、静态时的电源功耗PDC = 0 。这类功放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可达到 % ,但这种功放有交越失真。
、虚断.
,表明电路抑制零漂能力越强.
,出现交越失真的原因是两个晶体三极管的发射结偏置为零.
.
V,桥式整流后的输出电压为 9 V,经过电容滤波后为 V,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_ _ V。
,若两个输入信号ui1 = ui2,则输出电压,uO =_ __;若u i1 = 100 mV,ui 2 = 80 mV则差摸电压uid =__ _;共摸电压uic =__ __。
= 200 mW,ICM = 100 mA,U(BR)C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