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2012年天津泰达慧谷产业发展规划55p.ppt

格式:ppt   大小:3,373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2年天津泰达慧谷产业发展规划55p.ppt

上传人:yzhluyin9 2018/3/14 文件大小:3.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2年天津泰达慧谷产业发展规划55p.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2
规划背景
天津开发区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站在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抓住国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契机,与世界先进生产力接轨,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走出一条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成功道路,现已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开发区。
2006年,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和上海浦东之后,带动中国经济腾飞的“第三增长极”。开发区作为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和标志区,致力于成为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先试区、自主创新的领航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
为实现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开发区于2011年作出开发泰达慧谷的战略决策,拟通过打造功能完备的知识型研发产业区来承载开发区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推动开发区整体的转型升级。
3
慧谷概况
慧谷原为茶淀工业园,东临汉沽新城,南接中新生态城,与泰达现代产业区一河之隔。
园区东至蓟运河,南至津汉快速路,西至塘汉快速,北至大丰路;距中心城区37公里、距东区14公里;
园区对外交通便捷,津汉、塘汉快速、大丰路连通新区及中心城区;规划Z4、津秦客运及津唐城际线沿西边界穿过;
,现状多为平整土地,部分路网及市政配套已建成。
津汉快速路
塘汉快速
大丰路
4
一、慧谷开发的战略背景
三、慧谷发展定位与愿景目标
四、产业发展方向和策略
五、产业促进措施
二、慧谷产业发展的内外条件
目录
5
泰达应该以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园区,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意产业,推动区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建设创新型国家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发展创新型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部署,需要各地加大培育力度。
战略背景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7
开发区自身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导入新的产业成为开发区未来能否持续繁荣发展的战略重点。
战略背景
外部环境的要求
从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来看,大规模的制造环节转移明显放缓,服务环节的全球产业转移成为新趋势。
产业转移“服务化”与“高技术化”特征日益显著,对迁入地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创新资源集聚、政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均提出了更加细致和明确的要求。
园区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
传统工业园区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实现外延式增长的方式难以为继,开发区的综合成本已经不具备明显优势。
“产城融合、有城有业”成为经济园区发展的新趋势,经济园区进入了产业与社会功能综合发展的新阶段。
开发区产业结构向高新、高质、高端化发展,园区功能向科技型、内生型园区转变,城市功能、社会功能不断完善。
保持园区领先地位的要求
保持全国开发区排头兵地位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新修订的国家级开发区评价体系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结构效益和发展质量,相对弱化总量概念,这一变化促使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保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领头羊地位,打造滨海新区自主创新领航区的目标不仅需要开发区要实现经济总量贡献,更要在自主创新、转型发展上转型升级上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8
产业价值链分解特点发生新的变化,总部经济、制造与研发分化布局、专业化产业集群等态势对区域平台功能提出新的要求。
战略背景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强
产业分工日益专业化
产业全球化分工和结构调整日益深化,二三产业相互拉动、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在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升级,并在升级的同时推动服务业不断高端化,依赖于制造业而存在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比重越来越大。
现代产业呈现专业化和分工日益深化的趋势,企业己经成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个体,其自身发展需要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最终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
随着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规模化,研发、设计、测试、运营、服务等环节逐步独立,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并日益成熟,成为独立的产业。
慧谷需要在建筑形态、功能服务体系等方面有所创新,成为开发区新兴产业、新型业态落地发展的重要载体。
区域之间对高端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展开激烈竞争,开发区需要打造高水平产业平台、抢占发展先机。
京津区域科学城、高新区、科技园、生态城等各类园区密集,在高端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方面存在激烈竞争,开发区需要高标准、高定位、高水平建设新的发展平台,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优势。
战略背景
科技部“3+1”
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张江
东湖、合芜蚌试验区
北京
中关村科学城
未来科技城
广州
智慧城
科技城
亚运城
知识城
健康城
大学城
天津
高新区
科技园
保税区
……
滨海新区
中心商务区
中新生态城
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