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1届高考总复习【活页训练】题组训练+综合提升练:文言文阅读 考点综合提升练(三) Word版含答案 】是由【jimil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届高考总复习【活页训练】题组训练+综合提升练:文言文阅读 考点综合提升练(三) Word版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考点综合提升练(三) 小说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狐魅人之所畏也。里有罗生者,读小说杂记,稔闻狐女之姣丽,恨不一遇。近郊古冢,人云有狐,又云时或有人与狎昵,乃指其窟穴,具贽币牲醴,投书求婚姻。且云或香闺娇女,并已乘龙;或鄙充樗材,不堪倚玉,则乞赐一艳婢,用充贵媵。再拜置之而返。数日寂然。
一夕独坐凝思,忽有好女出灯下,嫣然笑曰:“仆人感君盛意,卜今吉日,遣小婢三秀来充下陈,幸见收录。”因叩谒如礼。凝眸侧立,妖媚横生,生大欣慰,即于是夜定情,自以为彩鸾甲帐,不是过也。婢善隐形,人不能见,虽远行别宿,亦复相随。益惬生所愿,惟性饕餮,家中食物多被窃食,物不足则盗衣裳器具,鬻钱以买,亦不知谁为料理。意有徒党同来也。以是稍谯责之,然媚态柔情,摇魂动魄,低眉一盼,亦复回嗔。以是家为之凋,体亦为之敝,久而疲于奔命,怨詈时闻,渐起衅端,遂成仇隙,呼朋引类,妖祟大兴,日不聊生。
延正一真人劾治,婢现形抗辩曰:“始缘祈请,本异私奔,继奉主命,不为苟合,手札具存,非无故为魅也;至于盗窃淫佚,狐之本性,振古如是,彼岂不知,既以耽色之故,舍人而求狐,乃又责狐以人理,毋乃硔欤?即以人理而论,图声色之娱者,不能惜蓄养之费,既充妾媵,即当仰食于仆人,所给不敷,即不免私有所取。家庭之内,似此者多,较攘窃他人,终为有间。录以为罪,窃有未甘。”真人曰:“鸠众肆扰,又何理乎?”曰:“嫁女与人,意图求取,不满所欲,聚党喧哄者,不知凡几,未闻有人科其罪,乃科罪于狐欤?”真人瘫思良久,顾罗生笑曰:“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
后罗生家贫如洗,竟以瘵终。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恨不一遇 稔:平日,平素
,投书求婚姻 贽:礼物
,不是过也 过:过错
谯:通“诮”,责怪
答案 C
解析 过:超过,好于。
,分别属于罗生“所愿”和罗生与狐女“遂成仇隙”的缘由的一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A项上句是罗生求婚时的自谦之词。B项上句是罗生求婚时的行为;下句是双方成仇之后狐女的报复行为,不是缘由。C项上句是狐女分辩时说的话,下句说的是真人拒绝为罗生驱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并且经常与人亲热。于是他挖开墓穴,投信进去向狐女求婚。
,别人看不见她,罗生有事出远门,睡在别的地方,她也可以跟他一块,这让罗生格外满足。
,家道日益衰败,身体也越来越差,经常会有所埋怨,于是两人的冲突越来越深,成了仇人。
,她处处都占理,让被请来制伏她的真人也无可奈何。由此可见,罗生之祸实在是咎由自取。
答案 A
解析 罗生并未“挖开墓穴”,而是去访问狐狸的地窖。
。
(1)物不足则盗衣裳器具,鬻钱以买,亦不知谁为料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人曰:“鸠众肆扰,又何理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食物不够的话她就偷衣服器具,出去卖钱买东西吃,也不知道是谁在帮她处理这些事情。
(2)真人说:“那你聚集众人肆意扰乱,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参考译文
狐狸魅惑人是人们畏惧的事。乡里有一个姓罗的书生,看多了小说杂记,平日听人家说狐女长得格外美貌,圆满不能够遇到。离城比较近的郊外有一片古坟地,人们说那里有狐狸,还说狐狸有时会与人亲热,他就去访问狐狸的地窖,预备了礼物钱财和饭食,写了封信去求婚。说假如他们家的女儿已经嫁出去了,或者嫌弃他是无用之才,不值得他们家的女儿嫁给他,那就请给他一个秀丽的侍女,充作妾室。他拜了两拜后放下礼物就回去了。过了好几天都没有消息。
一天晚上他独自坐着想事情,突然有一个秀丽的女子走到灯下,嫣然一笑,说:“我家仆人感谢您的一番好意,算出今日是个好日子,派三秀我来做您的侍妾,还期望您能接受我。”
于是依礼进行了拜见。她站在一旁,用深情的眼睛望着罗生,妩媚多情,罗生格外兴奋,当夜就与她共眠,自认为即使是人们说的彩鸾甲帐,也不过就是这样了。这个婢女擅长隐形,别人看不见她,即使罗生有事出远门,睡在别的地方,她也可以跟他一块。这更加满足了罗生的心愿,只是她的食量特殊大,家里吃的东西总是被她偷走食用,食物不够的话她就偷衣服器具,出去卖钱买东西吃,也不知道是谁在帮她处理这些事情,或许有同伙一块来吧。罗生因此略微责怪了她,但是只要她一做出布满柔情的妩媚姿势,罗生就神魂颠倒,她低着头用眼一瞅罗生,罗生就转怒为喜了。由于这,罗生的家日益衰败,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时间久了,罗生实在应付不过来,经常会有所埋怨,于是两人渐渐产生嫌隙,成了仇人,狐狸引来一群同伴,兴风作浪,弄得罗生每天都很难过。
