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班主任要注意教育中的人性化.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班主任要注意教育中的人性化.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8/3/17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班主任要注意教育中的人性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班主任要注意教育中的人性化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今天的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一桶死水呢?那么对今天的老师来讲,教师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同时你必须要有一眼泉,而且是一眼活的泉水。要用你的知识,沽沽不断的流淌出来,浇灌学生的心田。
第一,老师首先是个情感型的教师。
就是一个懂得感情的人,懂得爱的人。有人说:爱孩子是做教师,合格教师的底线。说我们要检验一个教师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用什么来衡量他,就看他是不是爱孩子。如果他连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么他连合格教师的底线都没具备,就不适合做教师。
那你应把那种爱的情怀表现出来。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怎样教育他们却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们光有爱不行。没有爱不行,光有爱也不行,爱的科学,爱的技巧要懂得。
意大利有个著名作家E阿米契斯,他曾经写过一部小说体的教育专著。这本书,我们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叫夏沔尊,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他泪流满面的读完,他说,太感动人了,我彻夜不眠呀,一口气把它读完,我一定要把它翻译到中国去,让中国的老师看到这样一本书。书是日记体的,这样一部小说。于是夏沔尊真的把它翻译了,取名为《爱的教育》。在这本书的序中,夏沔尊有一句话,成为今天,乃至永远,在中国教育者心中留下的一句名言,那就是: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摘了学校大门口的水仙花,正好被老师看到,问她为什么摘花,女孩说她奶奶鼻塞,她听邻居小朋友说,闻水仙花的香味可以通鼻,所以就摘了。针对这个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列出了6种老师的态度,而认为最佳的是:老师赞扬女孩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照顾奶奶,并再摘了一朵奖给她。为什么这个教师的做法是最佳选择?我认为恰恰是因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注重人性的,是自然的教育。曾有人评价苏霍姆林斯基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作为一个教育家,是他率先把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引入到社会主义教育中。还有,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劳德杀死他老师家的狗的故事,正因为老师让他对狗的解剖,才产生了后来的胰岛素。关于人性化教育的例子还有很多,古时候关于人性化的教育问题就有很多,孔子的很多理论当中,就有这样的思想。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现在,我们翻看《论语》,孔子和他的学生曾参、颜回的对话就能看出来。继承孔子的孟子,又把人性化做了进一步发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了千古名言。
那么,什么是人性化教育呢?
所谓人性化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把受教育者作为人,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进行的教育。
我们目前正在建设和谐社会,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到我们的教育上就是要实行人性化的教育。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确立科学的、人性化的教育手段,无疑会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人性化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班主任的人性化教育体现了现代德育精神,反映了新世纪的德育走向。它符合人的本性,也符合德育的本性。在过去班主任教育把受教育者当作“人力”来培养,其主要的表现是:忽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把人作为接受知