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济南市历下区期中历史考试试卷(时间轴与历史背景探究) 】是由【朱老师】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济南市历下区期中历史考试试卷(时间轴与历史背景探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济南市历下区期中历史考试试卷(时间轴与历史背景探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下列关于“夏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B. 建立在公元前21世纪
C. 国都设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
D. 开国君主是商汤
2. 下列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B. 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C. 他们的统治方式是以礼仪制度为基础
D. 他们都曾一度成为霸主
3. 下列关于“战国七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指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B.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 他们之间的战争规模和激烈程度超过春秋时期
D. 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分裂的局面
4. 下列关于“秦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立在公元前221年
B. 国都设在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
C.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等
D. 开国君主是商汤
5. 下列关于“汉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B. 西汉时期,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
C. 东汉时期,出现了黄巾起义
D. 汉朝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传说中,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他在位时,采用“禅让制”的方式传位给继承人。
2.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是第一个称霸的君主,他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使齐国国力强盛。
3.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
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5. 汉武帝时期,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仔细阅读材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材料二: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
问题:(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建立的国家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2.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二:东汉时期,出现了黄巾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有纲领、有口号的农民大起义。
问题:(1)根据材料一,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黄巾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1.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3. 简述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主要措施。
4. 简述东汉时期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论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与秦国统一六国之间的关系。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仔细阅读材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
材料二: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
问题:(1)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二:东汉时期,黄巾起义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有纲领、有口号的农民大起义。
问题:(1)根据材料一,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黄巾起义反映了当时社会哪些矛盾?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 A
解析: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由大禹建立,故选A。
2. C
解析:春秋五霸的统治方式并非完全以礼仪制度为基础,他们的权力来源于军事力量和诸侯的认可,故选C。
3. D
解析:战国七雄中,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分裂的局面,故选D。
4. A
解析:秦朝建立在公元前221年,国都设在咸阳,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故选A。
5. D
解析:汉朝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故选D。
二、填空题
1. 禅让制
解析:大禹采用禅让制的方式传位给继承人,即通过推举而非世袭。
2. 管仲
解析: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使齐国国力强盛。
3. 商鞅变法
解析: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
4. 皇帝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三、材料分析题
1. (1)秦朝
(2)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
2.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黄巾起义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
四、简答题
1.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制,实行阡陌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历史意义: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三公九卿;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建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3.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主要措施: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察举制,选拔贤能;设立太学,培养官员;实行盐铁官营,增加财政收入。
4. 东汉时期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政治腐败,官逼民反;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阶级斗争激烈。历史意义: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有纲领、有口号的农民大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五、论述题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与秦国统一六国之间的关系: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秦国通过变法,增强了国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六、材料分析题
1. (1)富国强兵
(2)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黄巾起义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