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尘肺病诊断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尘肺病诊断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约占职业病总数的80%,近几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病例1万多例,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是严重降低患者劳动能力、致残和影响寿命的疾病,在一些地方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
几起群发的尘肺病事件和张海超的开胸验肺将尘肺病诊断机构和诊断医师推到前台,接受全国的评判,确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反思今后应该如何做好尘肺病诊断工作。
我们在尘肺病的诊断工作中应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按照依法、科学、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简化程序,规范管理,为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提供方便,切实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不断提高尘肺病诊断的水平,减少人为引发的职业病突发事件。
今天主要从尘肺病诊断中一些问题的处理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主要内容:
◆ 尘肺病的诊断程序;
◆ 胸片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
◆ 职业健康体检中异常胸片的处理。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主要是指接触粉尘的性质、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分散度、粉尘浓度的检测和监测结果,作业场所防尘降尘设施、个人防护情况等,以判断接触程度和累计接触量。
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主要是指该企业既往尘肺病发病和患病情况。
尘肺病人虽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某些实验室检查的异常,但均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只能作为诊断尘肺病的参考。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重点是排除其他X射线胸片表现与尘肺病相类似的疾病和进行鉴别诊断。
-----开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按卫生部的格式要求,一式四份。三名及以上有诊断资格的医师签字。
-----诊断章
-----诊断材料归档(易于检索)
:诊断证明书、诊断过程记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材料、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告单、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告等;
。(DR)
读片质量控制
1、规范读片程序和方法 --- 考核、集体诊断、读片环境、距离远近、观片灯、阅读速度等
2、提高个人读片能力(避免个体及诊断组成员间的差异)
3、利用标准片作对照
4、提高摄片技术(投照的质量控制)
投照条件过高(黑片)将使诊断期别偏低,而条件过低(白片)倾向于尘肺诊断期别偏高,但有经验的读片者对劣片有修正能力,所受影响较少。
定期对胸片质量进行评定,查找原因,不断提高投照水平。
动态观察胸片的重要性
尘肺病X射线影像学改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有动态系列胸片可为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因此两张及以上动态胸片方可作出确诊。但特殊情况下,有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和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支持,有典型的尘肺病X射线胸片改变,并有明确的临床资料可排除其他疾病,亦可考虑作出诊断。
五、技术要求
低千伏X线摄影胸片--高千伏X线摄影胸片
对大阴影和鉴别诊断--普通断层--CT、HRCT
新技术的采用、早期诊断的问题
数字化摄影技术( CR、 DR)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传输、诊断和图像重建,在成像质量、图像保存、信息传递、检索查询等方面避免了传统X线成像的缺点,保证了图像质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X线接受剂量。具备的优越性使这项技术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该项技术已在国内外影像学诊断中广泛使用。但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由于受诊断标准的限制,仍然采用普通X线摄影技术拍摄胸片,不但落后于,也不适应高速快捷的体检模式需求。
尽早制定数字化摄影的尘肺病诊断标准,将数字化摄影技术用于职业健康监护,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现行尘肺病诊断标准片是普通胸片,预计不久将会制定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尘肺病诊断标准片,以适应高科技的医学影像诊断水平,与接轨。国际劳工组织(ILO)已将数字技术拍摄的尘肺X线胸片列入到今后修改尘肺国际分类法的研究计划中,国内已有单位开始进行CR 、D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HKV)的对比研究,以评价其在胸部摄影及尘肺病诊断中的价值,应大力开展CR、DR、CT等技术用于尘肺病诊断及职业体检可行性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水平。
附录E——胸片X射线检查的技术要求
诊断尘肺病的X射线检查应使用高仟伏摄影技术
体位要求:以后前位胸片为常规检查,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需要可加侧位、斜位、体层摄影或CT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