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三年级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是由【雨林书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三年级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三年级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教材,第4章第2节“立定跳远”。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提高跳跃能力,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动作。
2. 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培养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立定跳远器材、沙坑、测量工具。
学具:学生自带跳绳。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小游戏,如“捉迷藏”、“跳房子”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技术讲解与示范(5分钟)
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包括站位、摆臂、起跳、落地等环节,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立定跳远的整个过程,形成动作表象。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立定跳远的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4. 实践比赛(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鼓励学生互相加油,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表扬和鼓励。
5. 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课后按照正确动作要领,在家练习立定跳远,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六、板书设计
立定跳远动作要领:
1. 站位:两脚与肩同宽,身体挺直。
2. 摆臂:双臂前平举,然后向后摆动。
3. 起跳:同时双脚用力向后跳起。
4. 落地:双脚同时落地,膝盖微弯,缓冲落地冲击。
七、作业设计
1. 题目:请根据课堂所学,描述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答案: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是两脚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双臂前平举,然后向后摆动,同时双脚用力向后跳起,双脚同时落地,膝盖微弯,缓冲落地冲击。
2. 题目:请分析立定跳远中哪些动作容易犯错,并说明如何改正。
答案:立定跳远中容易犯错的动作有摆臂不充分、起跳时机不当、落地不稳等。要改正这些问题,需要在练习中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掌握好起跳时机,落地时膝盖微弯,缓冲落地冲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动作不规范,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后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家进行练习,请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在下一节课中,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表扬和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技术讲解与示范(5分钟)
1. 站位:两脚与肩同宽,身体挺直。站立时,要保证重心稳定,有利于起跳时的动力发挥。
2. 摆臂:双臂前平举,然后向后摆动。摆臂时,要用力量将双臂摆到最大限度,以增加起跳时的动力。
3. 起跳:同时双脚用力向后跳起。起跳时,要用力将双脚向后跳起,同时保持身体平衡。
4. 落地:双脚同时落地,膝盖微弯,缓冲落地冲击。落地时,要注意膝盖微弯,以减轻落地时对膝盖的冲击。
二、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
1. 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立定跳远的分组练习。练习时,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掌握好起跳时机。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动作,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地方,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3.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观摩、学习,提高练习效果。在分组练习中,学生可以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练习效果。
三、实践比赛(10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鼓励学生互相加油,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比赛时,学生要全力以赴,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2. 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 让学生课后按照正确动作要领,在家练习立定跳远,并请家长签字确认。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跳跃能力。
2. 家长签字确认,有助于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家长签字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
立定跳远动作要领:
1. 站位:两脚与肩同宽,身体挺直。
2. 摆臂:双臂前平举,然后向后摆动。
3. 起跳:同时双脚用力向后跳起。
4. 落地:双脚同时落地,膝盖微弯,缓冲落地冲击。
六、作业设计
1. 题目:请根据课堂所学,描述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答案: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是两脚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双臂前平举,然后向后摆动,同时双脚用力向后跳起,双脚同时落地,膝盖微弯,缓冲落地冲击。
2. 题目:请分析立定跳远中哪些动作容易犯错,并说明如何改正。
答案:立定跳远中容易犯错的动作有摆臂不充分、起跳时机不当、落地不稳等。要改正这些问题,需要在练习中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掌握好起跳时机,落地时膝盖微弯,缓冲落地冲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动作要领掌握情况,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提高运动能力打下基础。
3.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4. 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5. 在下一节课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表扬和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在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时,教师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语调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可以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要领。
二、时间分配
本节课的时间分配如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2. 技术讲解与示范:5分钟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
4. 实践比赛:10分钟
5. 作业布置:5分钟
三、课堂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例如,在讲解动作要领时,可以提问学生:“大家知道立定跳远需要注意哪些动作吗?”、“大家在练习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等。
四、情景导入
本节课的实践情景引入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小游戏,如“捉迷藏”、“跳房子”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案反思
1. 在讲解动作要领时,是否简洁明了,让学生易于理解?
2. 示范过程中,是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3. 练习时间是否充足,学生是否充分掌握了动作要领?
4. 比赛环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5. 作业布置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够巩固所学内容?
6.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7. 课堂提问是否适时,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8. 教学语言和态度是否亲切友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