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1周周测历史试卷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1周周测历史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
E3|E3
测历史试卷
陕西宝鸡出土的两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屮国君墓规模最 大,其余儿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阵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屮均有发现。这一 现象反映了当时( )
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下图为陕北出土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來说明当时( )
农户生活的悠闲富足状态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情况
边疆畜牧业迅速发展情形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状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 的民间谚语,而到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变化 从根本上有助于( )
加强官僚政治
削弱贵族集团
提咼行政效率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明清时期的官箴书,主要是讲各级官员必须知道的制度细则和行为规范。“天下Z人无过善、不善Z两
图,而人之慕乎善而远不善也。”这一规定是下列哪一思想的体现( )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在新文化活动百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报》发文指出,“回顾百年不同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关于新 文化的唯一共通之处大约就是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新文化。”这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
目的具有复杂性
过程具有曲折性
内容具有广泛性
启迪了民族意识
1937年3月,国民政府规定的《民国二十六年度作战计划(甲案)》中明确规定:“作战期间,应有专
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用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这份作战计划( )
为即将爆发的抗战作了充分准备
证明西安事变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明确指出敌后游击战争的盆要性
认识到抗tl战争必将是持久战争
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特别是一九
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 因素。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依据材料可知( )
政府FI渐放松了对国家经济发晨的宏观调控
自由市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下表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等上表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
年代中期( )
严重的经济匮乏初步缓解
经济增长为物价上升抵消
人民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
改革现有的体制任务紧迫
雅典民众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吋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
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这一规定( )
强化了公民的责任感
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
造成了司法资源浪费
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
据统计,英国政府所提议案在1867〜1869年被议会修正的年均为5. 7项;在188()〜1885年被修正的年
;在1896-。这反映了英国( )
内阁影响力逐渐增强
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代议制政体遭到破坏
政府制约了议会的权力
—五期间,苏联利用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之机,从西方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
二五期间,政府则注意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这一 变化表明苏联( )
自主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增强
调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承受了西方更大经济封锁压力
逐渐陷入计划经济体制的困境
右图信息说明( )
古巴成为美苏争霸的焦点
冷战的屮心转至大西洋
苏联战略部署威胁到美国
苏联在战略上处于优势
(25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解除了人们的后顾Z优,而且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国 家的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管子•入国》述周代实施''养疾之政",专设“掌病” 一职,负责给老人“问病”;有“八十者,一 子不从政(意为不服徭役);九十者,其家不从政” 一说。汉代《王杖诏令册》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 稅;70岁以上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北魏,首创“存留养亲”制度,准许死囚在家“侍亲缓刑”,等家 里老人去世后再服刑。《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贞观政要•孝友》 又称,房玄龄“事继娘,能以色养(和颜悅色之意),恭谨过人”。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 种官办养老机构。明太祖朱元璋曾先后下诏,“文式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对孤 贫老人实行终身养老。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史料汇编》等
材料二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
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沢1884年颁 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 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
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 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 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
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女0: 1988年颁 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1992年养 老金改革法》、1994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 法》
材料三
我国预计199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0%,将迈进老年型国家的行列。1996年8 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阵法》。
——摘编自《中国社会保障》1996第8期
(1) 概扌舌材料一中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养老政策的特点,(8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析中国古代重视养老 的原因。(4分)
(2) 结合材料二,归纳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有何特点。(10分)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养老制度的社会价值。(3分)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四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Z处,请选择其中一 组,结合所学史实说明结论的不当之处,并从解读材料方法的角度,简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
结论
1
“修昔底徳陷阱” 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 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 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大国之间的战 争不可避免。
2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 动,, 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 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
中国的“文革” 跟美国的群众 运动是一致 的。
3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 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 的都弄污秽了!”
但丁是近代早 期反对宗教的 人文主义者。
4
对于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 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义和团毁电线、拆铁路、 烧洋货,凡占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再的立下了 “扶清灭洋” 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
义和团运动扑 朔迷离,难以 洞察真相。
44. (15分)【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一、“有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辭,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 藉(列入家族谱牒)”;三、“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按等级分享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四、“有军功者显荣,无军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荣耀)”。这四条法令对秦国的历史可以说产生了划时代的影
朱绍侯《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
材料二
17世纪末,当英、荷等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迅猛前进的时候,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1697 年,(沙皇)彼得一世派遣高级使团出访西欧,回国后立即进行改革。其中在用人制度上,颁布官职等级, 规定所有贵族都从低级做起,按功晋升。非贵族出身者也可做官,升到8等以后列为贵族。它打誠了按门 第论资排辈的传统俄国初步迈开了实现近代社会政权组织的职能分化和规范管理的步伐。
——摘编自赵虹《俄国近代社会转型刍议》
(1) 据材料一,概括军功爵制内容的基本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政治背景?(6分)
(2) 据材料二,指出彼得一世改革的动机。归纳其用人制度改革与商鞅推行军功爵制的相似历史作用。(9 分)
45. (15分)【历史■选修4:屮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皇帝五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1793年10月3日)就英国使节马戛尔尼赴华要求通商致英王的敕谕 摘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向来西洋各国,前赴天朝地方贸易,俱 在澳门,设有洋行收发各货,由来已久,尔国亦一律遵行,多年并无异语,其浙江宁波、直隶天津等海口 均未设洋行,尔国船只到彼,亦无销卖货物,况该处并无通事,不晓谙尔国语言,诸多未便。除广东、澳 门地方仍照旧交易外,所有尔使臣恳请海船贸易之处,皆不可行。”
——《评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敕谕》 材料二
中国“自从北方或满洲轍靶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 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 破败、疯狂的战船。如果说已在过去的150年间依旧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威慑邻国,那是因 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 没,也是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马戛尔尼眼中的“清朝盛世”》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乾隆帝信件的主旨并作简要评价(9分)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插乾隆帝和马戛尔尼看待事物的角度有何差异。(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