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工程测量》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二)适用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一门主要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解决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
(四)开发思路:
《工程测量》的课程结构是以比较完善的测量学科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提供适应性强、内容比较先进的工程测量理论和技术方法。通过学习工程测量,明确测量科学技术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以期熟练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和应用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等主要测量仪器的构造、检验校正和使用方法,一般测量工具的构造与使用方法;熟练掌握角度测量、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导线测绘等测量工作;掌握比较完善系统的普通测量基本知识和本专业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小地区控制测量、测设的基本工作、线路曲线测设、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光电测绘仪、全站仪等现代仪器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和土模工程中的应用.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工程测量 学习领域(108学时)
序号
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
1
绪论
任务一 测量学的任务及作用
任务二 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
任务三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范围
任务四 测量工作概述
2
水准测量
任务一 水准测量原理
任务二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任务三 水准测量的方法
任务四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任务五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任务六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任务七 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
3
角度测量
任务一 角度测量原理
任务二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与使用
任务三 水平角观测方法
任务四 竖直角观测方法
任务五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任务六 水平角观测的误差分析
4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任务一 钢尺量距
任务二 视距测量
任务三 直线定向
5
全站仪及GPS测量简介
任务一 全站仪简介
任务二 角度测量与距离测量
任务三 坐标测量
任务四 坐标放样
任务五 GPS概述
任务六 GPS的组成
任务七 GPS坐标系统
任务八 GPS卫星定位原理
6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任务一 测量误差概述
任务二 评定精度的指标
任务三 误差传播定律
任务四 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7
小区域控制测量
任务一 控制测量概述
任务二 导线测量
任务三 交会定点
任务四 小三角测量
任务五 三、四等水准测量
8
地形测量
任务一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任务三 地形图的应用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9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任务一 施工测量概述
任务二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任务三 施工测量中点位测设的方法
10
线路的曲线测设
任务一 线路平面组成和平面位置的标志
任务二 圆曲线的测设
任务三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任务四 圆曲线加缓和曲线及其主点测设
任务五 加缓和曲线后曲线的详细测设
任务六 遇障碍时曲线的测设方法
任务七 任意点极坐标法测设曲线
11
铁路及公路线路测量
任务一 铁路线路测量概述
任务二 新线初测
任务三 新线定测
任务四 线路施工测量
任务五 既有铁路线路和站场测量
任务六 公路线路测量
任务七 公路施工测量
12
桥梁测量
任务一 桥轴线长度所需精度估算
任务二 桥梁的控制测量
任务三 桥梁墩、台中心的测设
任务四 桥梁放样测量
13
隧道测量
任务一 概述
任务二 隧道进洞测量
任务三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任务四 隧道贯通精度的预计
任务五 隧道施工测量
任务六 隧道竣工测量
四、学习情境教学方案设计
学习情境一 绪论(4学时)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能力目标
了解工程测量的任务与作用;掌握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熟练掌握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主要内容
测量学的任务及作用;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范围;测量工作概述.
教学媒体
教学投影仪、电子课件、教材。
教学方法
讲授法,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应具备知识和基本能力
了解电子水准仪的读数方法,掌握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电子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的区别。
教师安排
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教师1名.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结果考核。每组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考核任务.
考核时间
在本学习情境完成后进行,规定考核时间。
学习情境二 水准测量(14学时)
能力目标
掌握水准测量原理;了解操作、使用、检验微倾式水准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掌握实施普通水准测量;掌握实施四等水准测量;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教学媒体
教学投影仪、电子课件、教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应具备知识和基本能力
掌握水准测量原理;了解操作、使用、检验微倾式水准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掌握实施普通水准测量;掌握实施四等水准测量;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教师安排
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教师1名。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结果考核。每组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考核任务。
考核时间
在本学习情境完成后进行,规定考核时间.
学习情境三 角度测量(16学时)
能力目标
掌握角度测量原理;了解操作、使用、检验光学经纬仪;掌握用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掌握测定竖直角;了解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角度测量原理;光学经纬仪的构造与使用;水平角观测方法;竖直角观测方法;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水平角观测的误差分析.
