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游褒禅山记讲课实用 】是由【e31481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游褒禅山记讲课实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游褒禅山记
202X
王安石
读懂文章,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掌握“游记”这种题材的写法,能够鉴赏品读。
能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感情和作者得出的结论,并能够将之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中。
学习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难点:
文章写景与议论的巧妙结合。
文学常识
游记:记录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为辅。
[记]: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
王安石其人之政治篇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1042年登进士第。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其人之文学篇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的诗
《登飞来峰》
01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02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03
《泊船瓜洲》
04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0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6
《书湖阴先生壁》
07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08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09
王安石纪念馆
王安石纪念馆(江西临川)
王安石塑像(江西临川)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当时他34岁。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