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白银五中试卷高一语文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白银五中试卷高一语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考场: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园安徽馆,选取明清徽派建筑的精典元素作为外墙装饰,粉墙上山水意境之美令众多游客驻足流连。
B.我坐在暖烘烘的沙滩上,眺望浩缈的大海,观看为了一块面包而聒噪的海鸥。
C.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恢弘气势和精彩表演,强烈地震撼了观众。
D.候鸟们凭着体内孕藏的惊人能量,一路搏击风雨,书写了万里迁徙的生命奇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 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 画山水。
A.遏制 次序 善于 B.遏制 秩序 擅长
C.遏止 秩序 擅长 D.遏止 次序 善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秦贪,负其强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①相如引车避匿
②引赵使者蔺相如
C.①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②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D.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且陛下春秋高    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舍相如广成传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天雨雪 ④而相如庭斥之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⑥完璧归赵
⑦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⑧宁许以负秦曲
⑨单于壮其节 ⑩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A.①②③/⑤⑥⑧/⑩/④⑦⑨ B.①③/⑤⑩⑧/⑩/④②⑨
C.①③/②⑨/④⑤⑩/⑥⑦⑧ D.①②⑨/⑤⑥⑩/⑧/④⑦②
8.下列句子不属同类句式的一项是( )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和氏璧,天下共传宝 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2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考场: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A俄罗斯富商议员克里莫夫以时速2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大道上行驶,结果与一棵大树亲密接触,险些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B奥兰多魔术队的球星霍华德逐渐成长为NBA第一中锋,其原因是他超强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意识分不开的。
C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格外重要。
D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零排放,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的研制和壮大,让人类看到了克服汽车弊病的希望。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窃:偷偷地
B.秦王不怿,为一击击           怿:高兴
C.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为:替,给
D.相如顾召赵御史                 顾:回头
11.下列语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秦御史前书曰 B.左右欲刃相如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D.而相如廷叱之
12.对“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是为了呼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结构完整。
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所起的作用。
C.交待了秦从此不敢再出兵赵国的原因。
D.指出廉颇负荆请罪的主要原因。
(二)阅读《苏武传》 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1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第二年
B.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平时,向来
C.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女弟:妹妹
D.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完成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为武置酒设乐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B.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3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考场: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C.①故使陵来说足下 ②故木受绳则直
D.①虽蒙斧钺汤镬 ②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15.下面对全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 年。
B.缑王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精神的真正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的崇高气节。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17.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 )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考场: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课文内容默写。(10分)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夫人之相与,俯仰之间。 , ;或因记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
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
四,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祭孔大典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至直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祀孔子的典礼,称为“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最初祭孔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参加祭孔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孙。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后,“家祭”仍照常进行。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
《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
5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考场: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为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祭孔音乐,引入了交响乐、合唱乐团的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祭孔大典”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
B祭孔活动从孔子卒后就开始时,刘邦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
C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祭孔活动开始升格。
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
A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是出自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
B自唐玄宗开始,祭孔活动开始升格,宋明时代已达到帝王规格。
C到了民国政府时期,祭孔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
D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是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的组成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2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祭孔活动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至直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C自汉高祖刘邦以来,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
D祭孔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五,语言运用.(共8分)
23,(4分)请你仿照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句式和修辞,再写两句话,组成排比句。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4,(4分)下面各句中的表达有问题,请改正。
(1)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2)贵厂领导十分热情请我做技术顾问,厂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我很感动。(3)鄙人才疏学浅,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你狗尾续貂。
六、写作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直到后来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立意,自主命题,文体不限。
6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考场: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二题选择题部分(共33分,1-9每题2分,其它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5
16
17
18
20
21
22
19、翻译(9分)
三、默写(10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不给分)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夫人之相与,俯仰之间。 , ;或因记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
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
五,语言运用.(共8分)
23,(4分)请你仿照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句式和修辞,再写两句话,组成排比句。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4,(4分)下面各句中的表达有问题,请改正。
(1)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2)贵厂领导十分热情请我做技术顾问,厂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我很感动。(3)鄙人才疏学浅,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你狗尾续貂。
1、
2、
3、
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