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四川师范大学专升本试题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四川师范大学专升本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四川师范大学专升本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 总分:______分 姓名: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速度保持不变
B. 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C. 第三定律表明物体受到的力与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以上都是
2. 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
B.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热量可以转化为功
C.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功可以转化为热量
D. 以上都是
3. 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B.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无关
C.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成正比
D. 以上都是
4. 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 以上都是
5.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 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D. 以上都是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力
B.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C. 离子键是原子间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化学键
D. 以上都是
7. 下列关于生物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透过性
B.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C.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所有物质
D. 以上都是
8. 下列关于地球运动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B.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
C. 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D. 以上都是
9.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
B.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
C. 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
D. 以上都是
10. 下列关于历史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
B.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
D. 以上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正确的有( )
A. 投掷物体运动
B. 弹性碰撞
C. 转动运动
D. 滑动摩擦
2. 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正确的有( )
A. 热机工作原理
B. 热力学循环
C. 热力学第二定律
D. 热力学第三定律
3. 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正确的有( )
A. 发电机
B. 变压器
C. 电动机
D. 电磁铁
4. 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正确的有( )
A. 潜望镜
B. 眼镜
C. 望远镜
D. 显微镜
5.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 核外电子按能级排布
C. 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D. 原子核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B. 离子键是原子间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化学键
C.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D. 氢键是非金属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7. 下列关于生物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透过性
B.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C.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所有物质
D.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8. 下列关于地球运动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B.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
C. 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D. 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
9.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
B.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
C. 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
D. 地理环境具有地域性、整体性、差异性
10. 下列关于历史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
B.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
D. 唐太宗实行“贞观之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 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及其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3.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及其应用。
4. 简述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5. 简述原子的结构及其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论述能量守恒定律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2. 论述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及其在物质结构中的作用。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求:
(1)物体运动5秒后的速度;
(2)物体运动5秒后通过的距离;
(3)物体运动5秒后的平均速度。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 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共同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因此选项D正确。
2. A
解析: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领域的体现,表述了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因此选项A正确。
3. A
解析: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因此选项A正确。
4. B
解析:根据斯涅尔定律,光从光密介质(如水)进入光疏介质(如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选项B正确。
5. D
解析:原子结构的基本描述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因此选项D正确。
6. D
解析: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金属键是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因此选项D正确。
7. D
解析:生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透过性,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所有物质,因此选项D正确。
8. D
解析: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因此选项D正确。
9. D
解析: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地理环境具有地域性、整体性、差异性,因此选项D正确。
10. D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唐太宗实行“贞观之治”,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因此选项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解析: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投掷物体运动、弹性碰撞、转动运动、滑动摩擦等,因此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
2. ABC
解析: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包括热机工作原理、热力学循环等,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是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不属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因此选项ABC正确。
3. ABC
解析: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电磁铁等,因此选项ABC都是正确的。
4. ABCD
解析:光的折射现象在光学仪器中有广泛应用,如潜望镜、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因此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
5. ABCD
解析:原子结构的基本描述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核外电子按能级排布,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
6. ABC
解析: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而氢键是非金属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因此选项ABC正确。
7. ABCD
解析:生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植物细胞),这些结构都具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特点,因此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
8. ABC
解析: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因此选项ABC正确。
9. ABCD
解析: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地理环境具有地域性、整体性、差异性,因此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
10. ABCD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唐太宗实行“贞观之治”,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因此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
三、简答题
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内容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意义在于揭示了惯性的概念,为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 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及其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解析: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为: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3.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应用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电磁铁等。
4. 简述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解析:光的折射定律表述为: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由斯涅尔定律描述。应用包括潜望镜、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5. 简述原子的结构及其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
解析: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核外电子按能级排布。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而核外电子的重新组合导致化学性质的改变。
四、论述题
1. 论述能量守恒定律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解析:能量守恒定律在自然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热力学、电磁学、力学等领域。它揭示了自然界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规律。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在于,它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 论述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及其在物质结构中的作用。
解析: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金属键是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氢键是非金属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在物质结构中的作用在于,它们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等。
五、综合应用题
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求:
(1)物体运动5秒后的速度;
解析: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 = at,代入a = 2m/s²,t = 5s,得到v = 2m/s² × 5s = 10m/s。
(2)物体运动5秒后通过的距离;
解析: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 = ²,代入a = 2m/s²,t = 5s,得到s = × 2m/s² × (5s)² = 25m。
(3)物体运动5秒后的平均速度;
解析:平均速度v = (v₀ + v) / 2,其中v₀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由于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v₀ = 0,代入v = 10m/s,得到v = (0 + 10m/s) / 2 = 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