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05—200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GPS 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试卷 A
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 目前正在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 GPS 和 GLONASS 。我国
组建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欧盟计划组
建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 GALILEO 。
2. GPS卫星发送的信号是由载波、测距码、导航电文三部分组成
的。
3. 2000 年 5 月初美国政府中止了已实施多年的 SA 政策。
4. L1载波的波长约为 19 厘米,L2载波的波长约为 24 厘米。
5. GPS定位误差按误差的来源分类,跟卫星有关的误差有卫星星历误差、
卫星钟差、相对论效应;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有电离层延迟误差、
对流层延迟误差、多路径误差;跟接收机有关的误差有接收机钟差、
接收机的位置误差、接收机的测量噪声。
6. 单站差分GPS按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来分,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
差分、相位差分。
7. 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中的大气折射指数N与温度、气压、湿度
等因素有关。
二、判断题
1. 接收机的接收通道采用平方律通道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测码伪距;可以获得
导航电文;重建的载波是全波长的。
错
2. C/A 码的一个码元对应的码元宽度为 米。
错
3. 导航电文的传输速率为 50bit/s,以“帧”为单位向外发送,需要 分钟
才能完整地播发一次。
对
4. 单点定位中的 DOP 值与卫星的数量和几何图形以及观测值的精度有关。
错
5. 通过 GPS 相对定位,可消除卫星钟差和多路径误差的影响。
1
错
6. 同一时刻 L1 载波相位测量观测值与 C/A 码伪距测量观测值所受到的电离层
延迟是相同的。
错
7. 同一时刻 L1 载波相位测量观测值与 C/A 码伪距测量观测值所受到的对流层
延迟是相同的。
对
8. 同一时刻 L1 载波相位测量观测值与 C/A 码伪距测量观测值所受到的多路径
误差是相同的。
错
9. 常用的对流层延迟模型有霍普菲尔德(Hopfield)改正模型、萨斯塔莫宁
(Saastamoinen)改正模型和克罗布歇(Klobuchar)改正模型。
错
10. 电离层延迟改正中用到的总电子含量与高程、地方时、太阳活动程度等有关。
对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宽巷观测值?如何利用宽巷观测值?(4 分)
答:
宽巷观测值ϕwide− lane 为两个不同频率的载波(L1,L2)相位观测值间的一种线性组
合,即ϕwide− lane=−ϕϕ L1 L2。其对应的频率为 fffwide− lane= L12−= L ,对
应的波长为λwide-lane = ,对应的整周模糊度为 NNwide− lane= L1− N L2。由于
宽巷观测值的波长达 86cm,利用它可以很容易准确确定其整周模糊度,进而
准确确定N1和N2。
2. 什么是伪距单点定位?说明用户在使用 GPS 接收机进行伪距单点定位时,
为何需要同时观测至少 4 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