于是罗生请了一个真人来制伏她,狐女现形向真人分辩说:“我开头是由于他下了聘书才来的,和私奔不一样,并且又是奉了仆人的命令来的,不能算是苟合,他写的书信都还在,并不是无缘无故要迷惑他;至于说我偷东西、放浪形骸,这是狐狸的本性,从古时候就是这样,他莫非不知道吗?既然由于宠爱美色的缘由,放弃人而选择狐狸,现在竟又用做人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狐狸,这不是自相冲突吗?即便从做人的道德规范来说,贪图声色的享受,不能吝惜蓄养女人的费用,我既然做了他的小妾,就应当靠他生活,他给我的不够,我当然免不了私下里自己拿。家庭之中,像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和偷别人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把这些作为我的罪过,我心里不甘。”真人说:“那你聚集众人肆意扰乱,这又是什么道理呢?”狐女说:“把女儿嫁给别人,当然是期望能够得到一些东西,由于不满足夫家的赐予,纠集了人闹事的,不知道有多少,也没听说有人判他们的罪,为什么却要给狐狸判罪呢?”真人思考了很久,回头笑着对罗生说:“你可以说是追求什么就得到了什么,又为什么还要埋怨呢?我已经老了,不能够驱使鬼神,干预别人家夫妻之间的事了。”
后来罗生家变得格外贫困,最终他因病而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棋 鬼
(清)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
。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行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仆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选自《聊斋志异》)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与客弈 会:相约
,若不自已 已:停止
赍:怀着
系:捆绑
答案 A
解析 会:适逢。
,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 )
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答案 D
解析 ③是说害死父亲,④是说缩减寿数,⑥是说永不超生。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终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终只好跪地求饶。
,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终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答案 B
解析 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恳求梁公叫勾魂吏马成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由于输棋
“跪地求饶”。
。
(1)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与下棋的人亲近。(关键词:窃、狎)
(2)阎王由于书生品德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关键词:德、促)
参考译文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伴侣对弈。突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那人)更加谦逊。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确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谦让推辞了半天,才开头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像是照旧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更加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早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由于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辩不休的时候,突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格外凄惨懊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恳求救他。梁公格外惊异,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玩耍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惊诧,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做勾魂吏。梁公由于书生说得很惊异,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刺眼之间,书生马上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
