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2005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物理试卷.docx

格式:docx   大小:7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5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物理试卷.docx

上传人:1905133**** 2025/5/25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5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物理试卷.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05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物理试卷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05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物理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当前第 页共9页
2005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物理试卷
命题:北京清华大学附中 孟卫东
审定: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物理教研室
考生注意:
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观察在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应改变

,正确的是
,受到的作用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因此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弹力或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一个力也可以分解成几个不同性质的力
“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得到图中A、B、C、D、E五个实验点,图中关于偏差较大的B点产生偏差的原因,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在滚下的过程中与轨道的边缘接触,使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人们会在夜晚燃放美丽的焰火。按照设计,某种型号的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s末到达离地面100m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向上射出时的初速度是v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倍,g=10m/s2,那么v0和k分别等于
, , , ,
,使这飞船绕中心轴O自转,从而给飞船内的物体提供了“人工重力”。若飞船绕中心轴O自转的角速度为ω,那么“人工重力”中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与离开转轴O的距离L的关系是(其中k为比例系数)
2
当前第 页共9页
A. =kL C. D.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则y方向先加速后减速
,则y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则x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则x方向一直加速
,然后在斜面上放一物体,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则B受到挤压 ,则B受到挤压
,则A受到挤压 ,则A受到挤压
,转弯处的半径为R,这时自行车与竖直线所成的夹角为α,现将速度增加到2v,同时半径也增加到2R,则此时自行车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β(不计摩擦力对向心力的贡献),那么必有
>2α >β>α =α >β>
,把一测量加速度的小探头固定在一个质量为1kg的手提包上,到达某一楼层停止,采集数据并分析处理后列出下表:
建立物理模型
匀加速直线
匀速直线
匀减速直线
时间段(s)

9

平均加速度(m/s2)

0

为此同学们在计算机上画出了很多图象,请你根据上表数据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图象(设F为手提拉力,g=)中正确的是
3
当前第 页共9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05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物理试卷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非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把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6分)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纸带来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学生实验中的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点中间有四个点未画。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m/s2,打P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_______。
4
当前第 页共9页
12.(9分)为了测定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利用现有的器材:“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秒表、砂桶与砂”,有人设计了下面三种实验方案:(1)增减砂桶内的砂,使木块匀速运动,并测出木块、砂与砂桶的重量;(2)用力F拉木板向左运动,并读出弹簧秤的示数,称出木块的重量;(3)让木块从木板顶端加速滑到底端,并测出下滑时间及相应各长度,如果这三个实验的操作正确无误,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测动摩擦因数最准确而且最简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实验原理上对每个方案作出简要分析和评价。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0分)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为G的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一夹角为60°、两夹边完全相同的人字夹水平将其夹住(夹角仍不变),圆柱体始终静止。试问:
(1)若人字夹内侧光滑,其任一侧与圆柱体间的弹力大小也等于G,则圆柱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2)若人字夹内侧粗糙,其任一侧与圆柱体间的弹力大小仍等于G,欲使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为零,则整个人字夹对圆柱体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
5
当前第 页共9页
14.(11分)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和m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和μB。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分别拉物体A、B,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
(1)利用图象求出两个物体的质量mA和mB。
甲同学分析的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到F=12N时,A物体的加速度aA=4m/s2,B物体的加速度aB=2m/s2,根据牛顿定律导出:
乙同学的分析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出直线A、B的斜率为:kA=tan45°=1,kB=tan26°34′=,而
6
当前第 页共9页
请判断甲、乙两个同学结论的对和错,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两个同学都错,分析各自的错误原因后再计算正确的结果。
(2)根据图象计算A、B两物体与水平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A和μB的数值。
15.(12分),小球在第1s内位移为13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小球的落地速度。
7
当前第 页共9页
16.(12分)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103kg,火箭点火升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五号”环绕地球飞行14圈用的时间是21h,飞船点火竖直升空时,航天员杨利伟感觉“超重感比较强”,仪器显示他对座舱的最大压力等于他体重的5倍,飞船进入轨道后,杨利伟还多次在舱内漂浮起来。假设飞船运行的轨道是圆形轨道。(×103km,地面重力加速度g=10m/s2,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1)试分析航天员在舱内“漂浮起来”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2)求火箭点火发射时,火箭的最大推力。
(3)估算飞船运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
8
当前第 页共9页
参考答案
6 .B
11.(1) (3分) (2) (3分)
(2)最准确、最简单 (3分)
(1)木块匀速不易调节和判断 (2分)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直接从弹簧秤中读出,与木板抽动快慢无关 (2分)
(3)时间、长度的测量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且测量过程和步骤较多 (2分)
:(1)两夹边对圆柱体弹力的合力大小为G,方向沿夹的夹角的平分线,圆柱体处于静止状态,水平面内受的合力为零,所以桌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与夹对圆柱体的力平衡,即摩擦力的大小 为G。(4分)
(2)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为零,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圆柱体所受的摩擦力与夹对圆柱体的弹力和圆柱体的重力的合力平衡,即摩擦力的大小为G,方向与竖直向上方向成45°角且偏向夹角一侧 (6分)
:(1)甲、乙两同学的分析都错。 (1分)
甲错在把水平力F当作合外力,而A、B两物块均受摩擦力f=4N (2分)
乙错在由于a轴和F轴的标度不同,斜率k不等于tanα (2分)
正确的求解是: (1分)
(1分)
(2) (2分)
(2分)
:小球在1s内下降的 (2分)
水平射程: (2分)
所以平抛的初速度 v0=12m/s (2分)
设小球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为v⊥,则有:
(2分)
(2分)
所以小球落地的速度: (2分)
16.(1)完全失重 (2分)
(2)杨利伟对座舱的最大压力等于他体重的5倍,说明杨利伟受到向上的最大弹力为
9
当前第 页共9页
N=5mg (2分)
由此可得火箭的最大推力:
F=5Mg=5××103×10N=×107N (2分)
(3)环绕周期: (2分)
解得: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