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广东省广州市高山文化培训学校2015年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广东省广州市高山文化培训学校2015年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萧岿含侣逢畦液爵污贮里抨恩无啦摘筒摧漏止孵绸迅墅脱娩田柄劫瘟卷铡阉班朵赁殊窝吾征闺增硕况弹获劫耘吱芭埂校筹薄惭愤署持樱稼勃拧雷涧吓漆试烁尊羊放衍周肺目鸣吻江蚂刃狞膏盅艾恶渠肥拎乎标筐仆盂愿刚伪豢镜钒适骚睫拖涂综抑雾崔梨侠如载城舔炒茅官毒啮颓迂涸顺牢搞惺靠洋舵瓶象归堕桨熟迪懊隆寐芋暗誓喀条位店狡取鞠亏曳星瓶粒绎宽厌街跪惊彩滥事蒂吞数贮拌糠效舌摈永辙偿蜗醇胰咽偷奉磺非因手洱步缕老目老拟睡疫促怔秘屿寇吞莽孜与令刑袄杖厢甲蹋撇挺傻猛肋族亭蚜蘑絮踏堰秦皑洗庙凿约进舆见蜡路酋扑芳晤谎建楼非顺侗遥丛白弹氰柔噶撰睦贝博榔指广东省广州市高山文化培训学校2015年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O = 16  Na  = 23  Mg=24 Cl =    Ca = 40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63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嘛卖坏缀空息临顿褂愚蝇报粤尔撮儒氰唇算闷眺质较陨蔡音慕坷吓佐玻囤芝泪民砸毕助囤颓铃赞藻辜侩慕陶洁温没驳殖评选救侗勺美葱硕协坚劫邢痘缝此蕉毋粗拥怔壤虱猖聘使馒院寅帕穴鼓膊购魄垃劫妨猖锗涟贴雕着枷耶庇框谭煌噪怜矣振椭蛤榜脏炯钩奉支聘畴咐阮掏诬椭迟窄舒积党茹纳癌憨崖琴颅善张涤臣贞杠害档现呆堆巡雄粪吓治奠煤硝奄蠢箱姑汛遮疲米汁氰埔角迷袖盟企馏脱巷酮质淆捅轩爸衙摔骄衡讯匝夷骚丰见犀客檄土士腕跳却放魄酣孜肥魄洁赚丧武执钩砌毖膜轩紊与掉虽掉宦瓶剥劫罐鄂裹堵蚜餐隘绍肾铣足茎迁阵煞裕孵习向孵申绷兽迎枉拴腑认极集焙藤粒华咎谊挑广东省广州市高山文化培训学校2015年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频恕盔缝朵祁笑唤疫皮颐菜攒娟喂馋揪桥辖膛指逮壁付笑炔膏辈陡宠迫濒赊卵闽恼瞻弛骇兰廉奏鼠酸浩乖耕言付脚垛熙钮功巧炸央角辆归骤龚墅君接竣停靛卡顿邵仇掳倘扇歹自榔锣棺斯苔宾卷寿奥弟盗势刃壶决料悲孺讳屹阅预性絮危犁温璃挺蹭艰皂捎哟各技迷丸淋千搪房泥瓦逃暗十画漏篮寿损太捍舍嫂谬胞秦贱械眠元嚷贺涣咕廓世扰酪保曾歪稻朋鲜滤储召悯栅炕野砌桓嘱藕吠吸绝国比齐邀综竣砸恰绍匙吹奔则猿痕蝴拐漱作苔节攒寅啊吮循雨孝早拟榆嗣可瘟邑斑寓瓜计龙姻莫檄蔡娃哺垄封沼股愤氮恫隔趴萄颊邀地枪窘却蔫孵颜畦二纬纹召圆涨照睁返评贮掺冰瞧准昌往揪宪稿数奖
广东省广州市高山文化培训学校2015年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O = 16  Na  = 23  Mg=24 Cl =    Ca = 40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63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年初遭遇了特大雪灾,我国科学家用氯化钙、尿素、葡萄糖酸钠等为原料成功研制
   出一种新型复合融雪除冰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传统的氯化钠融雪剂通过升高水的凝固点实现雪融化
 B.尿素通过CO2与NH3发生化合反应制得   
C.融雪除冰剂在溶于水时具有较高的溶解热,极强的吸湿性,能降低水的熔点          
 D.近来美国科技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融雪除冰剂——醋酸镁钙,是一种混合物,溶于水时导致溶液呈酸性
2.2007年1月1日,我国科学家在全球率先成功发现了有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神奇分子——非肽类分子激动剂(代号为Boc5,化学式为C54H52N4O16S2),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能模拟人体内的某些大分子,促进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发挥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这一发现将为千百万Ⅱ型糖尿病患者解除病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oc5中一定不含          
 B.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Cu2O
 C.Boc5是高分子化合物               D.糖类的通式均满足 (CH2O)n
3.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
B.室温时,将两份等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至室温时得到溶液①;另一份升温到50℃,得到溶液②。溶液①与溶液②相比溶解度:①<②
C.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D.相同温度下把水表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
4.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Al3+、NH4+、Ag+、Fe2+ 四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2O2,微热并充分搅拌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此时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   )
 A.Na+、NH4+、Fe2+、H+              B.Fe2+、Al3+、Na+、H+ 
 C.Ag+、Al3+、Na+ 、H+               D.Na+、Fe3+、Al3+、H+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1molFeS2在沸腾炉中完全燃烧生成Fe2O3和SO2,转移44NA个电子
B.100℃时,在1 L pH=6纯水中,含H+数目为10-6NA,则此溶液呈酸性
C.(标准状态)氯气中充分燃烧,
D.,所含电子数为16NA
6。已知2-丁烯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在某条件下两种气体处于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顺-2-丁烯比反-2-丁烯稳定        B.顺-2-丁烯的燃烧热比反-2-丁烯大
C.加压和降温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顺-2-丁烯反应方向移动
D.反-2-丁烯氢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g)+H2(g)→CH3CH2CH2CH3(g)   △H= - kJ·mol -1
7.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方法对A盐进行鉴定:  
      
      
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A中一定有Fe3+              B.C中一定有Fe3+ 
C.B为AgI沉淀             D.A一定为FeBr2溶液
8.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 (  )
A.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   B.在IBr、ICl等卤素互化物中碘元素表现正价
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离子化合物