过了一天,马成糊涂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忧,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与下棋的人亲近。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照旧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由于书生品德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他。”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了?”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久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观看下棋就遗忘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观看下棋又遗忘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能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蛇 人
东郡某甲,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回旋无不如意。蛇人爱之异于他蛇。期年大青死,思补其缺,未暇遑也。
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无望,怏怏遂行。出门数武①,闻丛薪错楚②中窸窣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息肩路隅,蛇亦顿止。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仆人之让客者。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法规,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之。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既去,顷之复来,曲折笥外。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蛇人悟曰:“得毋欲别小青也?”乃发笥,小青径出,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已而委蛇并去。方意小青不还,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由此随在物色,迄无佳者,而小青亦渐大不行弄。
先是二青在山中,樵人多见之。又数年,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顾已相及矣。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下担呼曰:“二青!”蛇顿止。仰头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弄状。又以首触笥。蛇人悟其意,开笥出小青。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蛇人乃祝小青曰:“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垂头,似相领受。遽起,过处林木为之中分。蛇人伫立望之,不见乃去。此后行人如常,不知二蛇何往也。
异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③。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转思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 (原文有删改)
注 ①数武:没有多远。②丛薪错楚:错杂积累的柴草。③从谏也如转圜:听从规劝像转动圆物那样简洁。圜,读yuán,通“圆”,圆形的物体。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渺:无影无踪
法规:要求
,祝而纵之 祝:祝祷
俨然:仿佛,仿佛
答案 D
解析 俨然:真实、明显的样子。
,全都直接表现二青、小青情深意厚的一组是 ( )
①既明,启笥,二青亦渺 ②教之旋折,辄中法规,与二青无少异 ③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 ④小青径出,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 ⑤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 ⑥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答案 B
