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完整版)数学新初一分班模拟真题经典及解析 】是由【kuailonggu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完整版)数学新初一分班模拟真题经典及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版)数学新初一分班模拟真题经典及解析
一、选择题
1.、高是1分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A.6 B.3 C.30 D.60
答案:D
解析:D
【详解】
【分析】增加了长方体的两个侧面积,侧面长方形的长为圆柱的高,宽为圆柱底面圆的半径。
【详解】÷÷2=3(厘米)
1分米=10厘米
3×10×2=60(平方厘米)
2.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答案:A
解析:A
【分析】
已知这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结合三角形内角和180°,可按比例分配,分别求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再做判断。
【详解】
180×=180×=40°
180×=180×=60°
180×=180×=80°
40°<60°<80°<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应用,基于比的意义,转化关键信息,巧借运算意义解决问题。也就是将“比”转化成份数、分数等,再用除法或分数乘法等解决问题。
3.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m,,甲让乙先跑5m,设x秒后甲可追上乙,则下列四个方程中不正确的是( )
A.7x=+5 B.7x+5= C.(7﹣)x=5 D.=7x﹣5
答案:B
解析:B
【分析】
等量关系为:甲x秒跑的路程=乙x秒跑的路程+5,找到相应的方程或相应的变形后的方程即可得到不正确的选项.
【详解】
解:乙跑的路程为5+,
∴可列方程为7x=+5,A正确,不符合题意;
把含x的项移项合并后C正确,不符合题意;
把5移项后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也是的图形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C
【详解】
根据从前面、右面看到的形状,所用的小正方体分上、下两层,前、后两行.首先排除A图;B图从前面能看到一列2个正方形,也不符合题意,排除;C图从正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上、下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左齐;从右面看到的形状与从正面看到的相同,符合题意
5.下列关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描述小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平均体重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B.45,73,47,45,68,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68
C.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D.掷一枚硬币,连续8次都正面朝上,第9次掷出后,可能是反面朝上
答案:B
解析:B
【分析】
A. 如果表示一个量或几个量增减变化和发展变化趋势,选折线统计图。
B.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C. 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D. 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事件。
【详解】
A. 要描述小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平均体重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说法正确;
B. (45+73+47+45+68)÷5
=278÷5
=
45,73,47,45,68,,选项说法错误;
C.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
D. 掷一枚硬币,连续8次都正面朝上,第9次掷出后,可能是反面朝上,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掌握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求平均数;对事件发生的可能大小,可以用“一定”“经常”“偶尔”“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6.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40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那么圆柱的高是( )厘米。
A.4 B.5 C.10 D.20
答案:B
解析:B
【分析】
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切开后拼成一个是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底面半径的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根据长方体面积公式:长×宽,求出圆柱的高。
【详解】
40÷2÷4
=20÷4
=5(厘米)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圆柱体积,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7.。:
城市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临沂
聊城
日平均
值/(微克
/立方米)
191
102
111
125
72
142
201
69
175
179
102
126
105
,则这一天不达标的城市占了这13个城市的( )。
A. B. C. D.
答案:C
解析:C
【分析】
用不达标的城市数量÷全省的城市数量即可。
【详解】
全省有13个城市,,
11÷13=
故选:C。
【点睛】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8.一种电视机提价25%,又降价20%,现在的价钱和原来的价钱相比,价钱( ) .
A.降低了 B.没有变 C.提高了 D.不确定
答案:B
解析:B
【详解】
略
9.按下面点阵中的规律继续画,第11个点阵应该画( )个点.