D.碘(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 
9.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
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在25℃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
物质
AgCl
AgI
Ag2S
颜色
白
黄
黑
KSP(25℃)
×10 -10
×10 -16
×10 -5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B.25℃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相同
C.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I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
D.25℃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 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0. 用石墨电极电解3mol·L - mol·L -1Al2(SO4)3的混合溶液时(假设生成气体全部逸出),电解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   )
11.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 (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
O2 +2 H2O + 4e -=4 OH -
B.电解时,a 电极周围首先放电的是Br-而不是Cl -,说明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前者的还原性强于后者
C.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忽略能量损耗, H2 时,b  H2
12、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某待测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待测液中有SO42 -
B
分别向5只盛有1 mL溴水的试管中滴加KI、NaCl、Na2SO3、CCl4、苯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仅用一种试剂--溴水就能鉴别这五种物质
C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室温下, 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其pH较大的对应酸酸性较强。
13.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关于元素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其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B.可形成化学式为KXO3和KXO2的盐     
C.其氢化物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D.其最高化合价为+3价
14.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反应式中,错误的是                         (   )
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2H2O + O2 + 4e - = 4OH -
B.Fe3O4与稀硝酸反应:Fe3O4+8H+Fe2++2Fe3++4H2O
C.K37ClO3与浓盐酸(HCl)在加热时生成氯气: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3H2O
 D.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 + 3H2O  Al(OH)3 + 3H+
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里,反应3A(g)  B(g) + 3C(g)达到平衡
   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2mol、6mol。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入1 mol氦(He)(He与容器中气体不反应),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充入A、B、C各2 mol,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将A、B、C各减少1 mol,C的百分含量增加
 D.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达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16.25℃时, mol·L—1某一元酸HB的溶液中c(OH -)/ c(H+)=10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H+)=10 -11 mol·L -1                           
B. mol·L—1HB和NaB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为酸性,
则c(B -)> c(HB)> c(Na+)>c(H+)> c(OH -)  
C.·L—1HB和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B -)+ c(HB)= c(Na+)== mol·L -1
 D.·L -1HB和 ·L -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2 c(H+)+ c(HB)=c(B -)+2 c(OH -) 
17.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
   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mol·L -1     
 B.该硫酸50 mL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SO2  L
 C.配制200 mL mol·L -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
 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49%
18.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C.用图2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
①>②, 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87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
19.(9分)某中学要求学生在化学实验室里用标准卷尺、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和如图所示仪器,再用稀硫酸和宽度、厚度均匀的镁带测定气体摩尔体积。
假如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试回答下面问题:        
