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12-2013高三历史期中试卷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12-2013高三历史期中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13届苏州市五市四区高三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右图是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展览展出的王子午铜鼎,铭文中写有“王子午自铸铜鼎,以 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青铜器多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
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说“终明之世,内阁从制度 意义上讲仍然不是宰相,它在编制上一直是临吋的,成员严格上 也都有自己的本职,入阁只是一种兼职。而且六部作为执行机关 在体制上并不隶属于内阁,内阁领导他们,事实上没有法理上的
依据,所以内阁和六部经常会出现摩擦。”材料表明 ,没有任何特权 ,可以统领六部
、六部平行,实现权力制约 ,却无法理依据
明初,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实施海禁政策。下列关于明初海 禁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明初和清初实行海禁的直接原因相同 ②海禁主要针对限制民间贸易
③在官府组织下仍可以进行对外贸易 ④海禁对外商无限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从分期角度提出“唐宋变革”观点的学者首推日本学 者内藤湖南,1910年他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栝的唐宋时代现》,提出唐和宋在文化 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
①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②程朱理学的出现③交子的出现④世俗文化兴起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 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 件应该是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 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 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孙文在《同盟会宣言》中说:“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民革命”
“家天下”式的旧式革命
抗战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以丁作战方针“国军一部分应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 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则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持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 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企方位的抗战策略 ②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消极作战的方针
③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实行重点防御的作战计划④到1938年10月时这一战略意图巳遭遇失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昨日的报刊就是今日的历史资料。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①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残敌②上海人民欢庆新中国成立
③湖南人民筹备基层人大代表选举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企体大会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 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 委决定“借地搜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 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1972年中H建交,中H关系缓和;新千年后小泉六次参拜靖国祌社,中日关系走入低谷:
2006年10月安倍晋三来华访问,促进两国关系发展:最近因H本政府确定了钓鱼岛“国有化”方 针使中日关系再次走入低谷。上述材料反映了①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 ②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的变化决定着中日关系的发展③历史问题是影响两国关系发 展的重要政治因素④两国关系随着国家利益的重新定位而发生着变化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宂方法, 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甲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
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
乙
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丙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
得出当时己产生人文精祌的结论
丁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得出这是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
D. 丁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5年颁布
1871年颁布
制定机构
制宪会议制定
议会制定
上议院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直接民主原则
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评价
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 宪法
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 发展时期
确立了共和政体
。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 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
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而商品’ 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
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比如彼得拉克曾这样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 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 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徙。”这则材料说明彼得拉克等人文主义者
“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拈恢复受战争 破坏的经济,使生产没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 上述材料应出自
八.《欧洲联盟条约》B.《布雷顿森林协定》C.《马歇尔计划》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 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 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 “电报革 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的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 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明确职责。” 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 出台。该法的出台,本质上反映了
B. “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団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而今,各种多边峰 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 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口,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 学奖。诺奖评委会给岀的获奖理巾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 起”。下列作品带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是
A
B
The <5Qn(ft Man andr we Sea
二、非选择题:
21. (12分)在20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卷入冷战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丙斯战争的胜利…… 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吋,吋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 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方刚刚开始。”
迟少强刘振峰主编《较量》之《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1948年普利策奖获奖漫画《今天的和平》(示意图)
世界灭亡
材料三:战争不需要浪漫的情绪,只需要枰智的思想。正像杜黑近百年前预言所云:“胜利 总是向那些能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美国还会继续尽可能地利用战争,来实现其战 略目标。 一一《战争演讲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冰刚刚开始”的依据。(2分〉美国 推行这一 “战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3分)
(2)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材料二 中的漫画为什么在当年能获得该奖?( 2分)
(3)从经济运行模式的角度看,冷战的实质是什么?(2分)
(4)冷战里已离我们远去,但面对美国继续威胁的新挑战,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实现材料三中杜 黑所说的“胜利总是向那些能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3分)
