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28第五章第24讲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学案 2025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

格式:doc   大小:1,219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8第五章第24讲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学案 2025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

上传人:新起点 2025/5/24 文件大小:1.1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8第五章第24讲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学案 2025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8第五章第24讲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学案 2025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是由【新起点】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8第五章第24讲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学案 2025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24讲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课程标准]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编排原则
(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列。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总结:
[正误辨析]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2)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
(3)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
(4)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  )
(5)包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ⅠA族(  )
(6)形成化合物种数最多的元素在ⅣA族(  )
答案: (1)× (2)× (3)× (4)√ (5)× (6)√
1.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共有32种元素。
2.过渡元素包括7个副族和第Ⅷ族,全部是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1~2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为3~7个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即为主族的族序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请在下表中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在表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标出族序数。
②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写出分界线处金属的元素符号,并用阴影表示出过渡元素的位置。
③标出镧系、锕系的位置。
④写出各周期元素的种类。
⑤写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答案: 
二、元素位置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2.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Ⅶ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n,则m和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m+5或n=m+15或n=m+29
3.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其中甲在上一周期),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
答案: x+2或x+8或x+18或x+32
4.若A、B是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A、B所在周期分别有m种和n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B的原子序数为y,则x、y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答案: y=x+m或y=x+n
学生用书第113页
,表中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为37的是(  )
C
,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
+10       B.5x
C.5x+14 D.5x+16
A
直接相邻的“┬”型、“┴”型、“┼”型原子序数关系
  
三、周期表的片段在元素推断题中的应用
、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为(  )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C [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1,由(x+8-1)+(x+8+1)=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
8. 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如表所示。下列有关A、B、C、D、E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在过量的B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DB3
B.C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E的强
C.A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B、A2B
D.E单质中由于形成了氢键,所以很容易液化
C [根据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A为碳、B为氧、C为氟、D为硫、E为氯。A项,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错误;B项,氢氟酸为弱酸,其酸性比盐酸的弱,错误;C项,碳与氧形成的阴离子较多,AB为碳酸根离子,A2B为草酸根离子,正确;D项,氯气单质分子中没有氢原子,也就不存在氢键,错误。]
考点二 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
2.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增大
性质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
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学生用书第114页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

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
(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
①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如: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则Ca(OH)2>Al(OH)3(填“>”“<”或“=”)。
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再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有色固体,与氢难化合,HAt不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不溶于水等。
(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①半导体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如:Si、Ge、Ga等。
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F、Cl、S、P、As等。
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Ni、Rh、Pt、Pd等。
[正误辨析]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
(2)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
(3)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  )
(4)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
(5)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其水溶液的酸性越强,还原性越弱(  )
答案: (1)× (2)× (3)× (4)× (5)×
一、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各组性质(用“>”或“<”填空):
(1)金属性:K________Na________Mg,
非金属性:F________O________S。
(2)碱性:Mg(OH)2________Ca(OH)2______KOH。
(3)酸性:HClO4________H2SO4________HClO。
(4)热稳定性:CH4________NH3________H2O。
(5)还原性:HBr________HCl,I-________S2-。
(6)氧化性:Fe3+________Cu2+________Fe2+。
答案: (1)> > > > (2)< < (3)> >
(4)< < (5)> < (6)> >
2.比较下列微粒半径大小(用“>”或“<”填空):
(1)Na________Mg________Cl
(2)Li________Na________K
(3)Na+________Mg2+________Al3+
(4)F-________Cl-________Br-
(5)Cl-________O2-________Na+________Mg2+
(6)Fe2+________Fe3+
答案: (1)> > (2)< < (3)> > (4)< < (5)> > > (6)>
3.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低于HCl
C.硒(S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ⅥA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D.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C [在元素周期表中,铊位于铝的下面,其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不与碱反应,A项错误;氟的非金属性比氯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较强,B项错误;NH3的水溶液呈碱性,D项错误。]
1.“三看”法快速判断简单微粒半径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依据周期律预测元素性质的流程
对于同一主族的陌生元素,首先确定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确定它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再根据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及同周期元素性质的规律(元素周期律),来推测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
4.下列事实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②HCl的酸性比H2S强
学生用书第115页
③HCl的稳定性比H2S强 
④HCl的还原性比H2S弱
⑤HClO4的酸性比H2SO4强
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⑧在周期表中Cl处于同周期S的右侧
⑨还原性:Cl-<S2-
解析: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与元素氢化物的溶解性无关,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氢化物的酸性强弱和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大小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所以②也不符合题意,其他均符合题意。
答案: ③④⑤⑥⑦⑧⑨
5.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
①甲的单质比乙的单质容易与氢气化合
②甲的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
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元素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只有④        B.只有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C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三表
元素周期表: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
“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的顺序,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



