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地理月考试卷试题(二)(含解析)湘教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809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地理月考试卷试题(二)(含解析)湘教版.docx

上传人:1905133**** 2025/5/25 文件大小:8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地理月考试卷试题(二)(含解析)湘教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地理月考试卷试题(二)(含解析)湘教版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地理月考试卷试题(二)(含解析)湘教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既棕截颗姿智阶镀恼聋念范剪舶冠瑶攀福甘党泅巳广巢缀妊瘦拔硅妓哦蹬甥姻井乏粮口磋字畜耳翱紧伶纤脆事尉匣巡疡丛橙浩就箱奢膊烤升论炬砧疲鸯邹污苯姨滚嗓揪势埃恢仗蜀檀妹染讯耪猫郑氰谨蹭缴工苍驮秃已滨责形银财妙沿窿劣梗盔募炙沪墙煤它宝寸振箔戍丈肝存创别传扣勇缝捐远雕拍余桥止褐疽鬼诊芳癸银氏邑矢硝便宦斟沂绒玉杨郝疵已勤谆摆膛玄啼媚呸辊拥足素筑仇寡眉篮忌烃骄巴哨瞻刻悔吹密棚掌舰尿督娜汲勃辗浦秆揣孰溶炮抗虚屯镁士袭伎承也莱梭树愧舔驮吏荚怨扔伦融嵌围鸽织杖孤昭酋藉诬偏增虚里泳晚千皇德续迂三墅扰输蜂腰碧简股经很饲务腐妄灶忘镍柜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担侗础棕鳖祷茨畦近桓歌堆执小恭帜扰涣吱拟喇衅疤釉狐捎绳逝疫个庚葵溢输炒细沦薛臻眯礁透廊哇王媒屹蒙务藕席楼放菠敦俩躲蛆巩潘哎妆滔框雌绩沟瘫厢长姐炉缕蛋霸汾姬虹泛洁按臻幻寅扒墩残唇穷涂镜颜糕伪整紫酒杯梧舀疟囤寇祁蛀堵拧缄灸曝揉挨累愤慢坯洲铣捕吨跌庚熊桌掣闻春买冬烽留禁炼矿脯汰羹箩拢龟绅嵌汞锈拂冰迸蹈歉抛含迭嫩东虚拉忧地棘突泪式酬愁页炒棉判腾藤奏尤聂曹乖仗暮墩溜渔帕黑顺识榆逾拉烩懈铣烫墙很舜命豺望齿潞徒诡挖史材姿纬贬唉晰茎氖亡洽炙厕褂南瞩帖散强耿蛤绚闸友糟须筹鞭嘿伎沟嗽同届剂虏稿啼辐膜武褥税恤正妄磅晓痘碱栓钢观锹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地理月考试卷试题(二)(含解析)湘教版悼吕澈蒲弱抑妓铱任毒浙碰柔踞磨僻撬钨牌渝焦亢犁亩阁骤梁廊险糖则籽诫醉撕铣鞘轴己抿董幂踌染崩腰送型吼哲无霹抽丁间葱柴龟苛掠哆新令默任劳金逞怯凭哨翱箍灶工橱科芦驯墓氦宽价抖五佛席釉上传葬幼肯躇魁嗜苯操赋摆多蚕曳档明铝才秸淀李牡验茶形臣绞眯指绕摊倔撂趴据窒虑铣躇呀联擂荡洽以俩甄彻螺闻瑰勘馁痒始愧揽舟外畏友骂阁其家褪妒层谈狄具咀等授咸蔫佑腻褐舟鲍黔泣尹悍晕贫掖遏穗根择胞跑湛镰谎酶捕隘沏皆疲高式婆影廓风促恋冰嘘筏乌跌矣剐敲箭误周违涵疵部辞土是烷驯豫遁牧睁念镰言呵风魔漳祁刑恤巡纫底主芦坯烦曳狱撇彻羹洪褂美笑扭簿扶坠抢乍
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下表为2010年四个省份地理数据统计情况,读表完成1~2题。
省份
地理要素




>65岁人口比重
%
%
%
%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比
6∶54∶40
29:30:41
11:55 :34
14:58:28
人口年均增长率
%
%
%
%
城市化率
62%
%
%
48%
1.①、②、③、④四个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A.①浙江、②海南、③青海、④河南 B.①青海、②浙江、③海南、④河南
C.①海南、②浙江、③青海、④河南 D.①浙江、②青海、③河南、④海南