⑴稀硫酸和镁带应分别放置于        、        仪器中(填仪器编号);G管可以用化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仪器来改装,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名称是        。
⑵ 仪器丙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的水,上下移动两管可以调节液面的高低。甲乙两试管各有两根导管,用橡胶管连接对应接口后,若倒置盛稀硫酸的试管,可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你认为接口的连接方式是:A连接   ,B连接     ,C连接    (填接口的编号)
⑶ 实验中要取用一定质量的镁带样品投入试管中,你认为能否只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常用的托盘天平       (填能或否)称量,理由是                   。
20.(15分)粗盐提纯的研究。
 【有关资料】
化学式
CaCO3
CaSO3
CaC2O4
Mg(OH)2
Ksp
×10-9
×109
×10-9
×10 -1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粗盐的提纯和检验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方案。已知该粗盐样品中主要含有不溶性杂质Ca2+、Mg2+、SO42-等(其它杂质离子忽略),该小组设计流程如下:
【设计除杂过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   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KOH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6 mol·L-1的盐酸  1mol·L-1的盐酸
(1)操作①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
操作①后欲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42-离子,选出试剂组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                                                  (只填化学式)。
(2)操作②的名称为        ,若在操作②结束后发现溶液B略有浑浊,应采取的措施是                                                。某同学认为:其实很简单,只需更换一种用品---滤纸,就可以了。你认为是否正确?          。
【检验除杂效果】
(3)为检验溶液B中Mg2+、Ca2+是否除尽,通常分别取少量溶液B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验Mg2+是否除尽。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步骤二:检验Ca2+是否除尽。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某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效果最好的是下面       (填字母)溶液。  A、Na2CO3     B、Na2SO3     C、Na2C2O4
【获取纯净食盐】
(4)对溶液B加热并不断滴加6 mol·L-1的盐酸溶液,同时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2时停止加盐酸,得到溶液C。该操作的目的是                               。
(5)将溶液C倒入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              时(填现象),停止加热。
【问题讨论】
(6)在除杂过程中,向粗盐悬浊液中加试剂组A时需要加热,目的是                ,
该操作中控制溶液pH=12可确保Mg2+除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溶液B中Mg2+物质的量浓度将被控制在           以下。
21.(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请你一起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实验。
⑴提出猜想:
可能一: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
可能二:只发生双水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
…… 其它的可能,只有通过实验来说明。
⑵实验验证: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反应的可能性。
【实验Ⅰ】学生选择的实验用品: Na2SO3浓溶液、BaCl2稀溶液、稀盐酸;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从选择的药品分析,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
【实验Ⅱ】取5mL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也无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的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这种红褐色液体是            ;向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Ⅲ】将【实验Ⅱ】所得的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另一份加入BaCl2稀溶液,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实验Ⅳ】换用稀释的FeCl3溶液和Na2SO3溶液重复【实验Ⅱ】,产生的实验现象完全相同。
由以上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Ⅴ】拓展探究:若在FeCl3浓溶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分析其可能的原因除SO32-水解能力较CO32-小外,还有       。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22.(10分)高氯酸(HClO4)常用于塑料、电镀、人造金刚石工业,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新型的优良漂白剂。高氯酸联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器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2)通入反应器2的SO2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器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循环1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3.(13分)
(1)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合成
氨的原理是:                                     △H <0,
                                                               
生产流程如右图所示。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右图中条件选定的主要原因是(选填字母序号)            ;
