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组织行为学第二讲知觉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组织行为学第二讲知觉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组织行为学
第二讲 知觉
王菲易
二、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后在人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局部属性的反映。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三、感觉的种类
第一节 感觉
一、个体心理
所谓个体心理,确切地说是个体的社会心理,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部门或组织系统中,因其所处的角色地位而表现出的心理现象。
第二节 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1、定义
一切较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活动,都以感觉与知觉作为基础,即在感觉与知觉所获得的材料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行为是以人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现实为基础的。
知觉(perception):是对感觉印象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心理过程。换言之,知觉是对情景的解释,而不是准确的纪录。
当知觉之门一尘无染时,人们才能毫不受限制地洞察事物的真面目。 ——布雷克
2、比较感觉与知觉
感觉: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部分)在人脑中反映。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共同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反映,产生的主观印象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区别: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先有感觉,后有知觉。感觉是零碎的、孤立的、表面的。知觉是整体的、综合的、深化的。知觉的作用是使感觉有意义。
举例:手、黑板
环境刺激
感觉
视、听、味、嗅、触
隐蔽的态度
知觉偏见
的原因
内部因素
兴趣、需要、动机
个性、经验
知觉归类
连续性、封闭性
接近性、相似形
知觉
的
判断
公开的行为
对人或物的假设(总看法)
图
形
与
背
景
外部因素
大小、强度、对比
运动、重复、新奇
选择
观察
组织
解释
反应
3、知觉过程
4、知觉的种类
物体知觉:对物的知觉
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可根据计时器、自然界昼夜、四季的变化及生物钟来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的位移产生的知觉。物体运动太快或太慢人们都不能知觉。
2、知觉的整体性
我们所知觉的客观事物,包含许多部分和属性,但我们对它们进行知觉时,并不是把它们感知成许多彼此无关的部分或属性,人们把现实对象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知觉。
知觉的完形特性
接近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闭合性原则
接近原则
相似原则
闭锁原则
连续原则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知觉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部输入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从而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
肯基远眺平原上几英里以外大概一百头左右正在吃草的一群野牛,问我那是哪一种昆虫。我告诉他它们是比他所认识的森林野牛大一倍的野牛。肯基大笑着要我别讲这样的蠢话,并再次问我它们是哪一种昆虫。然后他自言自语,为了找出更合理的比较,试图把那些野牛比作他熟悉的那些甲虫和蚂蚁。
当我们坐上汽车向这些野牛吃草的地方行进时,肯基还在做这样的比较。尽管肯基和其他俾格米人一样勇敢,当他看到那些野牛变得越来越大时,还是坐得离我越来越进,嘴里嘀咕着说一定有什么魔力……终于当他认识到它们真的是野牛时,他不再害怕了,但仍然感到困惑,为什么刚才它们看起来那么小,是否刚才真是那么小而现在突然变大了,或者是不是什么骗术。(Turnbull, 1961,)
4、知觉的恒常性
由于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比如在照明、距离和位置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我们对事物的知觉结果仍旧保持不变。
知觉恒常性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
举例:旋转的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