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新人教部编语文七下 1-1《邓稼先》教案(第2课时).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人教部编语文七下 1-1《邓稼先》教案(第2课时).doc

上传人:金色阳光 2025/6/20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人教部编语文七下 1-1《邓稼先》教案(第2课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新人教部编语文七下 1-1《邓稼先》教案(第2课时) 】是由【金色阳光】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新人教部编语文七下 1-1《邓稼先》教案(第2课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 3
《邓稼先》精品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深入把握人物内心世界与崇高品质。
,领悟精当选材的意义,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深入思考,延伸拓展。
◎教学过程:
一、镜头聚焦,走进内心
文中除了有对邓稼先主要经历的描述、作者的评价外,还有许多特写镜头式的细节描 写。请结合全文,小组合作,任选一项任务完成。
镜头1: “我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
请你想象一下,邓稼先接下来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镜头2:“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如果你是邓稼先,这时候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谈谈理由。
镜头3: “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 手有没有颤抖?”
你觉得邓稼先的手会不会颤抖?为什么?
镜头4: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 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
如何朗读“我不能走”?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
镜头1:邓稼先会极为认真、隐秘且及时地对此事展开调查与求证。因为这关乎国家的尊严,又因为其为人“最不要引人注目”“真诚坦白”,他会谨慎处理并向杨振宁告知实情。这背后既是对杨振宁多年友情的信任,更是对国家民族尊严的维护。
镜头2:邓稼先会因痛失同事与下属而悲痛万分;除了痛他会更坚定决心,因为只有核武器实验成功,才能告慰亡灵;他还会陡然更生英雄之气,“碎首黄尘,燕然勒功”,战友的牺牲会更激励他成为“奇丈夫”。
2 / 3
镜头3:不会颤抖。因为邓稼先是英雄,是大智大勇的人物,他有自信心,“奇丈夫”绝 不能颤抖;或:会颤抖,英雄也是人,前文说“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颤抖了难道 就不是英雄吗?这不是普通的签字,这签下去的是一个民族的尊严,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名声和地位。通过“颤抖”一词,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肩上泰山一般沉重的责任和科学家时时刻刻都要面临的挑战。在这个沉甸甸的问句中,饱含了作者对邓稼先多少的钦佩和哀思啊!
镜头4:应该慷慨激昂地读,才能够显示出邓稼先的坚定,语气一定要重,一字一顿; 作为一位成熟的研究院院长,他的坚定不应该通过高亢的声音表现出来,而且在那种庄重紧张的场合,高八度的声音反而会引起全场混乱,此时更需要的是镇定,邓稼先肯定明白应该以他的沉稳坚决来达到这个目的;联系前文对邓稼先的个性的评论,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这样的人面对危险绝不可能是歇斯底里的,因为他的个性底色就是“稳重平和”;这句话不是感叹句而是一个陈述句,所以朗读时应该心态平和,语气坚定。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是继续精读课文,结合重点段落,紧扣文本写作特色,调动 设计想象、补白、揣摩、朗读、回扣文本等多种阅读策略,深入理解人物。如果说 意图 第一课时是相对客观地分析理解,那么这一环节则要求学生调动体验感悟,走 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透视选材,读懂作者
“不知”“不知道”,作者是真的不知道吗?作者杨振宁为什么没对邓稼先生平事迹、巨大贡献做详细介绍,反而将笔墨聚焦在这些细节镜头上?
(结合课文注释与对杨振宁适当的背景介绍,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的关系:杨振宁与邓稼先同为科学家,又是保持着50多年深厚友谊的同窗好友)
“不知”“不知道”的疑问里其实都是“知道”,是一个科学家对另一个科学家的理解、怜惜,是对普通人难以做到的责任、担当的感同身受。大科学家写大科学家,更着眼于其科 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品格、价值观;作者与邓稼先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使文字里饱含着对老朋友的追思之情。杨振宁妹妹杨振玉女士在《父亲、大哥和我们》一文中说:“这是一篇至情的文章,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我觉得这也描述了大哥的志向。”

中华男儿 中华男儿
2 / 3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这一次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文本应当凸显其“个”的意义与价值。这个文本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与写设计作对象之间特殊的缘分,由此这个文本呈现出与其他文本不同的特质。教学中意图应当发现并引导学生体会这个特征,不仅读懂邓稼先也读懂杨振宁:有杨振宁对邓稼先的惺惺相惜,还有理解、钦佩、敬爱、骄傲、怀念、感伤……
三、读写结合,延伸拓展
,为其撰写“两弹元勋的颁奖词”。
,搜集并整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设计意图: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目的之一是为了实现对文本更透彻的领悟;目的之二是对学习过程做思考性的整理,并延伸出新的认识,引导学生由点及面地进行思考,体会这类人物的共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