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海底捞新员工培训-服务技能.ppt

格式:ppt   大小:1,52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底捞新员工培训-服务技能.ppt

上传人:1136365664 2018/3/14 文件大小:1.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底捞新员工培训-服务技能.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浙江07省道改建工程乍浦至嘉兴段
第一合同段圆管涵




中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07省道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0四年四月四日
K + 1-φ m圆涵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浙江07省道改建工程乍浦至嘉兴段第一合同段共有圆管涵九座。本涵位于07省道改建工程一标段K + 处,设计为1-φ m钢筋砼圆涵,涵长 m处于半径R= 的曲线上,填土高度为 m。地质情况为粘土、亚砂土及砂土。本地区地震为烈度为Ⅵ度。本地点地下水较丰实,水质纯净,人畜均可饮用,对砼无腐蚀作用。
二、主要工程数量
1、主要工程数量
φ6钢筋2335kg
φ8钢筋6475kg

三、工期计划
本工程计划从200 年月日开工到200 年月日完工,由桥涵项目队负责施工,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四、劳力组织、原材料供应、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1、劳力组织:
地负责人: 张宝军技术负责人: 柴敬尧
质检负责人: 党志耘安全负责人: 杨超峰
试验负责人: 鲁小辉材料负责人: 张阳安
机械负责人: 吴云祥现场施工人员: 20人
本工程配备劳动力人,其中木工人, 砼工人,架子工人,电焊工2 人,电工1 人,钢筋工人,管理人员人。
2、本工点主要材料需用量:
水泥 T,钢材 T,砂 m3,石 m3,片石 m3,砂砾 m3。
3、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砼拌和机二台,砂浆拌和机一台,钢筋切断机二台,钢筋弯曲机二台,钢筋调直机二台,电焊机二台,发电机二台,砼振动器六套,打夯机四台。
四、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底处理基坑检查涵基、涵身施工管节安装防水层、沉降缝施工隐蔽检查洞口及附属工程施工涵背回夯填。
2、施工方案
(1)圆管涵预制从驻地监理认可的成品预制厂进行加工,并运至施工现场。并派专人严格细致的验收质量,凡不合格成品件必须清除出场。
(2)基础开放
①基础开放前的测量放样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符合设计后,采用机械开放,人工配合。。严禁机械直接挖至设计·标高,以免机械拢动地基,影响承载力。当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开挖临时水沟,保护好灌溉水流。
②基槽开挖后,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涵管敷设及基槽回填等作业。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采取必要的措施,必须保证基槽的暴露面不致破坏。并做好排水设施。
(3)垫层和基座
①圆管涵采用砂砾垫层,采用人工铺设,打夯机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为10cm。夯实后必须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严格按规范及验标施工。
②混凝土基座应按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基座尺寸及沉降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接缝位置应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砼施工采用机械拌合,机械振捣,斗车运输的方式进行。
(4)敷设
①管节安装采用8T汽车吊吊装,人工配合就位。
②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已铺设好的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
③涵管端部在安放到基座或垫层上之前,应仔细清理,并避免在基座或垫层上作不必要的移动。
④在敷设过程中,要使各管节顺水流坡度成平顺直线,如管节壁厚不一致,使内壁齐平。管节必须垫稳坐实,并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
(5)接缝
①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10mm~20mm,管节缝隙用沥青浸制麻絮填塞密实,上半圈从外向里塞,下半圈应从里向外填塞,形成一不漏水接缝,禁止用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洞长度要求。
②管节接头按设计图,用两层150mm宽的油毛毡在现场用热沥青分层粘缠在接缝部位上。
③涵洞在全长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每3-5m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处理严格按设计及通用图施工。
(6)进出水口
①进出水口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工艺符合砌石工程及砼施工规范要求。
②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使上下游水流稳定畅通。当设有跌水井和急流槽时,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
(7) 夯填
经检验证实管涵安装及接缝符合要求,并使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回填作业。夯填在涵顶上及洞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要对称夯实,压实度在95%以上。~,以上述段范围内用含·量9%的石灰土每10cm一层,分层夯实,使密实度达到石灰土最佳含水量的90%。施工时,,严禁重型车辆通过。
五、质量保证措施
、干部中树立“质量是效益,质量是信誉,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观念,是公司管理人员的头等大事。
“质量关系千万家,搞好质量人人抓”的观念,并教育职工,使其认识到质量工作好坏与每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搞好质量工作必须由全体职工来抓,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