解析 ①说的是二青不见了。②表现的是小青的机灵、驯服。⑥是耍蛇人说的话,想要放了小青。
,正确的一项是 ( )
,很是焦急,但又由于以往也毁灭过二青自己跑掉后又回来的状况,所以他还是期望二青能够自己回来,最终果真不出所料。
,假如蛇太大太重了就要丢弃了,但由于二青和小青特殊机灵、驯服,所以耍蛇人舍不得丢弃它们。
,耍蛇人听说后就去查找二青并让二青带走了小青,且嘱咐它们从今不要惊扰行人,以免遭天谴。两条蛇听从了劝告,消逝在山林中。
,能够听取仆人的劝告,不再作恶,而很多人却经常恩将仇报,竟然还不如蛇这种动物。
答案 D
解析 A项,以往不是“二青自己跑掉”的,而是耍蛇人放它出去的。B项,耍蛇人是由于二青特殊机灵、驯服,所以舍不得丢弃它,并没有提及小青。C项,耍蛇人是恰巧路过而不是听说后特意去查找二青。
。
(1)二青含哺之,宛似仆人之让客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转思下井复投石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二青衔着(食物)喂它,(这情形)就像仆人礼让客人(进餐)一样。
(2)唯独惊异(有些)一副庄重样子的人,凭借多年亲热的友情,几代蒙受仆人的恩惠,(但)一转念就想落井下石了。
参考译文
东郡有个人,靠耍蛇为生。(这位耍蛇人)曾蓄养过两条很驯服的蛇,都是青色的,其中大的(耍蛇人)叫它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的额头上有个红点,尤其机灵、驯服,绕身玩弄、左旋右转,没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耍蛇人宠爱它不同于其他的蛇。一年之后大青死掉了,(耍蛇人)想找一条蛇来替补,(但)始终都没空闲时间。
有天晚上,(耍蛇人)寄宿在(一座)山寺中。天亮后,打开箱笼(一看),二青也无影无踪了,耍蛇人痛不欲生。(他)处处查找,大声呼喊,终不见(二青的)踪影。但是(以前)每次到了林丰草茂(的地方),(耍蛇人)总是会放二青出去,(让它)自由拘束地活动一下,(而二青总是)一会儿就自动回来;由于这个缘由,(耍蛇人)期望(这次)它(也)能自己回来。坐着等它,太阳已经老高了,(耍蛇人)也已经无望了,(只得)难过地离去。出寺门没有多远,听到错杂积累的柴草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他)停住脚步惊异地回头看,(发觉)原来是二青回来了。(耍蛇人)格外兴奋,好像得到了珍宝一样。(他)放下担子歇在路边,二青也马上停止移动。看它的后面,一条小蛇跟着它。(耍蛇人)摩挲着二青说:“我还以为你跑掉了呢。小伙伴是你介绍的吗?”拿出食物喂二青,并连小蛇一起喂了。小蛇虽未离开,但瑟瑟地蜷缩着身子不敢吃。二青衔着(食物)喂它,(这情形)就像仆人礼让客人(进餐)一样。(小蛇)吃完食物后,(便)随二青一起进入了箱笼,(而耍蛇人)挑着箱笼走了。(耍蛇人)驯教小蛇回旋弯曲,(小蛇)总会合乎要求,跟二青没有多大差别,(耍蛇人)于是叫它小青。
通常耍蛇人耍的蛇,只以二尺长为标准,太大就太重,(所以)时常更换它们。由于二青(特殊)驯服,所以(耍蛇人)没有马上丢弃(它)。(这样)又过了两三年,(二青已有)三尺多长,一睡下就把箱笼挤满了,(耍蛇人)于是打算放走它。有一天,(耍蛇人)来到淄邑东山间,用好东西喂二青,(为它)祝祷后便放了它。已经离去,一会儿又回来了,屈曲回旋在箱笼外。(二青)用头碰箱笼,小青在箱笼中也跃跃欲动。耍蛇人醒悟说:“莫非(你)想要与小青告辞?”于是打开箱笼,小青直接爬出来,于是(二青和小青)交叉着脑袋、吐着舌头,好像要告知对方(很多)话。不一会儿,(两条蛇)曲折前行一起走了。(耍蛇人)正料想小青(也)不会回来了,不一会儿(小青)独自回来了,径直爬进箱笼里卧下。从这以后,(耍蛇人)处处物色,终究觅不到优秀的蛇,但小青渐渐长大,也不再适宜(缠在身上)表演了。
在此以前二青在山中活动,樵夫时常观看它。又过了几年,(它)渐渐(开头)出来追赶过路人,由于这个,过往旅客相互告诫,不敢走二青(所在的那条)路。有一天,耍蛇人经过二青所在的地方,大蛇像风一样猛地追过来。耍蛇人格外可怕,没命地逃跑。那大蛇追得更加紧急,扭头一看已经要追上了。但(他)看到蛇的头,(上面)有个格外明显的红点,才明白(它)是二青。(耍蛇人)放下担子喊道:“二青!”大蛇马上停止移动了。(它)抬头(看了耍蛇人)很久,(接着)挺起身来绕在耍蛇人身上,就像以前回旋卖艺一样。(它)又用头碰箱笼。耍蛇人明白它的意思,
(便)打开箱笼放出小青。两条蛇相见后,像饴糖一样交缠在一起,很久才松开。耍蛇人于是祝祷小青说:“我早就想和你分别了,今日你有伴侣了。”对二青说:“原来是你引它来的,(你)可以还把它引走。再嘱咐(你)一句话:深山大谷里并不缺少吃喝的东西,不要(再)惊扰行人(了),由于(惊扰行人)会遭到上天的责怪。”两条蛇(都)低着头,好像接受了(他的劝告)。(然后,它们)突然跃起,所经过的地方,林木都为它们从中间分开。耍蛇人久久站在那里看着它们,直到看不见(它们了)才离去。从今以后,行人又能照常平安地从这条山路经过了,不知两条蛇到什么地方去了。
异史氏说:“蛇,是无知之物,却恋恋不舍,有老伴侣的感情,而且它听从规劝犹如转动圆物那样简洁。唯独惊异(有些)一副庄重样子的人,凭借多年亲热的友情,几代蒙受仆人的恩惠,(但)一转念就想落井下石了;再不然就(对别人的)苦口相劝,凶暴蛮横,不顾一切,并且生气且仇视(别人)的人,真是不如这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