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
单项选择:
1、哲学基础问题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关系问题
B、主体和客体关系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2、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
B、科学文化发展
C、主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生产措施发展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
A、落后社会意识会伴随它物质基础消灭而同步消灭
B、落后社会意识在它物质基础消灭后来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也许永久地存在下去
C、落后社会意识在它物质基础消灭后来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
D、落后社会意识先于它物质基础消灭而消灭
4、物质唯一特性是( )。物
A、运动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矛盾性
5、社会发展基础趋势是( )。历
A、前进、上升
B、周而复始循环
C、直线式持续发展
D、不可认识
6、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共同点是( )。历
A、它们所有是不包括偶尔性肯定过程
B、它们所有具有不依人意志为转移客观规律性
C、它们实现所有是无需人参与客观过程
D、它们所有是人类思维发展客观过程
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原则是( )。绪
A、世界可知性和不可知性问题
B、世界唯一性和多样性问题
C、世界发展源泉和动力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8、偶尔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辩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增进或延缓作用
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起决定性作用
9、人本质在于( )。历
A、人可以改造世界
B、自私自利
C、人有思想和理性
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10、唯心主义两种基础形式是( )。绪
A、古典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唯心主义
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1、唯物主义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 )。绪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
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马克思主义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
12、事物否认方面是指( )。辩
A、事物积极方面
B、事物消极方面尽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方面
D、事物中增进其消灭方面
13、衡量人社会价值大小决定性原因是( )。历
A、看她职务大小
B、看她社会地位高下
C、看她向社会和她人索取多少
D、看她对社会和人类与否作了奉献及其大小
14、质和事物存在是( )。辩
A、互相对立
B、互相包括
C、直接同一
D、互相转化
15、生产措施所体现关系是( )。历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关系
B、物质和意识关系
C、主体和客体关系
D、自然物质和社会存在关系
16、辩证法所要答复是( )。辩
A、世界本原是什么问题
B、世界状况是怎么样问题
C、世界与否可知性问题
D、世界本质是什么问题
17、在认识过程中更为关键意义飞跃是指( )。认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认阶段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
18、阶级划分关键标志是( )。历
A、对生产资料关系不同样
B、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作用不同样
C、获得归自己支配那份社会财富措施和多寡不同样
D、社会分工不同样
19、谬误和真理关系是对立统一,因此谬误( )。认
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
C、是对客观事物对的反应
D、包括在相对真理之中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是( )。绪
A、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B、英国古典经济学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
21、对的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客观前提是( )。物
A、要有旺盛革命热情
B、对的反应客观规律
C、充足集体主义精神
D、把世界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
22、有关人价值对的见解是( )。历
A、人价值就在人自身,人生来所有有平等价值
B、人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自由选择实现
C、人价值就在于采用必需手段赢得一定社会地位
D、人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尊重和满足,个人为社会作出奉献
2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由于( )。历
A、它是构成生产力最关键独立要素
B、它是直接现实生产力要素
C、它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D、它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4、社会基础矛盾是( )。历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
C、公有制和私有制矛盾
D、坚持四项基础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矛盾
25、“观念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物质东西而已”,这是( )。物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见解
B、主观唯心主义见解
C、辩证唯物主义见解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见解
26、认识初级阶段是( )。认
A、直接认识
B、全面认识
C、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
2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详细科学之间关系是( )。绪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关系
B、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之间关系
C、本质和现象、肯定和偶尔之间关系
D、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之间关系
28、事物质变是指( )。辩
A、事物在数量上增减
B、事物在场所方面变更
C、事物处在相对静止状态
D、事物主线性质变化
29、概念、鉴定、推理是( )。认
A、感性认识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三种形式
C、唯物主义三种形式
D、辩证法三种形式
30、作为辩证否认“扬弃”是( )。辩
A、既保留又发扬
B、主线抛弃
C、既克服又保留
D、矛盾调和
31、人口原因对社会发展影响作用关键是通过( ) 历
A、大家思想观念来实现
B、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
C、民族习惯和氏族信奉来实现
D、物质资料生产措施来实现
32、国家来源在于它是( )。历
A、阶级妥协成果
B、由大家互相签订社会契约而形成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产物和体现
D、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产物
3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见解( )。绪
A、是相似,只是强调方面不同样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狡辩论
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两者所有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发展
34、辩证否认是事物发展环节,由于辩证否认( )、辩
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
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
C、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
35、哲学上两大基础派别是( )。绪
A、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6、适合生物生存范围叫( )。历
A、生物圈
B、大气层
C、生态系统
D、地理环境
37、社会基础矛盾运动最终原因是( )。历
A、生产关系发展
B、生产力发展
C、上层建筑发展
D、经济基础发展
38、辨别国家类型和本质根据是( )。历
A、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下
B、国体
C、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