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的画法包括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其中简化画法又包括通用画法和特征画法,但在同一图样中一般只能采用其中一种画法。
无论采用何种画法,在画图时应先根据轴承代号由相关标准或手册查出其外径D、内径d和宽度B、T后,按国标图示绘图。
下表为常用的三类轴承的画法。
轴承种类
规定画法
特征画法
通用画法
深沟球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平底推力球轴承
滚动轴承的完整代号由基本代号、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三部分组成。
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尺寸;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是当轴承的结构形状、尺寸等有所改变时,在其基本代号左右添加的补充代号。
基本代号包括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代号。
(1)类型代号:用数字或字母表示。
代号
轴承类型
代号
轴承类型
0
双列角接触轴承
6
深沟球轴承
1
调心球轴承
7
角接触球轴承
2
调心滚子轴承
8
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3
圆锥滚子轴承
N
圆柱滚子轴承
4
双列深沟球轴承
U
外球面球轴承
5
推力球轴承
QJ
四点接触球轴承
(2)尺寸系列代号:由轴承的宽(高)度系列代号和直径系列代号组合而成。尺寸系列代号表明同一内径的轴承所对应的不同内、外圈宽度和滚动体的大小。尺寸系列代号不同,其相应的承载能力也不同。
(3)内径代号:表示轴承的公称直径(轴承内圈孔径),一般也由两位数字组成。当轴承内径尺寸在20~480mm范围内时(20、28、32除外),内径代号=内径尺寸/5。当轴承内径尺寸为10、12、15、17时,内径代号为00、01、02、03。当轴承内径尺寸为20、28、32时,内径代号用尺寸数值表示,标注时与尺寸系列代号之间用“/”分割。
查阅有关内容有:名称、代号、国标号。
例:轴承 6208 GB/T276—1994
正确合理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和外壳孔的配合,对保证机器正常运转,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轴承的承载能力有很大关系。
选择滚动轴承配合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定向负荷
当套圈受定向负荷时,其配合应选的松些,甚至可有不大的间隙,以便在滚动体摩擦力矩的作用下,使套圈有可能产生少许转动,从而改变受力状态使滚道磨损均匀,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旋转负荷或摆动负荷
当套圈受旋转负荷时为了防止套圈在轴颈或外壳孔的配合面上打滑,引起配合表面发热、磨损,配合应选的紧些。
套圈受摆动负荷时,其配合的选择应与受旋转负荷时相同或稍松些。
轴承的径向游隙(是指将轴承的一个套圈固定,另一个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按GB/T 4604规定,分为第2组、基本组、第3组、第4组和第5组。游隙的大小依次由小到大。
游隙大小必须合适,过大不仅会使转轴发生较大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还会使轴承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过小又会使轴承滚动体与套圈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使轴承摩擦发热而降低寿命,故游隙大小应适度。
在常温状态下工作的具有基本径向游隙的轴承(供应轴承无游隙标记,即是基本组游隙),按表选取轴颈和外壳孔公差带一般都能保证有适度的游隙。但因重负荷轴承内径选取过盈量比较大的配合,则为了补偿变形引起的游隙过小,应选用大于基本组游隙的轴承。
(1)温度的影响
因轴承摩擦发热和其他热源的影响而使轴承套圈的温度高于相配零件的温度时,内圈轴颈的配合将会松动,外圈外壳孔的配合将会变紧。当轴承工作温度高于1000C时,应对所选用的配合做适当修正(减小外圈与外壳孔的过盈,增加内圈与轴颈的过盈)。
(2)转速的影响
对于转速高而又承受冲击动负荷作用的滚动轴承,轴承与轴颈的外壳孔的配合应选用过盈配合。
(3)公差等级的协调
选择轴承和外壳孔精度等级时应与轴承精度等级协调。如0级轴承配合轴颈一般为IT6,外壳孔则为IT7;对旋转精度和运动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轴颈为IT5时,外壳孔选为IT6。
对于滚针轴承,外壳孔材料为钢或铸铁时,尺寸公差带可选用N5(或N6);为轻合金时选用N5(或N6)略松的公差带。轴颈尺寸公差带有内圈时选用k5(或j6), 无内圈时选用h5(或h6)。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选择是综合上述诸因素用类比法进行的。下列表中列出了常用配合的选用参考。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颈公差带
内圈工作条件
应用举例
深沟球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调心滚子轴承
轴颈公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