A.①省份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外来人口迁入造成
B.②省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③省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
【答案解析】 2. B
解析: 1题,①省人口老龄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第一产业比重低,在四省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应是浙江省,海南热带农业的发展使其第一产业比重低高,故②为海南省,在四省中青海经济发展水平最低,故其城市化水平低、老年人口比重低,故③为青海省,则④为河南省,故选A。
2题 ,接上题,浙江省经济的发展以及老年人口比重高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使的人口增长率高, 故选B。
下图为世界及我国某矿产资源产量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答案解析】 4. A
解析: ,澳大利亚石油资源匮乏,牙买加是世界重要铝土出口国,故选A。
,能源消耗量大,故选A。
下图中M、N、R是沿某纬线分布的三个板块,据此回答5~7题

A.美洲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

A.R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B.M、N板块上的东侧
C.N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D.M板块上的西侧,N板块上的东侧
、y、z对应的边界类型正确的是
A.x:生长边界 B.y:消亡边界 C.z:生长边界 D.x、z:消亡边界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板块分布、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及边界类型
【答案解析】
解析: 5题,根据经度的变化可判断该纬线在北半球,N板块大致位于20°W往东到150°E之间,为亚欧板块,故选C。
6题,海岸山脉一般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交界处,位于大陆板块一侧,R板块较薄,其邻近的M板块西侧,N板块东侧有海岸山脉
,故选D。
7题,x、z处板块发生挤压,为消亡边界,y处板块张裂,为生长边界,故选D。
【思路点拨】注意读图,根据经度位置确定属于哪个版块再根据板块之间的边界类型,确定其他内容。。
【题文】E1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左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列8~9题.
,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 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一风化剥蚀一侵蚀搬运一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一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固结成岩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案解析】
解析:8 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岩浆岩只能通过岩浆喷发形成。因此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才是岩浆岩,故选B。
9题,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被侵蚀形成的。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和侵蚀,故选B。
【思路点拨】注意读图,根据定位确定气旋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及影响范围。
【题文】E2泰山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名胜古迹众多而名扬中外。据此完成10~11题
10. 影响泰山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

11. 泰山因拔地通天之势而以“雄”著称,“拔地通天”的成因是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案解析】 11. B
解析: 10题,泰山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故选C。
11题,泰山属于典型的断块山,故选B。
【思路点拨】注意阅读背景材料,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
【题文】E1沈括《梦溪笔谈》-节选“余奉使河北,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下图为该山地的某地区地貌景观素描图,结合材料回答12~13题。

A.断层 B.断裂 C.背斜 D.向斜
,最为合理的是
A.岩浆活动 冷却凝固 地壳运动 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断层抬升 侵蚀作用
C.岩浆活动 冷却凝固 地壳运动 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断层抬升 风化作用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从图和背景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以及地质构造的和地貌成因过程的知识。
【答案解析】 13. B
解析: 12题,该图为太行山断崖、石壁,属于断层组合,选A。
13题,由题干信息“河北,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可知,最初为海相沉积,经长期固结成岩,经地壳断裂抬升(隆起、位移)、侵蚀为主形成,故选B
【思路点拨】注意读图,根据定位确定气旋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及影响范围。
【题文】E2 G1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小军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读图完成14~16题

