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煤质分析煤尘爆炸的机理及预防措施
煤质分析
1、煤质分析术语
序号
术语名称
定义
符号
又称
1
工业分析
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分析的总称
2
外在水分
在一定条件下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所保持的水分
Mf
3
内在水分
在一定条件下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保持的水分
Minh
4
全水分
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
Mt
5
一般分析煤样水分
在一定条件下,一般分析煤样在实验室中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大致平衡时所含有的水分
Mad
空气干燥煤样水分
6
灰分
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
A
7
挥发分
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的质量损失
V
8
固定碳
从测定煤样的挥发分后的残渣中减去灰分后的残留物,通常用100减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得出
FC
9
全硫
煤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总和
St
煤质分析
序号
术语名称
定义
符号
又称
10
真相对密度
在20℃时煤(不包括煤的孔隙)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TRD
真比重
11
视相对密度
在20℃时煤(包括煤的孔隙)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ARD
假比重
12
孔隙率
煤的毛细孔体积与煤的视体积(包括煤的孔隙)的百分率
孔隙度
13
弹筒发热量
在氧弹中,在有过剩氧的情况下,燃烧单位质量试样所产生的热量
14
恒容高位发热量
煤样在氧弹内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减去硫和氮的校正植后的热量
Qgr,v
15
恒容低位发热量
煤的恒容高位发热量减去煤样中水和燃烧时生成的水的蒸发潜热后的热植
Qnet,v
16
元素分析
碳、氢、氧、氮、硫五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17
灰成分分析
灰的元素组成(通常以氧化物表示)分析
煤质分析
序号
术语名称
定义
符号
曾称
1
褐煤
煤化程度低的煤,外观多呈褐色,光泽暗淡,含有较高的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植酸
HM
2
次烟煤
国际煤层煤分类中,含水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为等于、大于20到小于24MJ/kg的低煤阶煤
CIY
3
烟煤
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的煤,其特点是挥发分产率范围宽,单独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燃烧时有烟
YM
4
无烟煤
煤化程度高的煤,挥发分低、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多不冒烟
WY
白煤
5
长焰煤
变质程度最低,挥发分最高的烟煤,一般不结焦,燃烧时火焰长
CY
6
不粘煤
变质程度较低的、挥发分范围较宽,无粘结性的烟煤
BN
7
弱粘煤
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宽,无粘结性的烟煤。粘结性介于不粘煤和1/2中粘煤之间
RN
8
1/2中粘煤
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1/2ZN
9
气煤
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焦炭多细长、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
QM
10
1/3焦煤
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1/3JM
11
气肥煤
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煤气和胶质体,但不能生成强度高的焦炭
QF
12
肥煤
变质程度中等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良好的焦炭,但有较多的横裂纹,焦根部分有蜂焦
FM
13
焦煤
变质程度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生成的胶质体热稳定性好,所得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强度高
JM
主焦煤
14
瘦煤
变质程度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大部分能结焦。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较差,耐磨强度低
SM
2 煤质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序号
术语名称
定义
符号
曾称
1
收到基
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
ar
应用基
2
空气干燥基
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
ad
分析基
3
干燥基
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
d
干基
4
干燥无灰基
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
daf
可燃基
煤质分析
煤质分析
3 煤类的划分和编码
表1 煤炭分类总表
类别
符号
数码
分类指标
Vdaf %
Pm , %
无烟煤
WY
01,02,03
≤
—
烟煤
YM
11,12,13,14,15,16
>
—
21,22,23,24,25,26
31,32,33,34,35,36
41,42,43,44,45,46
褐煤
HM
51,52
<
≤50
煤质分析
表2 无烟煤的分类
类别
符号
数码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