置换反应: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
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
与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氧化

金属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对应单质的金属性越强
还原

非金属氢化物或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应单质的非金属性越强
1.同一元素的“位-构-性”关系
2.推断题要点总结
(1)结构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核心
①掌握四个关系式
a.电子层数=周期数;
b.质子数=原子序数;
c.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d.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F除外),负价=主族序数-8。
②熟练掌握周期表的结构及周期表中的一些特殊规律
a.“凹”型结构的“三短四长,七主七副八零完”;
b.各周期元素种类;
c.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同主族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
(2)熟记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④常见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氯水、SO2、Na2O2、双氧水等。
⑤单质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无正价的元素或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腐蚀玻璃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阴离子还原性最弱的元素:F。
学生用书第116页
⑥单质密度最小的元素:H;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Li。
⑦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金属元素:Hg。
⑧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Al。
⑨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化合的元素:N;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
⑩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
类型一 “原子结构-位置-性质”关系推断
1.(2022·安徽马鞍山三模)短周期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Q、R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X与R同主族,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Q>R
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低顺序为:Q>Z>Y
C.X与Q形成的化合物仅含共价键
D.Q与R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
C [短周期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Q为O元素;X与R同主族,X、Y、Q、R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则X与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X为H元素或Li元素、Y为C元素、Z为N元素、R为Na元素。,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氮离子、氧离子和钠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Q>R,故A正确;,分子间作用力小于氨分子和水分子,沸点最低,常温下,H2O为液态,NH3为气态(或H2O分子间的氢键比NH3强),水沸点高于氨分子,所以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低顺序为Q>Z>Y,故B正确;,氧化锂是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的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2.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W、Y形成的一种液态化合物是一种绿色氧化剂;X、Y为同周期相邻元素
,X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Z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Y原子核外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
B.Y、Z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用于杀菌消毒
C.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
C [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依据常温下,W、Y形成的一种液态化合物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初步判断其为H2O2;X、Y为同周期相邻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W为H,X为N,Y为O,X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Z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Y原子核外电子数的3倍,则Z为Cl。、O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和H2O,水分子间的氢键比氨气分子间的氢键强,沸点:NH3<H2O,A正确;、Z形成的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用于杀菌消毒,B正确;、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HNO3、NH3·H2O、NH4NO3等,NH4NO3中含有离子键,C错误;,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N,酸性:HClO4>HNO3,D正确。]
类型二 “粒子结构-位置-性质”关系推断
3.(2022·湖南娄底二模)一种由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可用作化肥和木材、纸张、织物的防火剂,也用于制药和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其中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与Y、Z均相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中Z的化合价为+5价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
C.原子半径:Z>X>Y>W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D [短周期元素W只形成1个共价键,其中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与Y、Z均相邻,则W是H元素,X是N元素,Y能够形成2个共价键,且可以与H形成共价键,则Y是O;根据元素Z在周期表中与N元素相邻,原子序数大于O,则Z是P元素。,其中P元素化合价为+5价,A正确;,Z是P元素,二者位于同一主族,它们形成的氢化物NH3、PH3,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但由于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作用,导致物质的沸点升高,故氢化物的沸点:NH3>PH3,B正确;,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元素,元素的周期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大,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