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第9章--健康地生活--第1讲--传染病和免疫.ppt

格式:ppt   大小:1,36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9章--健康地生活--第1讲--传染病和免疫.ppt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5/5/27 文件大小:1.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9章--健康地生活--第1讲--传染病和免疫.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9章--健康地生活--第1讲--传染病和免疫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9章--健康地生活--第1讲--传染病和免疫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九章 健康地生活
第1讲 传染病和免疫
考纲要求
1.阐明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结合具体的传染病分析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理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并会分析材料。
4.阐明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功能。
5.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6.了解疫苗的成分和计划免疫的意义。
考点过关
【考点一】传染病
1.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具有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等特点。我们把引起传染病的这类生物称为___________。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__________(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____________(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3.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主要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___________(隔离病人或者将患病禽畜深埋、消灭)、_____________(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消毒和消灭媒介生物)、____________
(进行预防接种、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传染
流行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HIV
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上述二道防线是人人________就有,可以对____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____________免疫。
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以及__________
(______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
3.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刺激_____________,它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______,叫做_________。引起人体产生这种物质的病原体叫做________。
考点过关
皮肤
黏膜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生来

非特异性
【考点二】免疫
免疫器官
胸腺
脾脏
淋巴结
免疫细胞
淋巴
淋巴细胞
蛋白质
抗体
抗原
考点过关
4.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____________才形成的,针对___种病原体,因而叫做_________免疫。
5.免疫的功能包括及时________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能________病原体的入侵,防止疾病的产生,但当该功能过强时,会对进入人体的某些药物和食物等发生_________反应;另外免疫还能______、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_________细胞。
6.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_的或___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到人体后,可使人体产生______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出生以后

特异性
清除
抵抗
过敏
监视
异常
减毒
失活
抗体
【考点二】免疫
典例解析
【典例1】 (2013·广东)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可以消灭一切入侵的病原体
B.病原体的侵袭都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人体免疫功能完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D.免疫可以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
【答案及解析】D。此题考查了免疫的类型和功能。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进入第一、二道防线的病原体可以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清除,而只有进入第三道防线的病原体才有可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B项错误)。免疫的功能包括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抵抗抗原的入侵以及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免疫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反过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因而不完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C项错误)
D
典例解析
【典例2】 (2012·东莞)预防传染病时,要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抓住主要环节。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防治的重点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答案及解析】C。此题针对具体的传染病考查了防治的主要措施。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传染病都不能流行起来。因此,我们抓住主要的一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流行。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人类不可能消灭所有的传染源,也难以保护大多的易感人群,所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通常使用的最有效的措施。对于蛔虫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要注意饮食、饮水的卫生,进而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感染的机会
C
典例解析
【典例3】 (2010·东莞)在进行传染病基本情况的相关调查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通过书刊、报纸、互联网等收集资料
B.与甲流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
C.访谈艾滋病患者时与其握手表示友好
D.对病人家属调查时戴上口罩
【答案及解析】B。此题考查了传染病的调查方法和传播途径,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实施调查前,通过报刊、网络了解传染病的病因、预防措施等是非常必要的(A项正确)。甲流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依赖空气、飞沫进行传播, 在与病人家属交谈时要戴上口罩,避免传染(D项正确)。与甲流患者交谈时要在2米以外的距离才安全。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之间进行传播,握手是安全的(C项正确)。
B
典例解析
【典例4】 (2011·东莞)近年来,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灾后,如果不及时采取防疫措施,还会发生严重的疫情。请根据急救与防疫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旦发现有动脉出血的伤员,首先要拨打电话“120”,紧急呼救,同时应该用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在伤口的___________压迫止血。
(2)对刚停止呼吸和心跳的人,应该马上实施_______和胸外心脏挤压进行抢救。
(3)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为了防止发生疫情而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_____,使用消毒液进行大面积消毒属于________________。
(4)接种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这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近心端
人工呼吸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抗体
杀死或减毒
典例解析
【答案及解析】此题以自然灾害为背景,考查了急救以及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血管出血要从源头止血,动脉中的血液是从心脏开始,流到全身,因此应该用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对于停止呼吸的病人,在打120急救电话后应马上实施人工呼吸,若心脏停止应伴随做胸外心脏挤压。接种疫苗针对的是健康人群,因而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消毒针对的是周围环境,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到人体后,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