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埃博拉出血热.ppt

格式:ppt   大小:3,088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埃博拉出血热.ppt

上传人:aluyuw1 2018/3/14 文件大小:3.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埃博拉出血热.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埃博拉出血热(EHF)防控
2014年8月4日
基本知识
疫情概况及特点
2014年的国际应对
当前应对主要问题和国际反应
WHO风险评估和防控建议
疾病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工作要求
一、基本知识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EBV属于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
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
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埃博拉出血热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传染源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自然宿主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果蝠的分布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性传播可能性;动物实验:气溶胶传播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