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北京师大良乡附中2013年十月月考高三语文试卷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师大良乡附中2013年十月月考高三语文试卷答案.docx

上传人:1905133**** 2025/5/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师大良乡附中2013年十月月考高三语文试卷答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北京师大良乡附中2013年十月月考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师大良乡附中2013年十月月考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北京师大良乡附中2013年十月高三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本大题共12小题,共27分
1. C。A项 前倨后恭,暴戾恣睢(suī);B项 闻名遐迩,下载(zài);D项 出其不意,麻痹(bì)。2. D。A项 博弈,按捺(nà);B项 燥热,面面俱到;C项 宣泄,刹(chà)那。3. A。B项 得陇望蜀,抵牾(wǔ);C项 九州,怙恶不悛(quān)D项 青睐,意兴阑珊。4. D。A项,“原因……”与“由……造成的”句式杂糅;B项,“行使”与“义务”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政策”。5. C。A项,语序不当,“泛滥”和“滋生”的位置应该互换;B项,成分残缺,“无副作用”后加“的特点”;D项,“应该重视绿化工程的前期论证、文案设计是当务之急”句式杂糅,应删去“是当务之急”。。A项介词结构掩盖了主语,应去掉“在……中”,或改为“在被调查的读者中,%的人希望……”;B项歧义。可理解为“需要适当的管管孩子了”。也可理解为“对孩子管得不适当(如打坏了)是不行的”;C项搭配不当,“低碳理念”与“完善”不搭配。。A项,舍本逐末: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下功夫。B项,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不合语境。C项,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含有贬义,用在此处属于感情色彩不当。D项,百家争鸣:指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和论争风气。使用对象不当。。A项,“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B项,“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C项,“繁文缛节”指繁琐的、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D项,“一掷千金”形容任意挥霍钱财。。“熟悉”指知道得很详细,了解得很清楚,其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熟习”指深刻而熟练地掌握,常用于某种技术或学问等。“扶持”有搀扶、扶助之意,“扶植”有扶助培植之意。“界线”指两个地区分界的线。。结合语境可知,第一、二横线处应填阅读经典作品的目标,后三个横线应填具体的做法。按照阅读的思维过程,具体做法是先阅读(第④句),然后把握作者的思想(第⑤句),接着再探求作者的思想(第③句)。由此可知④⑤③这个顺序正确。故选A项。。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必须写出物所具有的特征,这个特征和人是相通的。“杨柳弯腰逢迎”这个拟人句没有抓住风暴来临时杨柳的特征,杨柳本来就是弯腰的;风暴来临时,江河不可能寂然无语,逻辑上讲不通。。A项错在“浪漫主义”,应为“现实主义”;C项错在“西晋”,应为“东晋”;D项错在“二者都对押韵、平仄有要求”“古体诗的要求更为严格”,应为“二者均对押韵有要求”“近体诗的要求更为严格”。
二、阅渎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7题,共16分。
13.D (前往,到)。14.A(A.以,因为,介词 B.给、替,介词;谋划、制定,动词 C.那些,代词;难道,副词; D. 连词,顺承关系;连词,修饰关系) 。当初,刘岳在后唐任职,曾经官居内署,到这时刘温叟又任此职,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刘家的荣耀。(“官复原职”于文无据)。17.例1“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按照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的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但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这表现了他的方正;例2“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太宗曾送给刘温叟钱财,但温叟把钱存放在厅西房舍中,并让府吏封存复加印记后离去,一直到第二年西舍封记还在,即使是太宗送予的钱财也不使用,这表现了他的清廉正直。(1点2分,事例及简析各1分)
参考译文: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举动遵循礼法。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清泰年间,任左拾遗。因母亲年老请求归家养老,改任监察御史。
后晋初年,入朝任主客员外郎。后晋少帝兼任开封府尹时,上奏推荐他为巡官,任命他掌管文翰。少帝即皇帝位后,授任他为刑部郎中,赐金紫朝衣。
当初,刘岳在后唐任职,曾经官居内署,到这时温叟又任此职,当时人都认为刘家很荣耀。温叟受命后,回家为母亲祝寿,在堂下站着等候。不久听见音乐声,两个青衣人举箱走出庭堂,向温叟献上紫袍、缣衣,他的母亲让人卷开帘帷见温叟说:“这是你父亲在宫中时内库赏赐的。”温叟跪拜接受时流出了眼泪,退到开影堂列祭,用文章告祭。
后周初年,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废除了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罢免的人又相继考中。
2
建隆元年,任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
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的前导人员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了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请求朝见时,温叟说:“人主在不该登楼时登楼,则近臣都希望得到恩赐和宽恕,京城众军也希望得到赏赐。我之所以呵道而过,是想向人暗示你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太祖认为他做的对。
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到他家里赏赐器币,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温叟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即使是大热天不戴帽穿衣不敢相见。五代以来,说到遵从礼法的只有温叟。
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廉贫苦,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并让府吏封缄后复加印记再走。第二年重午节,又派人送去角黍、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尚且不用,何况其他人的钱呢?过去他接受了,是不想拒绝我;现在一年了都不打开,他的坚持节操更加明显啊。”命官人用车载回官邸。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
三、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20分
18、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每两处1分,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译文】伯乐一路过冀州的田野,马群就没有了。冀州北面的马多遍天下,怎么能是伯乐使冀州的马群弄没有呢?解释的人说:“我所说得没有,并不是没有马了,是没有良马了。伯乐认识良马,遇到良马,就带走了,马群没有良马了。如果没有良马,即使说是没有马,也不是假话啊?”
19、参考答案:①(3分)B(“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有误,双重反问表明座中之人均怀满腔忧愁,更加衬托出诗人愁情之重)②(4分)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1分,要点:表达技巧,“比喻”或“夸张”),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悲苦难以言表,就像车轮在肠中不停地转动(1分,要点:诗句解说),深切表达了客居胡地的游子浓重的思乡愁绪(1分,要点:主旨情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令人震撼(1分,要点:表达效果,“形象”或“震撼”)。
20、默写答案(1)宠命优渥(2)锲而不舍(3)奈何取之尽锱铢(4)因之以饥馑(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6)常以身翼蔽沛公(7)又弗如远甚(8)阙秦以利晋
四、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错在“主要用于”,于文无据。 E。23. 诗是配乐演唱的乐歌(1分),经是封建教化的工具(1分)。诗用于各种仪式和节目,用于表情达意,具有较强实用性或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大(1分);经的实用性低(1分),体现的是封建教化的原则(1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4~26题。
24.B D(B项中,“作者对孩子拙笨的书写状态的担忧”,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错误把握。D项中,“举颜真卿、司马迁、方苞”之例,是为突出强调文字的感人力量)
25.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妈妈我想你”中思念故去亲人的感情的强烈,将人内心对于亲情的深沉感触充分彻底地调动起来,甚至于难以自持。(三个要点:①“力量大”重在表明几个字所包含的感情的强烈,②“身上的劲儿”指的是内心积郁的情感的调动,③“卸掉了”是内心情感在强烈共鸣之后的难以自持。前两个要点,各2分;第三个要点,1分)
26.①表达一个孩子对已故母亲真切的思念;②批评一部分人对文字的滥用与不尊重;③倡导人们重视文字和文化,视文字运用为心声抒发。(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按2013年高考阅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