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心理测验运用课件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心理测验运用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投射技术的理论基础——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的创始人是Sigmund. Freud ,他提出个性 (人格)结构包括三方面:本我[id] 、 自我[ego] 、 超我[superego]。
“本我”处于整个人格结构的最下层,属于潜意识,是行动的源泉;“自我”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是人格结构的表层,属于部分意识,在意识和无意识中约各占一半,其作用在于指导行为采取社会容许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是一个根据社会行为标准和要求,在人的内部世界中起作用的,由父母和师长的指示所形成的结构,大部分也属于无意识,小部分进入意识。
投射技术的性质和原理
以罗夏墨渍测验为例,当主试向被试呈示一张墨渍图片时,被试完全可以自由地给该墨渍加以某种意义的解释,从而获知他的动机、情绪、价值观、愿望等。用此方法研究人格,是立足于如下的基本假设: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各项刺激;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给外界的刺激加上某种意义,而后再对之表现出适当的反应。
该测验没有时间上的限制。主试需记录:逐句记录反应的语句;每张图片出现到开始第一个反应所需时间;各反应之间较长的停顿时间;对每张图片反应总共所需的时间;被试附带动作和其他重要行为等。 十张图片反应完毕后,主试再问被试一些问题(也可再每张图片完结之后就发问)。其目的是:(1)了解墨渍中哪些部分使被试产生反应,有利于记分。(2)有些问话可以让被试澄清或增补原始反应。
记 分:1、定位(location):被试以墨渍的哪一部分进行反应。 有: 整体(W)、部分(D)、 小部分(d)、细节(Dd)、空白(S)2、定性(determinants):被试将墨渍图片看成什么。有:形状(F)、黑白光度(K)、色彩(C)、运动(M)。3、内容(content):被试的反应可以分为:植物、动物、人类、风景、人为事物、解剖的部分、性和其他。4、独创或普通性(original and popular)指被试的反应是否具有独创性。如100人反应中只出现一次的反应可视为独特反应。
结果的解释 Stimuli from the environment are organized by a person’s specific needs, motives, and conflicts. 1、定位方面的意义。W分表示他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和抽象思考的能力。D分数表示有具体的、实际的、少创见性的心理能力。Dd表示有特殊的知觉,有时表示有精确的批评能力。2、形状方面的意义。F+或F,表示对心智过程和做事上有控制能力。其行为无组织,对事曲解,故常有F-分。F分过高表示在情绪和社会适应性上会受限制。3、色彩方面的意义。CF表示冲动和自我中心。C则表示情绪激动。4、黑白光度的意义。对于黑白光度的反应,表示被试面对情绪上的需求。但也可视为与焦急、压抑、和不满足之感有连带关系。5、运动的意义。有M分表示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理想生活。单有运动反应而无色彩反应,表示有内心的生活,而对外在的事物无感情,这是内向的人格;运动反应少,色彩反应多,表示是外向的人格。6、内容的意义。从内容上看出精神病上的意义,如被试解释某一图片为“两眼看着我”,则为妄想的反应。7、独创或普通性的意义。反应与一般人不同,则可能表示他有独特的见解,智力比较高;或者是有意歪曲事实,有与社会适应不良的倾向。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是投射测验中同罗夏墨渍测验齐名的一种测量工具。 它是由默里(Murray)和摩根(Morgan)于1935年编订而成的。该测验全套共有30张内容隐晦的黑白图片,另有空白卡片一张, 图片内容以人物或景物为主。 实施时依照男、女、男孩、女孩把图片分为四组,每组各有19张黑白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 它们是从全套图片中抽选出来的,后10张图片内容比较奇特,容易引起情绪反应。测验指导语:我要你看一些图片,并且要你根据每张图片讲一各故事,说明图片中所表现的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造成那样的情况, 以后会有什么结果。 你可以随意讲,故事越生动、约戏剧化越好。
在给被试呈现空白图卡时,要求被试相象卡片上有一幅图画, 将这一幅相象的图画加以描述, 然后编成一个故事。
主题统觉测验的分析:Muller 的15种需要 分析方法
1、主人公本身: 如隐士、领袖、犯罪等
2、主人公的动机倾向和情感:如屈辱、成功、控制、失意等
3、主人公的环境力量: 如拒绝、身体伤害、失误等
4、结果:主角本身的力量和环境力量的对比,经历了多少困难挫折,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5、主题:主角本身的力量和环境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就是简单的主题,这些情况联合成为一串的东西就是复杂的主题。6、兴趣和情操: 比如图片中的人物,老年妇女常常被比喻为母亲;有些被试把画面中的人物表现为正面人物,有的表现为反面人物。
儿童统觉测验(The Children’s ApperceptionTest—CAT )是由Leopold Bellak 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编制完成的。 他根据TAT(成人用主题统觉测验)的原理, 经过研究发现, 神话故事的动物图片对儿童有特别的吸引力,并且动物图片在年龄,性别及许多社会特征上比较模糊,比起人物图片有更多的优点, 更适合于进行投射,所以CAT 在发展之初是从动物图片开始的.(不过到后来,对于7岁以上的智商已经较高的儿童,也采用了人物的图片进行测验【称为CAT-H】)。根据在托儿所、幼儿园以及小学所进行的测试研究,Bellak等从众多的动物图片中挑选出10张实用效果最好、儿童肯定可以讲出良好故事、并且可以说明儿童人格基本方面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