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仪器制造技术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仪器制造技术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5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仪器制造技术名词解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章
15加工工艺过程:是指在加工车间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的过程。
16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作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一个工艺。工艺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位。
17安装在某一工序中,有是需要对零件进行多次装夹加工,每装夹一次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一次安装。
18工位在某一工序中,工件在机床所占的每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一个工位。
19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和切削用量都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一个工步。
20进给***对工件的每一次切削就成为一次进给。
21动作工艺过程的最小单位。动作是工人或机器本身的一个行动单位。
23生产类型有单件生产、大量生产、成批生产。1)单件生产:单个地生产不同结构尺寸的产品,且很少重复的生产。如重型机械、大型船舶制造、新产品试制等。2)成批生产:成批地制造相同产品,且周期性地重复生产,如机床制造等。根据产品特征及批量大小,又分为小批、中批和大批生产三种。3)大量生产:产品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一直按照一定的节拍进行同一种零件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称为大量生产。如自行车、洗衣机、汽车等生产。
27机械加工余量:是工件加工前后尺寸之差。
28为了合理确定加工余量,应清楚影响余量的各项因素: 1)前一工序的公差Ta。2)前一工序所遗留的表面粗糙度Rza和表面缺陷度Ia.。3) 前一工序各表面间相互位置的空间偏差Pa.。4)本工序的装夹误差∈b。
29工序尺寸:是指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所应保证的尺寸。
30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1)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同一表面经多次加工达到图纸尺寸要求,其中间工序尺寸根据零件图尺寸加上或减去工序余量即可得到,即从最后一道工序向前推算,得出相应的工序尺寸,一直推算到毛坯尺寸。(2)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
31加工余量的确定(1)计算法(2)经验估计法(3)查表法
32时间定额: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
33零件加工的工序单位时间Td包括下列部分:1)基本时间Tj 。 2)辅助时间Tf 。 3)工作地服务时间Tw。 4)休息和自然修要时间Tx 。5)准备结束时间Tz
34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1平衡工序单位时间;2缩短单件时间: 1)缩短基本时间: 2)缩短辅助时间 3)缩短服务时间 4)缩短准备结束时间
35基准:是确定零部件上各要素之间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36依据零件本身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确定标注尺寸起始位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设计基准。
37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工艺基准有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和装配基准。1)工序基准: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2)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上加工时,用来决定工件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相对***确定位置的点,线,面。3)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需要组装的零部件在产品中相对位置所采用的那些点,线,面。
38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有那些?1)便于装夹原则 2)余量均匀原则 3)相互位置原则 4)一次性原则
39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那些?1)“基准重合”的原则 2)“基准统一”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 4)“自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