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22-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必修一辅导讲义+课后练习:地貌的形成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doc

格式:doc   大小:15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22-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必修一辅导讲义+课后练习:地貌的形成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doc

上传人:1875892**** 2025/6/23 文件大小:1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22-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必修一辅导讲义+课后练习:地貌的形成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22-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必修一辅导讲义+课后练习:地貌的形成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22-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必修一辅导讲义+课后练习:地貌的形成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学科:地理
专题:地貌的形成
主讲老师:田佩淮 清华附中地理特级老师
题1:
读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冲积扇地貌由风力搬运作用形成 B.冲积扇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甲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 D.断层线右侧的岩层相对下降
题2: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3题。
1.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
①花岗岩 ②石灰岩 ③砾石层 ④页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毁灭的地区是(  )
A.页岩地区 B.砾石层地区
C.石灰岩地区 D.花岗岩地区
3.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曾经经受水平挤压运动 B.曾经经受水平扩张运动
C.没有良好的储油构造 D.没有良好的储水构造
题3:
读下面“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___;a、b_________。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上覆岩层是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4)假如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_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4:
读下图,回答: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____________ ,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斜在地貌上是______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____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处。
(4)假如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__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5:
下图为亚洲东海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山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构造,分析回答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_______(地形),与此成因相像的我国名山有__________。
(3)甲处不宜修建隧道,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上丙处地表形态主要是受流水_______________作用的影响。
(5)沉积岩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题6:
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处的最大温差可达(  )
A.8 ℃ B.10 ℃ C.13 ℃ D.15 ℃
2.有关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相同,地质构造不同 B.地形类型不同,地质构造不同
C.地下水资源均较丰富 D.发生过猛烈的升降运动
课后练习详解
题1:
答案:C
解析: 冲积扇地貌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断层线右侧的岩层相对上升。
题2:
答案:1.B 2.C 3.A
解析:
第1题,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石灰岩、页岩为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砾石层不是岩层。
第2题,诗句所描述情景为喀斯特地貌,多分布于石灰岩地区。
第3题,由图可看出该地岩层弯曲形成背斜、向斜构造,且有断层,曾受到水平挤压运动。
题3:
答案:
(1)背斜 断层
(2)地壳上升,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
(3)沉积
(4)甲 甲为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平安性;地下水不易渗漏,洞内较干燥
解析:
1.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a、b岩层沿裂开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2.甲为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但此时顶部缺失,是由于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
3. 该地上覆岩层是沉积作用现成的。
4.修建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由于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平安性;地下水不易渗漏,洞内较干燥。
题4:
答案:
(l)D C
(2)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简洁被侵蚀成谷地 山岭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3)D C
(4)D 假如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生产成本较低
解析:
地质构造的判读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要留意背斜和向斜、断层和断裂、地质构造类型与地貌等概念之间的区分,另一方面要留意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题5:
答案:
(1)向斜(1分),因受挤压力,槽部岩石坚硬,不易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2)山地,泰山(庐山,华山)
(3)若在此地挖隧道,易发生坍塌事故,且易遇到地下水,隧道顶部易漏水。
(4)侵蚀
(5)层理结构 含有化石
解析:
(1)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因受挤压力,槽部岩石坚硬,不易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2)乙处为地垒,地垒在地形上常表现为断块山,如华山、泰山、庐山。
(3)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在此地挖隧道,易发生坍塌事故,且易遇到地下水,隧道顶部易漏水。
(4)丙处为峡谷,其成因上属于流水侵蚀作用。
(5)沉积岩有两个基本特征:层理结构和常含有化石。
题6:
答案:1.C 2.B
解析:甲地气温应处于2 ℃~4 ℃之间,乙处应处于14 ℃~16 ℃之间,据此分析两地温差为10 ℃~14 ℃之间。甲地气温较四周低,应为山地,乙地气温较四周高,应为盆地,甲地下方为向斜,又有含水层,地下水丰富,乙地为背斜,下方无含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