A.64 B.81 C.121
答案:C
解析:C
【解析】
10.按下列规律摆下去,摆第n个图形要( )根小棒。
A.7n B.5n+2 C.2n+4 D.4n+2
答案:B
解析:B
【分析】
观察图案可知,每下一幅图案比前一幅图案多2个小正方形,也就是多5根小棒;据此解答。
【详解】
由图可知:后一幅图总是比前一幅图多2个小正方形,也就是多5根小棒。
第一个图形需要:5+2=7根
第二个图形需要:5×2+2=12根
第三个图形需要:5×3+2=17根
……
第n个图形需要:5×n+2=5n+2根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首先应找出图形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探寻规律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来解决这类问题。
11.5小时15分(________)小时 52公顷(________)平方米
(________)千克 40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米
解析:8050
【分析】
根据1小时=60分,1公顷=10000平方米,1吨=1000千克,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15÷60=(小时),5小时15分小时;52×10000=520000(平方米);
×1000=8050(千克);40÷1000=(立方米)
【点睛】
关键是熟记进率,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
1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再加上(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
解析:
【分析】
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是2,2-=,所以还需要加上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详解】
的分数单位是;
2-=
则还需要加上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才能是最小的质数。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填空题
13.比80m多是(________)m,比少(________)%;30t是(________)t的。
答案:B
解析:20 36
【分析】
(1)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个数×(1+几分之几);
(2)B比A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A-B)÷A×100%;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数÷已知数对应的分率。
【详解】
(1)80×(1+)
=80×
=120(米)
(2)(15-12)÷15×100%
=3÷15×100%
=×100%
=20%
(3)30÷=36(吨)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和百分数的相关计算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4.一个分针长10cm的挂钟,经过1小时分针尖端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_)cm,分针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cm2。
解析:8 314
【分析】
(1)经过1小时分针尖端走过的路程,相当于计算半径为10cm圆的周长;
(2)分针扫过的面积即计算半径为10cm圆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
(1)2××10
=×10
=(cm)
(2)×102
=×100
=314(cm2)
【点睛】
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度数比为5∶2,这个三角形里较大的锐角是(______)度。
答案:54
【分析】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和是90°,另一个锐角是5-2份,三角形内角和180°,内角和÷总份数×较大锐角对应份数即可。
【详解】
5-2=3
180°÷(5+2+3)×3
=180°÷10×
解析:54
【分析】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和是90°,另一个锐角是5-2份,三角形内角和180°,内角和÷总份数×较大锐角对应份数即可。
【详解】
5-2=3
180°÷(5+2+3)×3
=180°÷10×3
=54°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熟悉直角三角形特征。
16.一幅地图上,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千米,在运幅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__________)厘米。
答案:5
【分析】
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则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千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千米,求出15千米中有几个2千米,图上距离就是几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
10÷5=2(千米)
15
解析:5
【分析】
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则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千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千米,求出15千米中有几个2千米,图上距离就是几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
10÷5=2(千米)
15÷2=(厘米)
甲、。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转化,明确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千米是解题关键。
1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4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答案:20
【分析】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由两个体积公式可以得知:等底等高的圆柱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即由圆锥的体积乘3即可求出圆柱的体积。可以设圆锥的体积为X立方厘米
解析:20
【分析】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由两个体积公式可以得知:等底等高的圆柱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即由圆锥的体积乘3即可求出圆柱的体积。可以设圆锥的体积为X立方厘米,则圆柱的体积为3X立方厘米,根据两个体积相差40立方厘米,据此即可列出方程求解。
【详解】
解:设圆锥的体积为X立方厘米,则圆柱的体积为3X立方厘米。
3X-X=40
2X=40
X=40÷2
X=20
圆柱的体积:20×3=60(立方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的难点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的之间的关系推导演变的方法,再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18.,,,第三个数是________.
答案:5
【解析】
【详解】
略
解析:5
【解析】
【详解】
略
19.甲车从A城市到B城市要行驶4小时,乙车从B城市到A城市要行驶6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A城市和B城市出发,(______)小时后相遇。
答案:【分析】
将总路程看作单位“1”,1÷两车速度和=相遇时间,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
1÷(+)
=1÷
=(小时)
【点睛】
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知道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速度。
解析:
【分析】
将总路程看作单位“1”,1÷两车速度和=相遇时间,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
1÷(+)
=1÷
=(小时)
【点睛】
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知道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速度。
20.如图,平行四边形被分成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多15平方厘米,乙的面积与丙的面积比是2∶3,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 平方厘米。
答案:50
【分析】
根据图可知甲的面积等于乙和丙面积的和,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乙的面积与丙的面积比是2∶3,乙的面积就是甲面积的,甲的面积为15÷(1-),再乘2即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详解
解析:50
【分析】
根据图可知甲的面积等于乙和丙面积的和,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乙的面积与丙的面积比是2∶3,乙的面积就是甲面积的,甲的面积为15÷(1-),再乘2即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详解】
15÷(1-)×2
=15÷×2
=50(平方厘米)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出甲的面积等于乙和丙面积的和,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1.直接写得数。
答案:9510;;;
;;10;
【分析】
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直接进行口算即可。
【详解】
9510
解析:9510;;;
;;10;
【分析】
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直接进行口算即可。
【详解】
9510
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口算综合,计算时要认真。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