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中医基础理论2013.6.21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基础理论2013.6.2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概述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节 脏 象
第四节 病 因
第五节 病 机
内容提要
概述
一、发展简史
一、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2.《难经》扁鹊
3.《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4.《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概述
一、发展简史
二、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1. 《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
2. 《小儿药证直诀》“脏腑证治”
刘完素(河间)—寒凉派
李 杲(东垣)—补土派
张从正(子河)—攻邪派
朱震亨(丹溪)—养阴派
金元四大家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概念
含义: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
初期含义: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
阴阳学说: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
两个方面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概念
事物阴阳属性的两类特定的相反趋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属性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概念
阴阳属性的特性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第一节 阴阳学说
3. 阴阳的消长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此长彼消
热盛伤阴,寒盛伤阳
此消彼长
阴虚火旺,阳虚阴盛
此长彼长
此消彼消
补气生血,补血养气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2. 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的应用
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升、出(阳)
降、入(阴)
常态——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