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文档名称:

GIS原理-第6章 空间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8,209KB   页数:10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GIS原理-第6章 空间分析.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5 文件大小:8.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GIS原理-第6章 空间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GIS 原理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GIS 原理
1 绪论
2 空间数据结构及编码
3 GIS的数据输入
4 GIS的数据处理
5 空间数据管理
6 空间分析
7 GIS的输出与数字制图
6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综合分析空间数据的技术的通称。空间分析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在整个地理数据的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GIS区别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
从宏观上,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归纳为:
空间图形数据的拓扑运算;
非空间属性数据运算;
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
6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个GIS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Goodchild将空间分析分为两大类:
(product mode)——指通过分析可以获取新的信息(尤其是综合信息)。主要有数字地面模型分析、空间叠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
(query mode)——指回答用户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有空间集合分析、空间数据查询。
6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以地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形成、空间演变等信息。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是一种面向应用的空间处理方法。
空间分析目的:是通过对空间数据的深加工和分析,获取新的信息。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是面对用户的。
空间分析结果:图形、属性数据。
6 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计算机辅助绘图系统(CAD)的主要区别:GIS具有空间数据的利用和分析功能。
通过开发和应用适当的数据模型,用户可以使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来研究现实世界。
用户可以将各种空间分析组合成一个操作序列,从已有模型来求得一个新模型,而这个新模型就可能展现出数据集内部或数据集之间新的或未曾明确的关系,从而深化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6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数据的检索
数据的统计分析
数据的分类与合并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空间分析的内容
1)属性数据的分析
包括:数据检索、统计分析、分类与合并。
2)空间与属性数据的联合分析
图形和属性的相互检索、图元间关系检索、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
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空间分析的步骤
空间分析的步骤是:
1)确定分析目的和评价标准
例:建一公园进行选址(目的)标准:
· 交通便利、环境优雅
· 设计成环绕一个天然小河
· 可利用面积大、少或没有沿河流分布的沼泽地
2)准备数据(即收集、输入空间和属性数据)
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地籍数据、土壤数据等。
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空间分析的步骤
3)进行空间分析(作空间位置的处理和分析)
作空间位置的处理和分析(包括检索、提取、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
作属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加所需的属性项)。
4)获得简要分析结果(包括地图和表格)
5)解释和评价结果
解释和评价结果,若不满意,返回1)、2)、3)任一处重做。
6)以专题地图、文字报表形式作为正式结果,供决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