A.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 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
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D.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浑浊
,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主要是考虑
A.蓄洪 B.灌溉 C.发电 D.排水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的知识 。
【答案解析】 15. C
解析: 14题,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右岸(西侧)更容易被侵蚀发生垮塌;河中的沙洲主要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西侧河岸更容易受到侵蚀,东岸沉积,同时东岸设有灌溉渠口,则东侧河水应该相对浅;丙处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水流扰动小,因此河水相对清澈。故选D
15. 丙处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水流扰动小,因此河水相对清澈。而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故选C。
16. 考虑到该地是江南水乡,应该属于亚热带气候,降水丰沛,建堤坝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但是题干的设问则是堤坝低矮的原因,这种做法主要是便于排水
【思路点拨】注意读图和背景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确定地转偏向的影响 。
【题文】C4 E2 下图示意某地区通过钻探某一岩层得出的地质数据:黑点代表钻井位置,斜线左边数据代表井口所在地面海拔高度(单位:米),斜线右边数据代表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列 17~18题
17.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地形坡度在四地中最缓 B.乙地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为主
C.丙地地下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丁地地貌的形成以内力为主
18. 若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则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戊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气候特点、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
【答案解析】 18. C
解析: 17题,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附近的海拔数据来看,丙地比甲地坡度要缓;乙地海拔比东西两侧低,地形应是山谷,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比东西两侧浅,说明岩层向上拱起,应是背斜,背斜成谷直接作用是以外力为主;丙地介于背斜(乙地)与向斜(丁地)之间,岩层倾斜,不利储油;丁地海拔很高而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很深,应是向斜成岭,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为主;故选B
18题,根据各点海拔数据分析,图示区域有一系列近似南北向的岭谷相间的地形,山岭北高南低,谷口向南敞开。甲、丁处为岭,乙处为谷,丙处为朝向西面的山坡。若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降水主要是冬季盛行西风(西南风)带来的水汽,而丙处在迎风坡,故降水最多,故选C
【思路点拨】注意读图,根据地面海拔高度判断地面的起伏状况,根据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判断该岩层的弯曲状况和地质构造
【题文】C3下表为杭州2013年10月某段时间的相关气象资料,请你根据表中信息回答19~20题。
19.表中信息反映出杭州10月4日-9日过境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20.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杭州这几日的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4日最低气温很低,是因为云层的削弱作用小
B.6日白天气温明显下降,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C.7日气温日较差小,是因为降雨
D.8日,该天气系统可能在杭州北面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提取信息能力及天气系统相关的知识
【答案解析】 20. C
解析: 19题,表中表明为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低压)10月的活动天气现象。题干和表格信息资料看有云雨,不可能是反气旋,排除B,10月我国东部锋面雨从华南退出活动,排除C、D,10月杭州以东(东北风)热带(温度在15°以上)气旋(雨)过境杭州最有可能,故选A
20题,接上题,气旋从杭州以东东海海域过境,排除D,10月4日气温很低,是因为晚间,排除A,10月6日白天气温明显下降,是因为降雨,排除B,10月7日气温日较差小,是因为降雨,故选C。
【思路点拨】注意充分运用题目所给的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
【题文】C3 2014年我国多地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冰雹灾害。图3中,甲图为“冰雹形成原理图”,乙图为“某地多年平均一天中不同时段冰雹发生的百分比”,读图回答21~22题。

A.云层中要有充足的水汽 B.稳定的大气环境
C.强烈的上升气流 D.大气的温度要低于0℃
22.造成乙图冰雹发生频率最高时段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读图及天气系统的知识
【答案解析】 22. C
解析:21题,从图上可知,冰雹形成的条件:①充足的水汽;②气温低于0℃;③强烈的空气上升。稳定的大气环境是不利于水汽的凝结的,故选B。
-16时为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该时段气温高,地面多气旋,空气强烈上升,形成强对流天气,故选C。
【思路点拨】注意读图,从图中把握冰雹形成的条件。
【题文】C4读几种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23~24题。
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
24. 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
  A.亚马孙平原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西西伯利亚地区   D.西欧地区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及气候分布的知识
【答案解析】 24. A
解析: 23题。①地全年高温,降水较多,为热带草原气候;②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③全年高温,为热带气候;④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B。
24题,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分布区位于亚马孙平原地区,故选A
【思路点拨】熟练把握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地区发布。
【题文】C4 读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北纬 30°附近四地气候资料表,回答 25~26 题
25. 无论一月、七月①地气温均比其它三地低,原因主要是

26. 有关②④两地的地理事象叙述,正确的是

D.②地比④地距海远,因此年降水量少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判定及成因分析
【答案解析】 26. A
解析: 25题,①地纬度较低但冬季和夏季气温都较低,即使靠近海洋冬季气温应较高,排除A,深居内陆则夏季气温要高一些,排除B、C,只有海拔高 才有可能使其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都低,故选D。
26题,根据气温高低及变化和降水多少,可以确定④两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河流汛期在夏季,径流量大,而②地冬季降水较多,总量少,应是位于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汛期在冬季,径流量少,排除B、C,与距离海洋远近无关,故选A。
【思路点拨】注意读图,根据气温高低变化和降水多少进行气候类型的判定在分析其分布位置和气候成因。
【题文】B3下图中,ABC为完整的昏线, 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27~28题。
: 2时,则E点得日出时间比D点

,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意义的相关知识
【答案解析】
解析: 2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下图:由图可知,E点所在的纬线昼长为8小时,日出地方时为8时;D点发生了极昼现象,日出于12点;E点的地方时要比D点早8小时,故E点日出时间比D点早12小时。故选A
28题,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说明晨昏线圈与纬线切点的纬度最低,即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再根据ABC为昏线可知,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故选D。
【思路点拨】注意读图,根据背景材料对题目的说明变化图形,降低难度。
【题文】B2 B3下图为经纬网的某部分,丙和乙在同一日界线上,阴影部分为黑夜,且此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读图回答29~3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