(14分)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又有人说,将来的世界是“新 兴M家”的。对于这样的变化,欧洲诸国正努力整合为一体,力阁打造成一个“超级大国”,一 个能恢复昔日欧洲荣耀的“大国”。也唯有如此,欧洲诸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 精祌、技术、地理一一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 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一一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 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一一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欧化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政治统治或文化滲透。它还包括实际的生物取代即一个民族 对另一民族的有形的取代……带着他们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峰拥而入,占据了土著 居民的领土。因此,随海外地区种族上的欧化而来的必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欧化。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两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 束……两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己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 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丙欧出现了新的趋 势……在发达衡的发展:20世纪与现代化》
材料四:欧盟议会的资深议员菲利普•赫尔佐格早在1999年写的《为了欧洲民主的宣言》一书 中就认为:欧盟诸国各不相同,但巾于“共同的价值观”才走到一起。他说“这些共同的价值观 首先是基督教,接着是文化启蒙,尤其是对民主的发明。”然而,现实是,欧盟各国都有各自的 国家利益。如果说这些利益在常态下尚可协商解决的话,那么在非常态的金融危机下,各国间的 利益冲突便会愈演愈烈,以至于到现在难以调和的地步。
一一法国索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搏士赵永升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山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1分)“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 什么途径?(2分)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欧洲现代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主要表现。(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二战后, “修正民族国家”在丙欧有何具体体现?(3分)
(4)材料叫反映了欧洲联合过程中山现了什么新问题?因此,不少人认为欧洲-•体化会出现重大倒 退,也有人认为搜过危机后的欧洲,一体化将得到加强。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 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5分)
(14分)不同时期的观念革新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为代表的宋代士大末,尽管政治主张
颇不相同,在变法运动中的态度更非一致,却都执著地致力于道义德操的完善,都追求学业境界 的广大精微,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胆魄。 其共同之处较其不同之处更多也更深刻。 一一袁行需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换句话说,这场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价,最终以文化的巨大进步而获得了某 种补偿。
1912〜1919年初的中国知识界的价值重建运动,可以视为象征。
一一许紀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图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士大夫的共同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些共同特征的思想文 化背景。(3分)
(2) 材料二中说“这场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价,最终以文化的巨大进步而获得补偿”,请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星星之火”和“东方风來”分别指什么?(2分)并简析两 幅图片所示现象的历史作用。(4分)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进步思想文化出现的条件。(2分)
24. (2014届苏州期巾22)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 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冲,拖拉)大木然,……君与,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一一摘自黄宗我《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 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俾(mdti,相当)而定其力无新见,则失于以“现 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一一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皮》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 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围。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黄宗翁的思想屮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丫 “新见”? (4分)
(2) 材料二主张川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徳斯鸠的“三权分立” 思想。(6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 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根本原因。(2分)
2013届苏州市五市四区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2012. 11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5: BDCCB 6—10: CDCDD 11—15: BCDDA 16—20:BDCDC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
(12 分)
(1) 背景:美国要称霸世界,而苏联成为其障碍。(或答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也给分.)(2分)。 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3分)
(2) 获奖原因:漫画揭示了美苏“冷战”对抗下的核恐怖使世界和平岌岌可危。(2分)
(3) 实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高度集屮的经济体制)的对立。(2分)
(4) 对内: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大力加强国防建设。 对外: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树立负贵任的大国形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构建与安全。(任答3点给3分)
(14 分)
(1) 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答案完整给1分)
途径: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活动(扩张、掠夺)。(2分)
(2) 主要表现: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逐步扩 展);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广泛传播。(3分)
(3) 修补: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福利国 家”。(2分)(或答改造资本所有权,使资本“人民化”也得1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体现:建立欧洲共同体。(1分)
(4) 问题:各国间的利益冲突,尤其是欧债危机继续蔓延,严重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2分)
看法一:挫折或倒退。各国历史文化差异;成员众多,利益纷争,难以协调;民族主义和本位主 义依然有在;外来势力的影响o (只答观点不论证,不给分。任答3点得3分)
看法二:加强。各国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欧盟综合实力强大,一体化程度高;区域 集团化和全球化是世界发展潮流。(只答现点不论证,不给分。3分)
23 . (14分)
(1) 共同特征:注重道德和学术修养,具有强烈的贵任感和使命感。(2分)思想背景:理学兴起 (1分)
(2)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对五四运动起了 宣传动员作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分)
(3) “星星之火”指毛泽东开创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东方分来”指1992年邓小 平南方谈话。(2分)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始走农忖包围城市的道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 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2分)突破思想朿缚,是新时期又一个解放思姐、
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2分)
(4)条件:社会危机或矛盾的激化;经济的发展或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2分)
(1)以民为本(K本思想,K贵君轻);保留君主制。(2分)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 臣平等。(2分)
(2) 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而的评价(辩证的评价或一分为
—的评4介)。(2 )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吋代 要求;(任2点得2分)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 由权利。(2分)
(3) 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分)中: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或自然 经济占据统治地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