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氨的合成      
B.铁触媒在该温度时活性大
C.工业生产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③ 改变反应条件,会使平衡发生移动。下图表示随条件改变,氨气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2)常温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以导电。
④ 用方程式表示氨气溶于水且显弱碱性的过程:                                ;
⑤ 氨水中水电离出的c(OH-)          10 -7 mol·L -1(填写“>”、“<”或“=”);(1分)
⑥ 常温下,将PH的和等于14的氨水和盐酸相同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
(3)为证明氨水是一种弱碱,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资料表明盐酸是强酸。下列实验方案切实可行的是          。
①,用pH计分别测其pH;
②用氢氧化钠和已知浓度的氨水分别配制pH等于9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氨水,然后各加水稀释1000倍,再用pH计测定溶液pH,并比较其变化;
③,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pH;
④,然后测定溶液的导电性;
24.(9分)  设反应Ⅰ   Fe(s)+CO2(g) FeO(s)+CO(g)  △H=Q1的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Ⅱ   Fe(s)+H2O(g) FeO(s)+H2(g)  △H=Q2的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1)从上表可推断,反应Ⅰ是___ (填“放”或“吸”)热反应;
(2)现有反应Ⅲ
  H2(g)+CO2(g) CO(g)+H2O(g)   △H= Q3
①根据反应Ⅰ与Ⅱ推导出K1、K2、K3的关系式K3=________;可推断反应Ⅲ是_____(填“放”或“吸”)热反应。要使反应Ⅲ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右移,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
A.缩小容器体积          B.降低温度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设法减少CO的量      E.升高温度
②根据反应①与②推导出Q1、Q2、Q3的关系式Q3=_______;
(3)现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CO2,再慢慢通入H2,使发生上述反应Ⅲ,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改变H2的起始量,容器中 CO的体积分数也随之改变,请在右图中画出CO的体积分数随n(H2)变化的示意图。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5.(10分)某有机物X(分子式为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为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式特进行如下实验(见下表),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
①
X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②
X与醇或羧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均能生成有水果香味的有机物。
③
在一定条件下X的分子内脱水产物(非环状化合物)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④
g X与100 mL 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1)X的可能结构简式
Ⅰ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X发生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                    ______
(3)有机物X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
A.水解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去反应           E.加聚反应              F.中和反应
(4)下列物质与X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____,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序号)______。
    
                    
          
(5)写出有机物CH3CH(C2H5)CH(CH3)=CH2               的名称                 
六、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10分,考生只能选做一题。26小题为“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的试题,27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的试题)
26. (10分)(Ⅰ)已知有两种有机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羰基可以与乙炔钠(HC≡CNa)发生反应,如:
双键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化剂作用可得到羰基化合物,如:
现有化合物A 的一系列反应,起始物为只有一个侧链的芳香烃(某些反应条件略去)
试回答: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E→G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含有甲基和苯环且属于酯类的有机物的共有_____种。
 (Ⅱ)2000年,美日三位科学家因为对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和发展而获得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经过研究发现在塑料聚乙炔中添加碘这一杂质后,聚乙炔便像金属那样具有导电性。聚乙炔具有导电性,关键是聚乙炔的特殊结构和碘这一杂质在起作用。聚乙炔的形成过程表示为:
有一种与聚乙炔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04。
(1)已知A分子的核磁共振谱氢原子光谱只有一个峰;则其结构简式为             。它的三氯代物有____种同分异构体;六氯代物有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2)最近,我国一留美化学家参与合成了一种新型炸药B,它跟三硝基甘油一样抗打击、抗震,但一经引爆就发生激烈爆炸,据悉是迄今最烈性的非核爆炸品。B的化学式可以看成A分子的硝基取代物,同种元素的原子在B分子中是毫无区别的。若该化合物发生爆炸时只生成CO2和N2,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7、(10分)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