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名师一号】2021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课后限时练:第11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是由【xinyal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名师一号】2021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课后限时练:第11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课后限时练(十一)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计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题5分,共65分)
1.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取光能的状况:据图推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取400~500 nm波长的光
B.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增加
D.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削减
解析 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吸取光能的状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力气和图文转换力气。类胡萝卜素主要吸取400~500 nm波长的光,A项正确;据图可知,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项正确;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色素吸取光能增加,光合作用增加,C
3还原加速,C3削减,C项错误;叶绿素b主要吸取420~470 nm波长的光,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削减,所以此波段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削减,D项正确。
答案 C
2.(2022·泉州单科质量检测)某班同学以新颖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试验,由于各组操作不同,毁灭了如图所示的四种不同层析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
B.乙可能在研磨时未加入SiO2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抱负结果
D.丁可能在研磨时未加入CaCO3
解析 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与分别的相关试验学问,意在考查考生对学问的识记和理解力气。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别试验中,正确操作下得到的抱负结果是胡萝卜素色素和叶黄素色素含量较少,集中距离较大,叶绿素a色素和叶绿素b色素含量较多,集中距离较小,故C项错误。
答案 C
3.如图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
B.光反应的产物有O2、还原氢和ATP等
C.③上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④中的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D.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③上进行;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④中完成
解析 本题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力气和理解力气。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叶绿体的外膜、内膜、囊状结构薄膜和基质。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光反应,产物有O2、还原氢和ATP等,需要酶的催化,该过程可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需要光,但需要多种酶,该过程可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答案 C
4.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有[H]的生成利用,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从本质上讲,二者都具有还原性,确定是同一种物质
B.从来源上看,前者来源于水的光解,后者可来源于葡萄糖、H2O和丙酮酸
C.从去路上看,前者产生的[H]用于还原C5,后者与O2结合生成H2O
D.二者产生的[H]在还原底物时,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应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
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转变,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力气。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不是同一种物质,A项错误;光合作用产生的[H]来自H2O的光解,用于还原C3,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来自葡萄糖、水和丙酮酸,与O2结合释放出大量能量供应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
答案 B
5.当大棚中环境因素发生以下转变时,大棚中栽培的植物的体内C3的含量上升的是( )
A.给植物增施N、Mg
B.增施农家肥以补充CO2
C.补充适宜强度的人工光照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中的温度
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力气和分析力气。增施N、Mg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使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含量增加,C3还原加快,含量削减,A项错误。CO2是合成C3的原料,CO2含量增加,C3的含量也会增加,B项正确。适当增加光照强度,[H]和ATP的含量增加,C3还原加快,导致C3的含量削减,C项错误。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对C3的含量基本没有影响,D项错误。
答案 B
6.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产生ATP和[H]
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均可用于对矿质元素的吸取等生命活动
C.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
D.线粒体中产生的CO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至少穿过6层膜结构
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选项A,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均有ATP和[H]的合成。选项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选项C,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选项D,线粒体与叶绿体均具有双层膜,同一细胞内的线粒体产生的CO
2进入该细胞的叶绿体内时,穿过膜的层数最少,且穿过膜的层数是4。
答案 A
7.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假如突然中断CO2的供应,下列关于一段时间内叶绿体中ATP与O2的相对含量变化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力气和分析推理力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突然中断CO2的供应使C3合成削减,一段时间内暗反应渐渐减弱,暗反应消耗的ATP也渐渐削减,故ATP相对含量渐渐增加;随着暗反应的减弱,光反应也渐渐减弱,所以叶绿体内O
2的含量渐渐削减,B项正确。
答案 B
8.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种植物在光照下和黑暗中二氧化碳吸取量和释放量(单位:mg/h)的影响状况。已知除了温度变化之外,其他环境条件(如光照强度等)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图中曲线,无法确定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B.光照下CO2的吸取量表示光合作用同化的CO2量
C.图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环境温度超过25 ℃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削减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猎取力气和分析推理力气。由图可知,黑暗中随着温度上升,CO2的释放量渐渐增加,没有毁灭最大值;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的CO2量包括光照下CO2的吸取量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图中a点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环境温度超过25 ℃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并没有削减,仍在不断积累。
答案 A
9.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争辩(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图1中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取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B.图1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
C.图2中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
D.图2中F点时甲品种的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力气。图1中O2浓度为A时,CO2的释放量是O2的吸取量的2倍,A项错误;因争辩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故图1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的缘由不行能是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B项错误;图2中,从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的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在较弱的光照强度下其光合速率即达到最大值,故乙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C项正确;图2中,
F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ADP,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项错误。
答案 C
10.(2022·太原高三其次学段测评)如图所示,两曲线分别表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CO2吸取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状况。当光照强度为c时,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分别为A1、B1,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分别为A2、B2,下列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
A.A1=B1;A2<B2 B.A1>B1;A2=B2
C.A1<B1;A2=B2 D.A1=B1;A2>B2
解析 当光照强度为c点时,两曲线交于一点,即c点表明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相等,即A1=B1,而有机物的合成速率=积累速率+呼吸速率,故A2>B2。
答案 D
11.(2022·荆州市质量检查1)为争辩某湖泊H深度处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强度,设计了如下操作:①取三个相同的透亮 玻璃瓶,分别标号为a、b、c,并用不透光的黑布将a包扎起来;
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H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H深度水体中,24h后取出;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对24 h内H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X-Y)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X-Z)mol/瓶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X-Z)mol/瓶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Z mol/瓶
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力气和计算力气。分析步骤可知,c瓶为对比,测量的是试验前每瓶中的溶氧量,即原溶氧量=Y mol/瓶,a瓶只进行呼吸作用,测量的值为原溶氧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之差,即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Y-Z)mol/瓶;b瓶内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能进行呼吸作用,测量的结果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原溶氧量的值,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X-Y)+(Y-Z)=(X-Z)mol/瓶,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