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农林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x

格式:docx   大小:6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林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x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6/14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林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农林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林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农林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陈炎龙 邵丽红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11)
摘要:对农林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提出了六大能力的培养和“126”教学内容体系,并探讨了“三级实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旨在为高职《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检索;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5-0089-03
《信息检索》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方法和技能课。为此,国家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在1984年、1985年及1992年分别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和《文献检索课基本要求》三份指导性文件来推广本课程,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增强情报意识,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和经验,创造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对农林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教学现状调研,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沿用本科信息检索课的教学体系,重点放在各种文献信息的获取,为学生做科研提供信息支持。与高职院校培养各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出入。(2)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不能体现不同专业学生信息需求的差异。(3)实践教学比较薄弱,实践项目不明确,项目的实用性不强。(4)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一般。(5)教材理论性较强,其中手工文献检索占据很大比例。(6)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为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职人才,笔者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我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检索课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探讨。本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性为特征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为此,本课程在体系设计上追求大胆创新,充分体现了以实训内容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依据,以模块化教学方法为导向的设计思想。
课程教学改革
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下发的三份指导性文件,按照课程定位,结合我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学生六大能力:任务识别能力、策略制定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使用能力、信息综合能力及信息分析评价能力作为本课程培养目标。通过以上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及利用,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26”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课程的教学内容贯彻一条主线即信息检索技能培养。课程的每一个学习领域均是以本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作为学习单元的主题内容也是以职业单元设置与职业行动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参照系,以此配合专业完成对人才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把教学内容置于与相应的职业情境类似的现实的学习情境中,以“为了行动而学习”为教学目标,以“通过行动来学习”为宗旨实施教学,以“行动过程的完整性”来设计教学过程,使一个学习领域包含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所有元素,以使学生能够实现独立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及评价的行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检索技能,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具备任务识别、策略制定、信息检索、信息使用、信息综合及信息评价等六大能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如表1所示。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检索技能为主线,建立“126”教学内容体系。所谓“126”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六大关键能力”,具体为:(1)以培养信息检索技能为主线。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综合检索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2)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一是信息与信息检索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检索的概念、检索原理以及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等;二是信息与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及步骤以及常用检索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等。这是课程第一、二章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知识,这是培养学生检索技能的基础和前提。(3)培养学生六大关键能力。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六大关键能力,即任务识别能力、策略制定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使用能力、信息综合能力及信息分析与评价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全程教学中,这部分也是本课程的主体和中心。
构建“三级实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原则 本课程实践教学按照能力本位、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和过程评价的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网络平台、以网络信息检索为重点,让学生使用网络检索日常信息、图书、期刊、专利、标准、学位论文、行业经济等信息,培养学生利用检得信息进行学习、分析和利用的能力,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选题,完成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检索任务。(1)能力本位。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六大能力为主要目标,依托校园网和图书馆网站,重点加强学生对信息的多渠道获取、信息分析、检索思路表达、检索方案设计、检索工具选择、检索结果归类、信息内容评价与处理以及信息的综合应用的训练。根据信息检索能力形成规律,由简单到复杂,设计实际信息检索任务和学习型信息检索任务,循序渐进地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2)任务驱动。根据能力培养目标,各实践教学环节均设置了明确的检索项目,通过相应的检索工具和检索平台,按照实际工作步骤,完成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信息检索或实现主题信息检索任务。(3)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进行任务选题、团队分工、查找资料、互动交流、分析创新及总结提高,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加强。(4)过程评价。以检索任务为中心,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生活兴趣,设计检索任务,通过检索过程的各个环节,如检索思路的表达,检索方案的设计,检索工具的选择,检索结果的归类,信息内容的评价与处理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级实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在以上“四个原则”指导下,设计了“三级实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专业、从传授知识到培养信息素质,逐级提高的多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三级实训模块”如图1所示。(1)基本技能实训模块。针对各个检索工具设计检索课题,对每个检索工具进行单项技能训练。(2)阶段技能实训模块。在学习领域的每个阶段完成后,设计具有一定综合性的检索课题,锻炼学生能根据任务需要,选择多个检索工具(一般为同类)配合使用完成检索任务。(3)综合技能实训模块。信息检索技能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之一。在实训周,结合学生工作岗位设计综合性较强的项目,对学生所学的各种信息检索技能进行综合训练。
教学方法的改革 《信息检索》课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组织、宏观教学、微观教学、教学环境等几个方面全面贯彻“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原则,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打破传统模式,重新序化并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信息检索课程内容,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在各个教学环节实施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为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的原则,大量采用项目教学法、现代四阶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示和讲解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信息检索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为主线,自助式培训、专题培训等为辅的教学方式。总之,就是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以灵活的授课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贯彻“少而精,博而通”的教学思想,使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方法多层次化。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据课程特点,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学生的《信息检索》课程测评包括三部分:(1)平时考核:包括考勤情况、随堂提问、学生素质等,占10%;(2)基于检索任务的实训考核:包括实验报告、检索结果等,占50%;(3)期末考试:占40%。
笔者对农林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六大能力的培养和“126”教学内容体系;并对该课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在“四个原则”的指导下,构建“三级实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检索技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高职《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益,[J].图书情报知识,2008,(4).
[2][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3]刘殿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
[4][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6).
[5][J].图书情报工作,2009,(23).
[6][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7]赵爱威,温宝阳,宋慧斌,[J].教学与管理,2009,(24).
作者简介:
陈炎龙(1976—),男,硕士,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