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师说】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38细胞工程.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师说】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38细胞工程.doc

上传人:hezhihe 2025/6/23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师说】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38细胞工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师说】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38细胞工程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师说】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38细胞工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课时训练38 细胞工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争辩人员欲用植物组织培育技术通过培育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下列相关操作不合适的是(  )
A.对作为外植体的紫草叶片进行消毒处理既可保证细胞活性也可减轻污染
B.培育基中要加入植物激素保证已分化的植物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C.调整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以保证愈伤组织再分化并得到完整的植株
D.在培育细胞的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以保证氧气的充分供应
解析:紫草素是从紫草的细胞中猎取的,不用培育成完整的植株,故C项操作不合适。
答案:C
2.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在无菌环境条件下,且培育基中需要加入植物激素
B.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以获得原生质体
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多倍体植株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淌性以及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C
3.在科学技术飞速进展的今日,绝大部分生物技术已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了新兴的生物工程新产业,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争辩成果及运用,正确的是(  )
A.利用组织培育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B.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利用植物组织培育技术
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培育出不行育的“番茄—马铃薯”植株
D.植物组织培育是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技术基础
解析:脱毒苗不含病毒,但不具有抗病毒的力气。多倍体的培育不需利用植物组织培育技术。通过体细胞杂交获得“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中,首先是通过体细胞杂交获得杂种细胞,再通过植物组织培育得到“番茄—马铃薯”植株,培育成的该个体属于异源四倍体,是可育的。
答案:D
4.下列对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及意义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将来有可能通过此方法生产白细胞介素
B.通过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来获得新物种
C.有助于对细胞这一生命单位有更为科学的生疏
D.融合本身与生物膜的流淌性直接相关
解析: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目前的主要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它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但还不能获得新物种。
答案:B
5.科学家们用磷脂制成双分子层的微球体,里面包裹着抗癌药物,外面带上单克隆抗体,制成“生物导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单克隆抗体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育技术
C.被“生物导弹”毁灭的癌细胞是抗原
D.“生物导弹”治疗癌症,疗效高,毒副作用小
解析:抗体为浆细胞产生,本质为蛋白质,而酶为活细胞产生的具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答案:A
(  )
A.动物细胞培育不能获得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
B.动物细胞培育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
C.细胞遗传物质的转变发生于原代培育过程中
D.动物细胞培育的目的只是获得有特殊基因突变的细胞
解析:用胰蛋白酶处理可使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B项正确;动物细胞培育能够获得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如单克隆抗体,所以A项错误;细胞遗传物质的转变发生在传代培育过程中,所以C项错误;动物细胞培育的目的还包括获得细胞代谢产物,所以D项也错误。
答案:B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④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不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帮忙就能释放到细胞外
B.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C.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每个Y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故过程③不需用选择性培育基进行筛选
解析:单克隆抗体化学本质为蛋白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不需载体蛋白帮忙,A正确;诱导干细胞可分化出肝细胞、神经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证明其全能性高于纤维母细胞,B错;②的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稳定性差异,但遗传物质无变化,C错;诱导X、Y细胞融合后需选择性培育基将符合要求的杂交细胞筛选出来,D错。
答案:A
8.如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乙丙丁
A.图中试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B.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
C.用特定的选择培育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育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大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
解析:图中试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A正确;常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有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和电激等,B正确;用特定的选择性培育基进行筛选,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C错。
答案:C
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育技术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B.传代培育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
C.癌细胞在培育瓶中不会毁灭接触抑制现象
D.动物细胞培育一般需要使用CO2培育箱
解析:动物细胞培育技术的原理是细胞分裂;植物组织培育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答案:A