教学媒体
教学投影仪、电子课件、教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应具备知识和基本能力
掌握角度测量原理;了解操作、使用、检验光学经纬仪;掌握用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掌握测定竖直角;了解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教师安排
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教师1名。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
考核时间
在本学习情境完成后进行,规定考核时间。
学习情境四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18学时)
能力目标
了解实施钢尺一般量距;掌握实施钢尺精密量距;掌握描述直线定向;掌握操作和使用罗盘仪;了解相位法光电测距原理和测距仪的主要检测方法;了解操作和使用测距仪;掌握操作和使用全站仪。
主要内容
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直线定向。
教学媒体
教学投影仪、电子课件、教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应具备知识和基本能力
了解实施钢尺一般量距;掌握实施钢尺精密量距;掌握描述直线定向;掌握操作和使用罗盘仪;了解相位法光电测距原理和测距仪的主要检测方法;了解操作和使用测距仪;掌握操作和使用全站仪。
教师安排
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教师1名。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结果考核。每组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考核任务。
考核时间
在本学习情境完成后进行,规定考核时间。
学习情境五 全站仪及GPS测量简介(6学时)
能力目标
掌握全站仪的结构与功能,能熟练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熟悉全站仪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主要内容
全站仪简介;角度测量与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坐标放样;GPS概述;GPS的组成;GPS坐标系统;GPS卫星定位原理。
教学媒体
教学投影仪、电子课件、教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应具备知识和基本能力
掌握全站仪的结构与功能,能熟练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熟悉全站仪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教师安排
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教师1名。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结果考核。每组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考核任务。
考核时间
在本学习情境完成后进行,规定考核时间。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学习情境六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6学时)
能力目标
了解测量误差的分类;掌握计算算术平均值;了解评定观测值精度的标准;掌握计算观测值函数中误差.
主要内容
测量误差概述;评定精度的指标;误差传播定律;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教学媒体
教学投影仪、电子课件、教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应具备知识和基本能力
了解测量误差的分类;掌握计算算术平均值;了解评定观测值精度的标准;掌握计算观测值函数中误差.
教师安排
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教师1名。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结果考核。每组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考核任务。
考核时间
在本学习情境完成后进行,规定考核时间.
学习情境七 小区域控制测量(4学时)
能力目标
了解导线测量的形式与等级;熟练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熟练掌握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掌握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工作;掌握各种交会测量.
主要内容
控制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交会定点;小三角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
教学媒体
教学投影仪、电子课件、教材。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应具备知识和基本能力
了解导线测量的形式与等级;熟练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熟练掌握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掌握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工作;掌握各种交会测量。
教师安排
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教师1名.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结果考核。每组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考核任务。
考核时间
在本学习情境完成后进行,规定考核时间。
学习情境八 地形测量(2学时)
能力目标
了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地物和地貌的表示方法;了解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掌握常规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了解应用地形图求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求直线的坐标方位角、长度和坡度;了解量算图上某区域的面积;了解按限制坡度在地形图上选最短线路;了解应用地形图绘制某一方向的纵断面图,确定汇水面积,绘出填挖边界线以及进行土地平整中的土石方量估算等。
主要内容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
教学媒体
教学投影仪、电子课件、教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应具备知识和基本能力
了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地物和地貌的表示方法;了解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掌握常规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了解应用地形图求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求直线的坐标方位角、长度和坡度;了解量算图上某区域的面积;了解按限制坡度在地形图上选最短线路;了解应用地形图绘制某一方向的纵断面图,确定汇水面积,绘出填挖边界线以及进行土地平整中的土石方量估算等。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教师安排
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教师1名。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
考核时间
在本学习情境完成后进行,规定考核时间.
学习情境九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2学时)
能力目标
了解测设的基本概念;掌握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掌握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了解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主要内容
施工测量概述;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施工测量中点位测设的方法。
教学媒体
教学投影仪、电子课件、教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应具备知识和基本能力
了解测设的基本概念;掌握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掌握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了解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教师安排
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教师1名。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结果考核。每组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考核任务。
考核时间
在本学习情境完成后进行,规定考核时间。
学习情境十 线路的曲线测设(18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