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广东省珠海实验中学、东莞六中2017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模板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广东省珠海实验中学、东莞六中2017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模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广东省珠海实验中学、东莞六中2017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
2016-2017学年广东省珠海实验中学、东莞六中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3>F2 D.F3>F1>F2
2.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
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
D.在t=6t0时刻,A、B相遇
3.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物体在第5 m/s
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
D.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是50 m
4.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Ⅰ号”和“风云Ⅱ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Ⅰ号”卫星轨道(极地圆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并且通过两极,绕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12h.“风云Ⅱ号”气象卫星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绕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4h,则“风云Ⅱ号”卫星比“风云Ⅰ号”卫星(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A.轨道半径小 B.线速度小 C.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大
5.如图所示,小球C置于光滑的半球形凹槽B内,B放在长木板A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减小木板的倾角θ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受到的压力逐渐变大 B.A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C.C对B的压力逐渐变大 D.C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6.距地面高5m的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2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小车始终以4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可求得h等于(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A. m B. m C. m D. m
7.如图所示,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传动的轮A和B水平放置,两轮半径RA=2RB.当主动轮A匀速转动时,在A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A轮边缘上.若将小木块放在B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轮也静止,则木块距B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 )
A. B. C. D.RB
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A,mB(mA≠mB)的物体通过轻绳相连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第一次在恒力F1的作用下向左加速运动,绳子拉力为T1;第二次在恒力F2(F1≠F2)的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绳子的拉力为T2,则T1和T2的关系是(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A.= B.=
C.= D.=
9.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水平横杆,横杆左端的固定斜杆与竖直方向成α角,斜杆下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同时横杆右端用一根细线悬挂相同的小球.当小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β(β≠α)保持不变.设斜杆、细线对小球的作用力分别为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大小不相等 B.F1、F2方向相同
C.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tanα D.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tanβ
10.如图所示,固定的半球面右侧是光滑的,左侧是粗糙的,O点为球心,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A静止在球面的左侧,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N1;小物块B在水平力F2作用下静止在球面的右侧,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N2,已知两小物块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则(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A.F1:F2=cos θ:1 B.F1:F2=sin θ:1
C.N1:N2=cos2 θ:1 D.N1:N2=sin2 θ:1
11.如图所示,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顶端有甲、乙两个小球,甲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乙以初速度v0沿斜面运动,甲乙落地时,末速度方向相互垂直,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斜面的高度h= B.甲球落地时间为
C.乙球落地时间为 D.乙球落地速度大小为
1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A. B. C. D.
二、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15分)
13.(8分)如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1)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 .
(2)图2是实验所得纸带,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和s3.a可用s1、s3和△t表示为a= .
图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 mm,s3= 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7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中,请作出F﹣L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 cm,劲度系数k= N/m.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
优点在于: .
缺点在于: .
三、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共37分)
15.(10分)如图甲所示,质量m=2kg的物块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t=,利用速度传感器得到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