10.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乙肝病毒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纯化的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育免疫的B淋巴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乙肝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乙肝病毒感染者
解析:单克隆抗体是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后经筛选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A项方法获得的抗体纯度低,不是单克隆抗体。B项中B细胞无法实现大量增殖。C项中形成的细胞有三类:既有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在一起的,又有两个B细胞融合在一起的,还有两个骨髓瘤细胞融合在一起的。D选项利用抗原和抗体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人体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D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1.如图所示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操作时,要得到所需的杂交瘤细胞,②过程至少要经受__________次筛选,一是由于同种细胞会毁灭自融现象,二是由于每一个B淋巴细胞能分泌__________种抗体,所以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还要进行__________检验。
(3)图中③指的是__________,如接受该种方式培育,需使受体小鼠不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克隆抗体与一般抗体相比较,具有__________且可能大量制备等优点。
(5)单克隆抗体的主要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举出两例)
解析:(1)制备单克隆抗体应先对小鼠注射特异性抗原,然后从其体内分别出B淋巴细胞。(2)由于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而骨髓瘤细胞则相反,将两种细胞混合在一起,在物理、化学试剂或灭活病毒的作用下相互融合。假如细胞两两融合,会毁灭瘤—瘤细胞、瘤—B细胞以及B—B细胞,先通过特殊培育基筛选出瘤—B细胞,又因分别出来的不愿定是特异性抗原刺激而来的B淋巴细胞,所以还要对筛选出来的融合细胞进行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出所需的杂交瘤细胞。(3)杂交瘤细胞既可以在体外培育也可以在体内培育,但在体内培育时,受体小鼠应为供体小鼠的组织相容性同系小鼠或无胸腺裸鼠,以避开发生免疫排斥反应。(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能大量制备。(5)目前单克隆抗体用到很多方面,比如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等。
答案:(1)注射特异性抗原
(2)两 1 抗体阳性
(3)体内培育 免疫排斥反应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5)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12.如图是菊花花药离体培育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合理选用材料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__________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这时需要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
(2)题图中花粉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育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胚状体与愈伤组织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分: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章,是一种高度__________的薄壁细胞;胚状体与__________发育形成的胚有类似的结构,即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
(4)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①培育基、②培育皿、③接种环、④花蕾、⑤试验操作者的双手、⑥锥形瓶,其中__________(填编号)需要灭菌,__________(填编号)需要消毒。
解析:(1)影响植物组织培育的内部因素就是材料的选取,可以通过显微镜观看来确定所选的花粉是否处于单核期,对核染色时常用醋酸洋红液。(2)花粉朝哪个方向分化与培育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有关。(3)愈伤组织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而胚状体与合子胚(指由植物的雌雄配子融合形成的合子继而发育形成的胚)类似,也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4)花蕾和试验操作者的双手只能进行消毒,而其他的则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答案:(1)镜检(显微镜观看) 醋酸洋红液
(2)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3)液泡化 正常受精卵(或受精卵)
(4)①②③⑥ ④⑤
13.如图是细胞融合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②应使用________处理细胞,以去除植物细胞壁。
(2)假如将已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呈现什么外形? ________。
(3)过程③的诱导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4)过程④是细胞壁的再生过程,与此过程亲热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5)⑤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该过程先诱导细胞分裂形成________,再由它分化形成杂种植物幼苗。
(6)融合的细胞需要在培育基上进行培育。人工合成的培育基中除水、蔗糖、维生素、有机添加物、无机物质外,________是植物细胞培育成杂种植物幼苗不能缺少的调整物质。
解析:(1)过程①②应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2)去除细胞壁的原生质体是球形的,在等渗溶液中,细胞形态不变。(3)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可诱导过程③完成原生质体融合。(4)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5)杂种植株形成杂种幼苗的过程中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该过程先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杂种植物幼苗。(6)植物组织培育基中除水、蔗糖、维生素、有机添加物、无机物质外,还需要加入植物激素(或生长调整物质),诱导愈伤组织完成再分化过程,形成杂种植物幼苗。
答案:(1)纤维素酶、果胶酶(只答纤维素酶也可以)
(2)球形
(3)物理法 化学法
(4)高尔基体
(5)有丝分裂 愈伤组织
(6)植物激素(或生长调整物质)
14.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试验猎取了下列图解所示技术。请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解1 培育基中培育B胚状体―→植物体
图解2 杂种细胞……
(1)写出以下过程或结构的名称:B________;C________。
(2)A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再分化________(填
“需要”或“不需要”)光照。
(3)图解1所示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接受该种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够________。该技术为植物繁殖制造了新途径,请列举其应用: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应用)。
(4)图解2所示技术是________,一般使用________作为诱导剂来诱导C、D的融合,融合后在获得杂种细胞的容器中还应有其他什么细胞?________。(只考虑两两融合)
答案:(1)愈伤组织 原生质体a
(2)不需要 需要
(3)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聚乙二醇(PEG) 细胞a、细胞b、细胞a+细胞a、细胞b+细胞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