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华文明选修课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华文明选修课论文.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华文明选修课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道德经中无为而治剖析及其现实应用
摘要:“无为而治”是《道德经》中国家社会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老子认为最好的管理方法。“无为而治”不是消极的主张,而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理想的管理状态。要实现:无为而治“,必须深刻理解它的含义,管理者必须有自知之明,还必须起好表率作用。这一思想,包含丰富的合理内涵,有重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德经》;无为而治;自我管理;善治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人们通常将道家的思想概略地表述为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则是这一思想在国家社会管理上的主张。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一主张的真实内涵是什么?管理者要怎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治”?这一主张有没有合理内涵?判别清楚这些问题,对这的研究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无为而治”思想的提出
道德经共81章,其中,第2、3、10、37、38、43、48、57、63、64等章都用了“无为”一词,但也阐述到“无为”思想。可见“无为”思想在《道德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道德经》强调“为无为,则为不治”(第3章),但并没有直接说“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提法是孔子说的。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但“无为而治”的确是老子的主张。或者可以认为,孔子讲的“无为而治”本来就是对老子思想的概括。
“无为而治”是老子认为治理国家社会的正确方法,即《道德经》第8章说的“正善治”。要做到“正善治”,就必须“无为而治”。
至于《道德经》何以特别的主张“无为而治”?我想则要从老子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他特殊的社会地位去分析。
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卒于公元前500年,曾做过周朝的史官。【1】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天下大乱。那时上层统治者在那里争权厮杀,下层百姓有苦难言,唯有像老子这个阶层的人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且博古通今,了解社会现实却又无力改变现实,只能在思想领域思考和发议论,成为时代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的承担者。并且,《道德经》中叶多处论到统治者和老百姓的关系:“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轻死,与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75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74章)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混乱争斗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怎么办?在《道德经》第57章中老子清楚地作了回答:“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充分说明无为而治才是最好的治国方法。
二“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
关于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以往普遍的理解是一种“消极”的主张。从字面上讲,“无为”就是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可见是一种“消极无为的政治态度。”【2】认真体悟《道德经》,不难发现,这样理解无为而治甚为偏颇。
无为而治作为一种国家社会的管理思想,是建立在老子的“道”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43章)这里老子说的很清楚:我为什么知道“无为”很重要呢?就是因为“无”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也就是《道德经》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可见,要领悟老子“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