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舞蹈鉴赏课程论文
题目:
邳州跑竹马的赏析与发展研究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2016 年 6 月 5 日
邳州跑竹马的赏析与发展研究
理学院
指导老师
摘要:邳州跑竹马根据元朝忽必烈跨马游春打猎的场景改编,之后融入舞蹈、体育、戏剧等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作为我国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邳州跑竹马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扩大了其传承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跑竹马;传承;发展
Study on the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Pizhou Pao Zhuma Student majoring in
Tutor
Abstract:Pizhou Pao Zhuma according to the Yuan Dynasty Kublai riding spring hunting scenes adaptation, then into the dance, sports, theater and other arts, the formation of a unique art form. As China's unique cultural heritage, Pizhou Pao Zhuma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people's attention, and carry out a series of protective measures, also from the well-known way, extended its heritage face.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ao Zhuma;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引言
邳州位处京杭大运河与陇海铁路交汇点,是水路交通十分发达的“金银十字架”。面积2088平方公里,人口有176万,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传统的民间舞蹈独具特色。在舞龙、舞狮、旱船、落子、高跷、跑驴、花篮、跑竹马等民舞中,“跑竹马”是最光彩夺目的奇葩。早在1984年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出版发行;2008年8月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从引进、制作、排演、内容、发展、变化已形成独具邳州文化特色的“竹马文化”。
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是人类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安剑群,“人龙舞”的文化传承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1):7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西方体育的传入,我国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很多项目随着传承人的老去面临消失的危险,邳州的跑竹马就是其中一项。本文在赏析的邳州跑竹马的同时,为邳州跑竹马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够对邳州跑竹马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邳州跑竹马的历史
跑竹马俗称“竹马舞”、“竹马会”。表演者腰上挂着用竹蔑和纸、布扎制而成的“马”或“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